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書作者:陸伊周
前兩天,辦公室同事,問我:“伊周,你怎么還單身,你想要什么樣的另一半?”
我脫口而出:“三觀起碼要一致吧。”
原本以為這么普通的回答沒什么,結果卻引起了她的詫異:“三觀,哈哈,沒結婚的都太天真啦。婚姻無非是柴米油鹽,再一致的三觀,再契合的靈魂伴侶,也會彼此消磨地只剩下生、活。”
在我們尋找人生另一半的時候,像我這樣比較感性的,往往期待遇見soulmate,三觀契合是最基本的。
我們說什么他能會心一笑,我們不說什么他也能懂。
可面對同事的詫異,我深思……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
如果你是理想主義者
你的感性遠遠高于理性
你特相信真愛、甚至愛情大過天
你認為“有了愛一切困難都能克服”
這樣的你,我不建議嫁給令你魂牽夢縈的今生摯愛。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這句話有四個關鍵詞:
“姑娘”、“不建議”、“嫁給”、“今生摯愛”
一、“今生摯愛”
我們先來看關鍵詞“今生摯愛”。
某視頻網站一個辯論節目曾經以“今生摯愛”為主題詞,做了一期辯論。
什么是“今生摯愛”?“今生摯愛”無關乎門當戶對,無關乎金錢、地位、職務,也無關乎性格、外貌、年齡,甚至無關乎性別、血緣。
“今生摯愛”是一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碰到的概率太低太低了,并且不是每個人都能碰到的,概率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
“今生摯愛”很難經受得住婚姻的柴米油鹽的。
他是茫茫人群中我們總能第一看看到的“一瞥”。
他是我們癡癡萌萌發呆時,偷笑的幸福。
他是我們卸下所有防備,用最柔軟的本我去交流去感受另一個我。
會有聊不完的話題,有道不盡的“我懂你”。
“今生摯愛”是美好的、是脆弱的,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存在。
有閨蜜說過,“作為今生摯愛,我更希望在另一個人心中是完美的、神圣的,我們之間只有琴棋詩酒花,沒有油鹽醬醋茶。”
李敖在取了女神胡因夢又離婚后,在說為什么和胡因夢離婚時說了一段:“在我心中她一直都是完美的,有一次半夜起夜,忽然看到胡因夢因為便秘在馬桶上呲牙咧嘴的樣子,覺得完美被打破了。
二、“姑娘”
相比于男性,女性更敏感、更細膩、更感性、更脆弱。
看身邊女性朋友們,包括自己,我們曾經在很深愛一個人的當下,是不會想要“一起變成更好的人”。沉醉愛情的當下不會有這樣的理智。
覺得我和他身份不對等
覺得男友本可以找個更好地
甚至是分手之后,才會有這樣的感悟。
多么痛的領悟。
“時間在這一刻停止”才是與今生摯愛相處時我們最渴望的。想要什么都不做,就陪在他身邊,有陽光,有微風、有他一切就很幸福。不會想著上班、賺錢、學習,忽略朋友、忽略家人,就連神圣的理想都暫且丟在了一邊。
每次主動給他發微信、發短信就是冒著巨大的風險。能影響我們一天的心情吶。
他若是馬上回復了,能開心一整天。若是很久沒動靜,會反復看手機很多次,魂不守舍。若是不回復,就開始胡思亂想,為什么。
可是,捆綁的枷鎖與肩負的責任不允許我們一味沉浸美好。
我們需要理性、需要克制、需要像男人去努力、去拼搏、去戰斗。
而更現實的是,往往想要取得同樣回報,我們還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
有時候我們頂著大油頭奮筆疾書。
有時我們餓著肚子狂奔趕公交。
有時候我們憔悴著一張臉加班趕報告。
……
這一切不那么瀟灑的美好,我們不想讓“今生摯愛”知道。
簡單、善良、真誠、干凈、愛笑、溫和,我喜歡這樣的我,也喜歡以這樣的我來面對“今生摯愛”,日日夜夜。
可是這個世界,并不是夠善良、夠努力、夠堅強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甚至是本應該得到的。
所有的一切,只要與利益、與競爭、與人群掛鉤,它就變得不那么美好,不那么適合呈現給“今生摯愛”了。
三、“婚姻”
我沒有結婚,但聯想到這個詞,就絕對不是簡單美好、不是浪漫主義。
它更多的責任、包容、忍耐、理解。
為什么我不建議你嫁給魂牽夢縈的人生摯愛?
1、因為“人生摯愛”太美好,我不愿意讓接地氣的生活沾染它;
2、因為“人生摯愛”太脆弱,我不忍心日夜相對,將來相看兩生厭;
3、因為“人生摯愛”我更希望拿來回憶、拿來自我勉勵,拿來向他呈現我的結果而不是我積極追求、狼狽不堪、孤獨無助的過程。
4、也因為,婚姻生活并不完美無缺,會有懷疑、拌嘴、不信任、不理解,婚姻需要用責任、包容等等去好好經營,而愛情,我只希望他簡單又純粹。
不是鼓吹大家怎么樣,只是希望大家有機會遇到自己的“今生摯愛”。遇到后好好珍惜,要感性體驗,更要理性思考,適不適合、能不能夠、值不值得走入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