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經方藥物用量,你還在質疑嗎?

摘自:[日]江部洋一郎《經方醫學·第一卷》

導讀:日本著名經方家江部洋一郎對于經方藥物用量及用法的看法。


在日本《傷寒論》的處方用量是把1兩換算成1g,例如桂枝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中的桂枝就換算成3g使用。而中國歷史上,一兩大概換算成15g,所以三兩應該是45g。

能否認可《傷寒論》中這一用量,我們以大棗為例考察一下?!秱摗分写髼椧话阌檬?,古漢語中將小的圓形的東西計為一枚、二枚,而不是一個、兩個、三個。那么大棗十二枚即大棗12個。無論是桂枝湯還是小柴胡湯(柴胡半斤,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中,大棗都用了十二枚?,F在使用的大棗,其干燥重量,大的一顆約5g,小的約3g。植物種子的大小,如果沒有按人類的意圖使其變大變小即采取所謂生物技術的話,一千年兩千年都不會有變化。當然種類可能不一樣,說來道去棗是吃的東西,太小的話就沒法吃了。因此現在重約3g至5g的大棗,兩千年前大概也同樣大小,無法想象其重量會為0.3g。就算按小的約重3g計算的話,十二枚大棗經過換算后當為36g。

再來談談山梔子,就是梔子的果實。隨大小不同其重量會有所變化,在茵陳蒿湯(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中,梔子用了14個。拿現在的梔子重量合算一下,小一點的約為15~16g,大點的約為25g左右。

同樣,在桃核承氣湯中(桃仁五十個,大黃四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芒硝二兩)中,所用桃仁為五十個,大概就是15~20g的樣子。還有麻黃湯(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中,杏仁用了七十枚,那就超過30g。

綜上所述,雖然有些人認為沒有根據能證明一兩應該換算成多少克,但我們卻不能不承認這種一個、兩個的計數方式。如上所述,十二枚干燥大棗的重量至少約為36個,十四枚山梔子在20g以上。如此以來,其他藥物,比如三兩桂枝等于3g的說法絕對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仍然認為《傷寒論》中原本所用的一兩相當于現在的15g。不管怎樣,現在出土的分銅和枡的實際計量值已廣為人知,如《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也很方便查閱。

創造《傷寒論》處方的先人,水平一定比我們更高,而就是這些高水平的人為了提高療效還堅持用這么大的劑量??梢哉f,我們這些水平相對較低的人,本來就應該用更大的劑量,否則不會有療效。

我在治療慢性病即雜病時,所用藥量為《傷寒論》用量的1/3,但在治療肺炎等急性病時,如果不用抗菌素,一般就用《傷寒論》的劑量。原來的一兩按15g換算,每副藥3等分后分為3劑。先服第一劑,3~4小時后再服第二劑,再過3~4小時后服第三劑。預先分好3劑,在半天時間里全部服下這3劑藥的話,就能在半天時間內達到《傷寒論》的藥物用量。

在治療急性發熱性重癥患者時,我確信必須用《傷寒論》那樣大的劑量。在日本,許多人都認為用極少量的藥物就會有效,對此我不能完全否認,也不便于評判。但至少古方家也好,我們也好,都應該忠實于《傷寒論》原文,起碼在用量問題上最好尊重以上事實。

例如每日用炮附子20~30g的話,大家會驚奇地說,要用那么大的劑量呀!30g分為6等分,一次服用5g,服用6次也等于用了30g,中途如果出現了不好的跡象,停用即可。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位腎病綜合征患者,病情復發,本該用強地松60mg,這也需2一3天才能控制癥狀,用了《傷寒論》的劑量,復發得到了控制,類似病例太常見了。

我基本用中藥治療肺炎,并以《傷寒論》的用量為基準。當然大劑量不是任何時候都好,不用抗菌素并且要取得治療效果,必須用這么大的劑量。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用中藥太可惜了,而與每天用幾克抗菌素,點滴1周相比較的話,其費用僅為十分之一。從長遠來看,醫療經濟領域的負擔遠遠減輕,也不存在耐藥性和副作用的問題。前提條件是,處方不得有誤,現代醫療中還必須住院進行治療。接診這些患者,若只想用中藥治療的話,就需要每時每刻仔細觀察,確實是有許多優點。

藥物用量不分人種。因地域差別水質或許有所不同,但我認為湯藥中的藥物用量應以《傷寒論》的用量為標準,不隨地域不同而發生變化。12歲以上就用成人量,如果像小錦(日本的相撲士,形體肥碩)那樣的話,我認為適用于一般成人的3倍劑量。兒童的話,6歲用半量,3歲用四分之一量,2歲用六分之一量。

再補充一點,我反對少量長期使用藥物的做法。適量使用能夠治愈的疾病,卻因用量少而不能見效,此時會以為是處方錯誤而不斷變換處方,如此反而會迷失方向。

如上所述,對比《經方小品》(《小品方》)和《金匱要略》中的同一處方,除把一升寫成一斤等傳抄錯誤外,該書還是比較忠實地繼承了《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最原始劑量。

為了便于參考,把《經方小品》(《小品方》)中所記載的《金匱要略》的處方列舉如下:

橘皮湯(橘皮枳實生姜湯)——橘皮一升、枳實三兩、生姜半斤

厚樸湯(厚樸七物湯)——厚樸八兩、陳枳實子五枚、甘草三兩、桂肉二兩、大黃三兩、生姜三兩、大棗十枚

桂支湯加烏頭湯(烏頭桂枝湯)——桂肉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冬十二枚、烏頭五枚

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湯)——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

(北里研究所附屬東洋醫學綜合研究所《小品方·黃帝內經明堂》)

小道經方知識儲備

關于劑量的問題,一直有很多人存在質疑。

小道經方微信中推薦的方劑劑量,都是在原方的基礎上根據臨床經驗整理,當然,一定要明確的是,臨床上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方劑的用方以及劑量問題都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拘泥微信中推薦的方劑。也希望大家能好好學習經方知識,每天都有所收獲。

劑量問題,是按照《傷寒論》原方劑量,根據漢制一兩等于15.625g來的,臨床為了簡化一兩等于15g。市面上的中醫處方大,劑量小,所以大家初次接觸經方,存在質疑是可以理解的。

關于大人、孩子的劑量問題,《傷寒論》也從來沒有說小孩子劑量一定要輕。因為治病只要遵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原則,只有病情輕重之分,并沒有年齡之分。還是要看具體的臨床表現。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傷寒論》114方劑
胡老經方用量考(轉)|各家經方
也談炙甘草湯
倪海廈經典配方全集
治一個好一個的33個民間偏方六(16-18)
千金難買,難求秘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磴口县| 阿坝县| 抚宁县| 肇庆市| 定州市| 墨竹工卡县| 无棣县| 香河县| 西安市| 八宿县| 增城市| 南雄市| 雅江县| 普兰店市| 聂拉木县| 岢岚县| 吉林省| 陵川县| 上林县| 锡林郭勒盟| 曲靖市| 观塘区| 句容市| 方正县| 惠安县| 双桥区| 蒙自县| 宝坻区| 穆棱市| 庆元县| 厦门市| 无棣县| 大港区| 大名县| 师宗县| 临颍县| 金溪县| 建瓯市| 乡城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