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烏雞1只,當歸3片,黃芪15片,姜3片,香菇、紅棗、枸杞適量,砂鍋一個。
做法:
1、烏雞洗凈,清水泡幾朵香菇,紅棗、枸杞、黃芪、當歸沖洗好,準備姜片。
2、大鍋燒開水,放雞進去飛水,水再開后,雞的表面已經轉熟色,同時會看到雞皮上出現了淺色的沫,水里也會有沫出來,再煮個幾分鐘,把水倒掉沖洗干凈。
3、另起冷水入湯煲,加入雞、烏雞、當歸、黃芪、香菇、紅棗、枸杞、姜,大火煮開后轉小火,保持小滾,共煲3個小時左右,湯好后加鹽調味即可。
4、中途不要加任何調味料,出鍋后在小碗里加一點點鹽調味。
特點:補氣圣品, 男女皆宜。
功效:氣血雙補,固腎調精。適用于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癥見經期不準、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
Tips
1,第一次作藥膳的烏雞湯,特意查了查資料,當歸燉湯的時候最多放9克;
2,燉烏雞湯的時候,當歸和黃芪的最佳比例是1:5,達到補氣補血的最佳;
3,雞湯的熱量很高,主要原因是雞皮含有大量脂肪,所以怕胖的美眉可以先將雞皮剝掉再進行燉煮;
4,用老雞代替烏雞的話,口味將更好,但營養成份不及烏雞,滋補的效果也相對差些。
5,有痛經毛病的美眉可在其中多加入姜片,經期服用效果甚好。
食療知識:
當歸【功能與主治】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黃芪 【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1、香菇的營養成分居菌類之冠,而經日曬的干香菇的營養成分則是鮮香菇的數十倍,若能常食(每周兩次即為常食),對身體非常有益。
2、黃芪的補氣(此氣可理解為體力)效果十分顯著,若感身體虛弱者,可以以黃芪煮水,每日服用,也甚為有效。但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黃芪。
3、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所以黑色的食品對腎的滋養都具有一定的效果。腎乃元氣之本,因此補腎即是對體力的補充。
4、烏骨雞:烏骨雞不宜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蔥、蒜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