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探源 | 尼羅河流域的非洲上古文明(上篇)




尼羅河流域的非洲上古文明

(上篇



一、法老埃及的興衰


埃及的自然環境十分特殊。它一方面處在亞非大干旱帶的中部,氣候炎熱無雨,它的大部分領土屬于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幾乎無法進行農業生產。另一方面又有尼羅河流貫南北,每年定期泛濫,洪水淹沒下游的河谷地帶和寬闊的三角洲地區,洪水退后,在那些地區留下一層十分松軟而又特別肥沃的黑色淤泥,十分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公元前5世紀,曾目睹過埃及自然灌溉農業的希臘著名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述道:“農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濫出來,然后每個人把種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豬上去踏進這些種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獲了。”據蘇聯學者司徒盧威考證推算,當時的小麥產量每畝可達數百斤,產量如此之高,為古代世界所罕見。此外,在尼羅河谷兩側的寬闊草原上,生活著成群結隊的野生動物,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西奈地區和南部山區有豐富的銅礦,為制造銅器提供了可能。可以說,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正是埃及在非洲率先跨入階級社會門檻的前提。


埃及古代居民最初生活在埃及的西南部。距今約2萬年前,由于沙漠的擴展,他們被迫遷移到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區。與此同時,一些西亞的游牧部落也遷徙到上述地區。他們在長期的生產斗爭中,逐漸融合并共同創造了埃及古代文化。


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埃及就進入了銅石并用時代,為人工灌溉農業的生產和發展提供了可能。自然灌溉農業產量雖高,但無保證,也不能滿足人口增殖的需要,埃及古代居民便開始挖溝修渠,筑堤打壩,建庫蓄水,進行人工灌溉。在長期治水過程中逐漸建成了一系列灌溉盆地,洪水到來,淹沒整個盆地,洪水退去,再把盆地的積水排干,進行耕地播種。他們還學會利用尼羅河谷的自然坡度開鑿了一系列運河,把上游的水引向下游,灌溉農田。勤勞智慧的埃及古代居民長期建成的一整套灌溉體系,保證了農業生產的年年豐收,產量不斷提高,自給有余,并能出口。農業灌溉體系的發展需要大規模地組織勞動力和進行管理,這就促進了各個地區發展起地方政治機構。


隨著人工灌溉農業的發展,社會財富和人口大量增加,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埃及進入了軍事民主制時代。另外,沙漠化的進一步發展,迫使更多的游牧部落移居到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區,這個地區的居民更加稠密起來。鄰人的財富刺激了人們的貪欲,于是部落之間的掠奪財富的戰爭不斷發生,為了掠奪或抵御外來的侵掠,親屬部落結成了聯盟,并逐漸融合為一個小民族——州,古希臘人稱它為諾姆。小民族的議事會早已存在,沒有人民大會的地方出現了人民大會,小民族的軍事首長成了常設的公職人員,小民族的住地挖掘了寬深的壕溝,筑起了高聳的墻壁和塔樓。


在頻繁的掠奪戰爭進程中,一些州征服了另一些州,并掠奪了大片土地、財物和奴隸。最高軍事首長以及下級軍事首長的權力大大加強,世襲王權和世襲貴族形成,于是州變成了早期奴隸制國家。當時埃及境內的州有42個,上埃及22個,下埃及20個。


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州與州之間的爭霸戰爭中,形成了兩大霸國,即上埃及王國和下埃及王國。上埃及國王戴白冠,下埃及國王戴紅冠。上、下埃及王國的統治者野心勃勃,都想吞并對方,建立自己的一統天下,加之,前面提到的人工灌溉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統一修建和統一管理水利灌溉工程,于是統一的埃及國家便應運而生。文獻記載和考古材料證明,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王國國王美尼斯(又叫納爾美爾)征服了下埃及王國,以提斯(一譯提尼,在今季爾加和巴利亞納之間)為都城建立了統一國家——第一王朝。從此,埃及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即王朝時期。


王朝時期(公元前3100—前332年)的歷史通常被劃分為7個階段和31個王朝:早期王朝(第一、二王朝,公元前3100—前2686年)、古王國(第三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686-前2181年)、第一中間期(第七至第十王朝,公元前2181—前2040年)、中王國(第十一、十二王朝,公元前2040—前1786年)、第二中間期(第十三至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786—前1567年)、新王國(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567—前1085年)、后王朝(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前332年)。因為王朝時期的國王被稱為“法老”,所以王朝時期的埃及又被稱作“法老埃及”。


早期王朝時期是君主專制制度初創和鞏固國家統一的時期。美尼斯統一埃及后,實行君主制,王權世襲,并初步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設有灌溉大臣、國務大臣等官職,把全國的土地、稅收和水利灌溉事業置于國家的統一管理之下。剛建立的統一國家尚不鞏固,下埃及等地不斷出現騷亂和抗命事件,為了鞏固統一,美尼斯建立了強大的常備軍。為了加強對下埃及的控制,又在上、下埃及的交匯處建立了新都——白城(第六王朝開始稱為孟斐斯,又叫吉加普特,意即“太陽神之宮”,由此產生了埃及的希臘語名稱埃及普托斯)。美尼斯的后繼者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進行南征北戰。阿哈(意即“斗士”)遠征南方,把埃及南部邊界推進到尼羅河第一瀑布附近。登(烏薩非)在位60年,多次對下埃及地區用兵,加強對下埃及的統治,甚至把上、下埃及的王冠合二為一,作為自己的王冠,象征上、下埃及的統一。第一王朝時期埃及統一得到初步鞏固,一直到第二王朝末,埃及統一才真正鞏固下來。


古王國是法老埃及的第一個高峰時期。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發展,君主專制制度完全確立,并建造了高大雄偉的金字塔(國王的陵墓)。


國王集軍事、行政、財務、司法和宗教大權于一身。全國的土地都歸國王所有,國民被稱為臣民,都是國王的奴隸,全國的軍隊都由國王統帥。國王之下設宰相(維西爾),輔佐國王,擁有大權,總攬中央的檔案、稅收、司法和公共工程等部門。宰相大都由王子或王室貴族擔任,如第四王朝的斯尼弗魯國王就任命他的兒子作宰相。宰相之下有大法官、大祭司、灌溉大臣、掌璽大臣等官職。中央的高級官職和地方的州長均由國王親自任免和調動。宰相不管軍務,作為國家支柱的軍隊完全掌握在國王手中。從第五王朝開始,王權神化,尊奉太陽神(拉神)為全國最高神,國王是“太陽神之子”,王權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正如一個大臣在他的墓志銘中所說的那樣:“凡王命所宣,咸奉行毋怠。法老乃天縱睿智,洞察萬方,過于神明”。大臣活著時是國王的仆人,朝見時必須匍匐在御座之前,吻國王腳前的地,死后要埋在國王金字塔周圍,繼續拜倒在國王的腳下。


古王國時期共建造了大大小小的金字塔70余座,因而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自第三王朝起,國王一上臺就著手為自己修建巨大的陵墓,死后將尸體制成木乃伊,放入金字塔內,幻想死而復生,繼續統治人民。第一座金字塔是第三王朝左瑟王(喬賽爾)的著名建筑師伊姆荷太普為左瑟王設計和建造的六級梯形金字塔(座落在今開羅市郊,高約60米),最能體現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金字塔是坐落在開羅近郊吉薩的三座大金字塔。其中以胡夫(齊奧普斯)的金字塔最為雄偉壯觀,塔高146.5米,底邊呈正方形,每邊長230米,占地面積為5.29萬平方米,共計用2.5噸重的巨石230萬塊,花費了30年的功夫建成。僅次于胡夫的金字塔的是哈佛拉的金字塔,只比胡夫金字塔低8米,而且在金字塔旁有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司芬克斯),高22米,長57米,面部像哈佛拉,也是雕刻方面的一大奇跡。胡夫金字塔不僅高大雄偉,而且設計十分精巧,施工相當精細,具有最完美的幾何圖形,歷四五千年而不毀,真不愧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觀之首。


金字塔的修建給埃及人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苦難。希羅多德記述道:“國王齊奧普斯當政的時候,人民卻大倒其霉了,……他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十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個大群要工作三個月。在十年中間人民都苦于修筑可以使石頭運過去的道路,……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二十年”。由于繁重的勞動,監工的鞭笞,烈日的曝曬,每天都有許多人慘死在修建金字塔的工地上。無法活下去的埃及人民,揭竿而起。古希臘史學家狄奧多洛斯寫道:“由于人民在修建金字塔時受盡千辛萬苦,由于這些國王做了許多殘忍兇暴的事,人們滿腔怒火地起來反抗那些使自己受苦的人,并且公開地要撕碎他們的尸體,狠狠地把他們拋出墳墓之外”。事實與胡夫、哈佛拉的主觀愿望相反,兩人死后“誰也沒有埋在(金字塔)里面”。


第五、六王朝的金字塔的規模越來越小,這是王權衰落的集中反映。古王國末期,地方勢力混戰割據,貧民、奴隸起義不斷,王權一落千丈,公元前2181年古王國終于滅亡。


古王國滅亡后,在上、下埃及先后建立了5個小王朝,歷時141年,史稱第一中間期,這是法老埃及發展史上的第一個低谷。


中王國是法老埃及的第二個高峰時期。公元前2040年,底比斯的第十一王朝滅下埃及的第十王朝,埃及重新統一,中王國開始。但是地方勢力仍然相當強大,抗命中央的事件屢有發生。為了提高王權的地位,第十一王朝的法老將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尊為全國最高神,并在首都底比斯興建了規模宏大的阿蒙神廟。第十二王朝的法老繼續與地方勢力斗爭,至阿美涅姆赫特三世時,終于削平了地方勢力,鞏固了統一。第十二王朝的法老謝努塞特一世和三世多次遠征努比亞,把埃及南部邊界擴張到尼羅河第二瀑布一帶,還多次對西奈、巴勒斯坦、敘利亞用兵,中王國達到它的鼎盛時期。


中王國末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爆發了全國性的奴隸、貧民大起義。國王被廢黜,國家機構被搗毀,大臣和貴族被強制勞動,奴隸和貧民揚眉吐氣,“大地像陶鈞一樣翻轉了過來”。埃及四分五裂,來自西亞的喜克索斯人趁機而入,首先控制了東三角洲地區,然后控制了整個埃及,先后建立了第十五、十六王朝,歷時100多年。這是法老埃及發展史上的又一低谷——第二中間期。


新王國是法老埃及歷史的最高峰——奴隸制軍事帝國時期。公元前1567年,第十七王朝的法老卡默蘇利用埃及人民的力量把喜克索斯人趕回了西亞,埃及獲得獨立和重新統一,新王國開始。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圖特摩斯一世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發動了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他東侵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一直推進到幼發拉底河畔,南侵努比亞(庫施),把南部邊界一直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附近的加巴爾巴卡爾地區,初步奠定了埃及帝國的版圖。


哈特舍普蘇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王。她是圖特摩斯一世的公主和圖特摩斯二世的王后,是一位權欲心極強的女子。她同丈夫共同執政5年,圖特摩斯二世夭折,哈特舍普蘇無子,立妃子所生的僅10歲的圖特摩斯三世為法老。她大權獨攬,仍不滿足,4年后便廢黜了圖特摩斯三世,把他軟禁在阿蒙神廟,做一名普通僧侶,哈特舍普蘇成了名副其實的女王。她統治17年,努力發展與南方的貿易,曾派商船隊到蓬特(今索馬里地區)去經商。她大興土木,在卡納克阿蒙神廟建造了兩座美麗的花岡巖方尖碑(一座至今仍在),在西底比斯建造了一所式樣獨一無二的廟宇。


公元前1482年,圖特摩斯三世在阿蒙神廟僧侶的幫助下奪回了王權。他復位僅兩個月,就御駕東征,鎮壓巴勒斯坦和敘利亞造反的王公。330個小王公以卡疊什王為首組成聯軍,陳兵巴勒斯坦的軍事要塞米吉多城,準備阻擊圖特摩斯三世率領的大軍。圖特摩斯三世很會用兵,他讓部隊輕裝急行,以小王公們完全意想不到的速度抵達卡麥爾山西坡的葉赫木城。葉赫木城離米吉多僅一天的路程,當時有三條路線可走,兩條是繞行山腳下的大道,第三條是直接翻越山頭的羊腸小道。他召開軍事會議,研究走哪條路,將軍們一致主張走沒有危險的大道。圖特摩斯三世偏偏決定走羊腸小道,因為他懂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出奇制勝的道理。他身先士卒,第一個走進羊腸小道,率領大軍攀越卡麥爾山。當他走到羊腸小道的盡頭時,他站在路口檢閱他的部隊,一直到最后一位戰士走出山口時,他才離去。他讓部隊嚴守秘密,安營扎寨,準備第二天進行奇襲。無能的小王公們對此一無所知,以為圖特摩斯三世尚在千里之外,放松了戒備。當第二天早晨圖特摩斯三世率領的大軍突然出現在小王公們的面前時,小王公們驚得目瞪口呆,以為天兵降臨,不敢接戰,狼狽逃竄。在20年中,他遠征亞洲17次,攻占了通往兩河流域的要塞卡疊什,占領了幼發拉底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一直攻到米坦尼。圖特摩斯三世威震整個兩河流域。亞述、巴比倫、赫梯、米坦尼等國的國王,一個個向他稱臣納貢。他南侵努比亞,把南部邊界推進到納帕塔。跨亞非兩洲的大帝國最后形成。亞述、巴比倫、赫梯、米坦尼等國的使者經常到埃及首都底比斯履行公務,底比斯成了“世界性的城市”。


圖特摩斯三世把復位和侵略戰爭的勝利歸功于阿蒙神的保佑,將戰爭中掠奪來的土地、財物和奴隸慷慨地捐贈給阿蒙神廟。從此,底比斯阿蒙神廟的勢力與日俱增,以至在圖特摩斯三世死后,阿蒙神廟的勢力急劇膨脹;不但經濟上與王室并駕齊驅,而且在政治上干預朝政,左右國王。國王不能忍受。阿蒙霍特四世時終于釀成一場以宗教改革為形式的激烈的權力之爭,由于僧侶集團勢力強大,以及沒有人民的支持,改革以失敗而告終。從此王權日趨衰落,盡管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一世(公元前1320~1318年)和第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1198—1161年)力挽頹勢,但是,埃及帝國仍如大江東去,昔日雄風再也不能重振了。


后王朝時期是法老埃及的衰亡時期。埃及四分五裂,飽受外族的侵略和統治。利比亞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王朝,努比亞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又叫埃塞俄比亞王朝,即黑人王朝)。亞述人侵入埃及并將努比亞人趕回了老家,利比亞人又把亞述人趕出埃及并占領了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第二十六王朝。埃及出現了短暫的統一,政治、經濟和文化一度復興,被稱為“復興時代”。法老尼科下令開鑿溝通尼羅河與紅海的運河,雇傭腓尼基水手,駕船繞航非洲。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征服埃及,建立第二十七王朝,史稱波斯王朝。公元前404年,埃及趁波斯內亂之機獲得獨立,先后建立了第廿八、廿九和三十王朝。公元前343年,波斯帝國再次吞并埃及,建立第三十一王朝。公元前332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率軍征服埃及,埃及成了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延續近3000年的“法老埃及”到此結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世界史02:早期埃及
【人類經濟萬年史】022埃及中王國時期經濟
古埃及文明
尼羅河的恩賜
古埃及 -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話說古埃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富蕴县| 武功县| 阳东县| 宿松县| 莱州市| 忻城县| 旬阳县| 易门县| 阳西县| 阿城市| 肇源县| 汾阳市| 龙胜| 刚察县| 财经| 荔波县| 通河县| 大英县| 砀山县| 伊宁县| 东兰县| 云霄县| 中超| 江永县| 锡林浩特市| 绥宁县| 阿拉善盟| 洪江市| 共和县| 铜山县| 井研县| 大埔区| 海林市| 耒阳市| 额敏县| 乌审旗| 信宜市| 伊通| 平阴县| 贵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