通過兒童成長心理學,我們可以看到積極強化刺激的重要性:孩子會選擇一種回應你的方式,并觀察這種回應的效果;若產(chǎn)生積極效果,孩子會傾向于重復同樣的回應。
多數(shù)研究表明,在教育過程中,最有效的并不是得分和獎勵,而是你在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給他的正面評價(即表揚)。你一定要盡可能多地——且不僅限于在積分游戲中——使用精神類強化刺激,即我們常說的“表揚”。表揚的好處有很多,以下為主要幾點: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受到表揚。把對孩子的表揚和你內(nèi)心的喜悅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便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也使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你常常覺得,即便你不說,孩子也知道你對他感到很滿意。然而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讓他聽到你的表揚尤為重要。
這也便是在鼓勵孩子繼續(xù)下去。
與孩子越多談起他的良好表現(xiàn),你們的關(guān)系就能變得越親近。
以一種積極的方式明確指出在你看來他做得好的方面。
表揚孩子擺了飯桌,比批評他沒有擺飯桌要更有效。
4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你的需要和感受
你越多地表達你的需要和感受,孩子便越容易理解他在和誰打交道,以及要怎樣做才能使你滿意。
5能夠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我們之前曾經(jīng)強調(diào)過,叛逆行為首先是一種交流障礙的表現(xiàn)。叛逆的孩子說的話有時是前后矛盾且不可理喻的,這會讓家長感到自己不被孩子所接受,或者與孩子發(fā)生沖突,導致問題無法真正得到解決。家長要告訴孩子,想要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語言往往比叛逆的行為更加重要。
6能夠減少批評的次數(shù)
如果你經(jīng)常說你喜歡孩子的某個表現(xiàn),孩子就會理解你的潛臺詞,即你不喜歡相反的表現(xiàn)。這樣一來,孩子會更相信,也更能接受你對他提出的批評。
幾點建議
說話時多用“我”并多表達自己的感受。
通過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表達出對孩子的滿意,并加強與孩子的互動。另外,要嘗試摒棄過于客觀的句型,使用能帶來更有沖擊力的句式。
“還不錯”可以變成“我很高興”。
“你很好地完成了作業(yè)”可以變成“你的作業(yè)太讓我自豪了”。
“你的房間整理得很好”可以變成“你能整理好自己的房間,這太讓我高興了”。
保持真誠的態(tài)度。
我們不應通過無謂的夸獎來哄騙孩子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家長只應該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并改善親子關(guān)系。
到了獎勵的時刻
給孩子所有的日常娛樂活動列一個清單。注意,是所有的。之后根據(jù)你的實際情況為這些活動設定分數(shù)。
日常娛樂活動清單
為游戲、電視、電腦、PS游戲機、DS游戲機、手機以及其他娛樂設備設定分數(shù)。得分=使用設備的時長(分鐘)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原則來設定分數(shù)。就拿我的例子來說,完成作業(yè)前看電視所用的分數(shù)要遠高于完成作業(yè)后看電視的分數(shù)。
同樣的方法適用于孩子所有的娛樂活動。因此,當孩子提出一項新的娛樂活動時,不要拒絕他,而是把這項活動加到清單里,并為它設定相應的分數(shù)。
注意:當孩子的某個新要求與你的教育原則背道而馳時,你完全可以拒絕他,但是要向孩子解釋清楚原因。當然,如果你確實不想答應他提出的新活動,你也可以為這項活動設定一個極高的分數(shù)。
“耗材類”獎勵清單
該類獎勵——早晨吃的果醬、(用來替換蔬菜的)薯條、糖果、巧克力面包等等的分數(shù)設定原則與娛樂活動清單相同。
你也可以將零花錢、娛樂性雜志的訂閱等等納入到清單中,讓孩子用積分來進行兌換。
禮物清單
你還可以以禮物的形式對孩子進行獎勵,但是這種禮物應比較貴重,要讓孩子通過節(jié)約和積攢分數(shù)才能夠換取。
…
作者 |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插畫 | Pascal Campion
本文選自《自我療愈心理學》,轉(zhuǎn)載已獲得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