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眾多高級將領中,黃維是性格非常有特點的一位。在很多人眼里,他根本就是一位“書呆子”。
一方面,黃維為人處事光明磊落;另一方面,他固執到幾乎不近人情。
比如,1942年,杜聿明率遠征軍出兵緬甸,配合英軍作戰。由于英軍優柔寡斷,遠征軍遭到慘敗,撤退回國。當時,奉命對遠征軍進行檢點的正是黃維。
杜聿明與黃維都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平時關系尚還不錯。杜聿明知道黃維六親不認,執法如山,但仍然希望黃維看在同窗的份上,對他高抬貴手,少報些損失,好在蔣介石面前留點兒面子,便請黃維吃飯。
席間,杜聿明一位部下無話找話說,無非是一些“天氣很好”、“風調雨順”之類的廢話。黃維一聽,卻說:“我老家江西正發水災,哪里來的風調雨順?”
杜聿明這位部下以為黃維想索要賄賂,就試探性地問:“將軍是否需要些款子給家鄉?”
黃維當然聽出這番話的用意,大怒。杜聿明長嘆一聲,暗想“遭了”。果然,黃維對遠征軍的損失進行了如實檢點。
1948年底,黃維率領12兵團參加淮海戰役。在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猛烈攻擊下,全軍覆滅。黃維本人被俘。
黃維12兵團覆滅后,杜聿明集團又被華東野戰軍層層包圍在陳官莊一帶。為了對杜聿明集團開展政治攻勢,中原野戰軍讓黃維等12兵團的被俘高級將領給杜聿明寫信,勸說他們投降。
勸降信寫好了,其余被俘高級將領均在上面簽字,唯獨黃維不肯簽字。
黃維被俘后,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他剛到功德林時一身患有五種結核。經醫護人員四年的精心治療和護理,病癥得到了根治。
然而,黃維對自己的戰敗被俘一直耿耿于懷。他是戰犯管理所唯一一位始終不肯認罪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一位解放軍官兵質問其因何不認罪時,黃維公然咆哮:“我有什么罪?我最大的錯誤是打了敗仗!”
由于黃維抵制改造,因此,1959年12月4日,為慶祝建國十周年,我國進行首次特赦。包括偽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和蔣介石集團的高級將領,如王耀武、杜聿明、鄭庭笈、陳長捷、宋希濂等都被特赦釋放。黃維未在特赦之列。
之后,我國又分別在1961年、1963年、1966年三次進行特赦,黃維仍然沒有得到特赦。“文革”開始后,黃維被轉到秦城監獄。從1968年4月起,黃維從北京秦城監獄轉押到撫順戰犯管理所。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黃維生活了足足7年。管理所方面為了改造好黃維,花了很多心思,不但對黃維悉心照顧,甚至還支持黃維搞“永動機”發明。這使得黃維慢慢轉變了思想觀念。
1975年3月19日,黃維終于迎來了特赦,被釋放出獄。令人頗感意外的是,作為這次特赦戰犯的第一名,黃維代表293名戰犯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寫了一封感謝信,并在招待宴席上宣讀了出來。
黃維獲得特赦后,隨即被安排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任文史專員。1983年,他出席了第六屆全國政協會議,被選為常務委員。1985年11月,在特赦10年后,他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重訪撫順戰犯管理所。
當時,黃維已經82歲高齡。他回到撫順戰犯管理所后,沒有住賓館,硬要去當年關押他的2號監室住了一夜。
黃維感慨地說:“撫順戰犯管理所是我最懷念的地方,過去我在改造中表現是不好的,經過政府多年的耐心教育,使我這個頑固分子變成了新人。沒料想到我還能活到現在,到底是共產黨的政策好!”
相信這是黃維渡盡劫波的肺腑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