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顏威
字數(shù):2522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但歷史上的魏晉對美的追求可謂瘋狂,那是個看臉的時代,唯美是那個時代的風尚。
《世說新語·容止》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話說曹操當了魏王后,有一次匈奴使節(jié)來訪,估計曹操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就讓崔琰當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匈奴使節(jié)。
據(jù)史書記載崔琰是“聲姿高揚、眉目疏朗”,個子高,儀表堂堂,很有氣質(zhì),典型的高帥形象。曹操讓崔琰正中端坐,他自己則拿了把刀,扮作衛(wèi)士,站在傍邊。接待完后,曹操派人去問匈奴使者對自己的印象如何。
匈奴使者說,“魏王俊美,豐采高雅,而榻側(cè)捉刀者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意思是“魏王”(指的是崔琰)俊美,很有風度、風采,然后床頭那個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長得怎樣?史書沒有記載,但我們看周瑜、諸葛亮,史書都有記載,什么“容貌甚偉”、“長壯有姿貌”等等,曹操是當時的大人物,卻沒有記載,只能說明曹操顏值低。
這難道不是“丑的不敢見人”?所以,曹操只好“委曲求全”,讓別人代替自己去見人。男人都如此重視外貌,那女人豈非更嚴重?沒錯,魏晉時代的女子如果顏值高不僅是“萬人迷”,甚至還可以“救命”。
比如成漢李氏。她不僅長得國色天香,而且還是公主,是李勢的妹妹,李勢是成漢的皇帝,成漢位于今天的川渝一帶,后被東晉大將軍桓溫所滅。恒溫出身于士族豪門、名門望族,是東晉時期繼王導、王敦之后的又一權(quán)臣。當桓溫一見李氏后,立馬包養(yǎng)起來。
但恒溫的老婆可不是一般人,她是南康長公主,是東晉明帝的女兒,一位霸氣十足的女人。她聽聞自己老公包養(yǎng)小三,勃然大怒,拿起菜刀沖到李氏的房間。
李氏長得非常漂亮,皮膚白皙,很有氣質(zhì),當南康長公主沖進來的時候,她鎮(zhèn)定自若、不緊不慢地梳理頭發(fā),整理衣裝。梳理完畢后,起身首先向南康長公主問了個好,然后“神色閑正”地說:“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
意思是我的國家已經(jīng)沒了,親人都不在了,我根本沒心思活在世上,今天公主如果你能殺了我,剛好成全了我。南康長公主被震住了,不由的放下刀,抱住了李氏說:“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意思是:好孩子,你實在是太漂亮了,太有氣質(zhì)了,連我都禁不住喜歡你,何況我們家那個老色鬼。南康長公主不僅沒殺她,并且之后對李氏非常好。
這可真是個看顏值的時代啊。還比如,我們現(xiàn)在形容男子帥氣,都喜歡用“貌似潘安”,這個潘安也叫潘岳,是魏晉時代的美男子,號稱“中國古代第一美男子”。
據(jù)《世說新語·容止》、《晉書·潘岳》等記載,話說年輕的潘岳,駕著“豪車”在洛陽兜風,他一出門,城里的女人,老老少少,都出來送水果,潘安滿載而歸,“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這就是擲果盈車。潘安也是當時的小鮮肉啊。
由此可見,魏晉的確是個看臉的時代。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魏晉為何如此看重顏值?
因為那是個大變局的時代,社會統(tǒng)治階層變了。
先秦中國屬于列國時代(或說邦國時代),列國時代的統(tǒng)治階層是貴族奴隸主,因為歷史演化需要時間積累,所以,帝國初期(秦漢時代)統(tǒng)治階層只能是貴族地主。貴族也就是皇親國戚和功勛功臣,比如兩漢的外戚政治。但到了東漢后期士族已經(jīng)成為王朝的第三大勢力集團,隨著東漢末年外戚政治和宦官集團同時瓦解,只剩下士族地主集團,因此,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登上歷史舞臺是必然。
什么是士族?
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家族。魏晉士族由東漢世家大族演變而來的。東漢時期,士人通過察舉而當官,被舉薦的人成為舉薦者的門生故吏,他們?yōu)榱死妫幌矢胶唾V賂,從而形成小圈子、關(guān)系網(wǎng),結(jié)成利益集團。
東漢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于天下,就會形成特殊的家族和勢力集團,甚至壟斷仕途。這樣的家族,就叫士族,也叫名門。因為士族以讀書為榮耀,他們有文化,有文化就有名望,所以叫名門望族,名門望族往往也有權(quán)勢,所以也叫勢族,勢傾天下。繼而形成了當時特有的政治生態(tài):門閥政治。
關(guān)隴勛貴也是士族地主階層。而士族地主統(tǒng)治時代有他們的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風尚、精神。
于是我們看到的便是:兩漢儒學變成魏晉玄學,清談、酗酒、嗑藥、男人女性化,重顏值成為時代風尚,愛錢、炫富成為普遍現(xiàn)象。
比如蘭亭詩會。我們看到那場著名的清談。永和九年,三月上旬,會稽山上,溪水潺潺,王羲之與謝安、孫綽名士們在一起,高談闊論,暢談哲學,炫耀智慧,十分愉快。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比如竹林七賢。阮籍經(jīng)常喝的醉醺醺,還有劉伶。他帶著鋤頭和一壺酒坐在車上邊開邊喝,并對車夫說:“我醉死在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這就是醉駕。
比如何晏。他長得白白凈凈,全身散發(fā)體香,走路婀娜多姿,包里裝有鏡子,隨時整理儀容,擦拭化妝品。據(jù)說此人經(jīng)常嗑藥,服食五石散。
漂亮的活著,美是時代的象征和標簽。與此同時炫富大行其道。
士族階層依靠九品中正制壟斷仕途,“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出身于名門望族的世家子弟們,不需要任何考核就能做大官,坐享其成,還需要奮斗嗎?還需要激勵嗎?不用。所以,腐化墮落、驕奢淫逸,甚至炫富、斗富。
比如富豪石崇。這個靠“劫商致富”的暴發(fā)戶,有錢后十分任性。
據(jù)《世說新語·汰奢》記載。石崇家的廁所,經(jīng)常有十多個漂亮的婢女站在里面,并且穿著華麗,打扮艷麗。客人每次上完廁所后,都要把原來的衣服換掉換新的,結(jié)果客人都不好意思,不敢入廁。
這真是有錢就任性,還有更任性的就是石崇與王愷斗富。王愷是東晉皇帝晉武帝的舅舅。皇親國戚,石崇都不放在眼里與之斗富。王愷飯后用糖水洗鍋,石崇便用蠟燭當柴燒;王愷做了四十里的紫絲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錦步障;王愷用赤石脂涂墻壁,石崇便用花椒。
還有一次,晉武帝不知從哪里弄來一株二尺高的珊瑚樹,枝條繁茂,樹干四處延伸,世上估計少有,于是賞賜給了王愷。王愷立馬到石崇家炫耀。沒想到石崇直接將其砸爛。
王愷邊嘆息邊不高興的說:“你這肯定是嫉妒我。”
石崇說:“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現(xiàn)在就可以賠給你”。于是就叫人把家里的珊瑚樹全都拿出來,有三尺、四尺高的,樹干、枝條舉世無雙而且光彩奪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愷那樣的就更多了。王愷看了后,惘然若失,自嘆弗如。
所以,士族階層下課是必然。而看臉和斗富也成為歷史,直到多年后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