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張氏總會成立及第一屆懇親大會 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
1997年9月19日,新加坡張氏總會,在慶祝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時,舉行了世界張氏懇親交流會,策劃組織起了世界張氏聯(lián)誼總會籌委會。呼呈成立世界張氏聯(lián)誼總會的倡議,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并簽署了聯(lián)合聲明,從此開創(chuàng)了華夏張氏聯(lián)誼活動新的歷程。世界張氏總會于2003年9月19日在中國香港獲準注冊,同年11月28日至30日在馬來西亞詩亞市隆重舉辦了世界張氏總會第一屆懇親大會,大會推選張曉卿宗長為首任會長。
2005年4月27日至30日,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在中國河南省濮陽市舉行。大會由濮陽市人民政府、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工委會主辦;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等協(xié)辦。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中國等世界各地的約1600余人參加了大會,會議上張一海宗長代表河北清河提出了舉辦第四屆懇親大會的口頭申請。
世界張氏總會第三屆懇親大會
世界張氏總會第四屆懇親大會
世界張氏總會第五屆懇親大會
世界張氏總會第六屆懇親大會
2013年6月30日上午,雅加達時間8:30,世界張氏總會第五屆第五次理事會議在同樂酒店會議室隆重舉行。會議由世張總會秘書長張文彪主持召開。此次會議出席的世張理事以上成員、有表決權的有52人,屬世張歷屆20次理事會議之最。清河代表團共派出6名成員,列席會議2人,出席會議、具有表決權的4人。會議主要議程有:張貴芳代表世張總會致歡迎辭,諸位理事對前期議決案進行覆準,世張總會秘書長張文彪作世張會務報告、廣東韶關第六屆懇親大會承辦方作第六屆懇親大會工委會會務報告、表決2015年世界張氏總會第七屆懇親大會的舉辦地為清河還是雅加達等。在獲悉清河獲得第七屆懇親大會舉辦權后,世界張氏總會理事、清河張氏宗親聯(lián)誼會長張銀豪應邀發(fā)表講話,對世界張氏總會以及諸位理事對清河的支持與信任表示由衷的感謝。
10月29日至31日,世界張氏總會第六屆懇親大會在廣東省韶關市隆重舉行。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臺灣、澳門地區(qū)40多個宗親會,及國內(nèi)廣東、福建、河南、河北等20個省市70多個宗親會,共3000多人參加大會。
國僑辦政策法規(guī)司副司長董傳杰在就職典禮上宣讀了國僑辦發(fā)來的賀信。中國僑聯(lián)副主席李卓彬在就職典禮上致辭。世界張氏總會永久榮譽主席兼創(chuàng)會會長、丹斯里拿督張曉卿爵士在致辭時表示,世界張氏總會過去10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在聯(lián)系張氏宗親,和諧宗族關系,共促發(fā)展方面不遺余力,未來的發(fā)展中,世張總會將繼續(xù)在傳統(tǒng)傳承與現(xiàn)代發(fā)展中不斷創(chuàng)新、變化和進步,讓世張永葆活力。
新當選的世界張氏總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來自馬來西亞的拿督斯里太平局紳張慶信在致辭中表示,將不負宗親重托,努力發(fā)展會務,同時借助世張總會的平臺,增進國內(nèi)外宗親間聯(lián)系,不遺余力地挖掘傳承張氏姓氏文化,將張九齡等宗族名人的歷史功績和文化思想介紹到國外,增強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在與會宗親和各級領導的見證下,世界張氏總會新一屆理事會全體理事在就職典禮上鄭重宣誓。廣東省僑辦副主任蔡偉生在主席臺與新當選的理事一一握手,并應邀與出席當晚典禮的領導一同為大會名譽主席頒發(fā)聘書。
此次懇親大會期間,世界張氏總會還召開了主席團會議、會員大會和理事會,主辦方還舉辦了九齡園揭幕儀式、祭祖大典、助學儀式及招商推介活動。據(jù)了解,張氏宗親在大會期間為大會和韶關市九齡紀念公園建設捐款1200余萬元。
世界張氏總會懇親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第七屆懇親大會將于兩年后在河北省清河縣舉行。
世界張氏總會第七屆懇親大會
2015年5月28日,世界張氏總會第七屆懇親大會在張氏起源地河北清河隆重舉行。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加拿大,港澳臺地區(qū)以及中國大陸20多個省份的170多個團體,約5000余張氏后裔聚首清河,尋根祭祖共敘濃濃親情。
五月的清河,繁花似錦。當日上午8時,參加盛會的張氏族人陸續(xù)步入會場,大會主席臺上道教音樂表演、秧歌隊和鑼鼓隊表演依次登場。9時許,乙未年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正式開始,19響禮炮震徹云霄,慶典活動正式開始。鐘鼓齊鳴,號角吹響,二位禮生將揮公堂正門緩緩開啟,樂曲聲中,16名禮儀小姐將供品、祭器依次送上祭壇。張氏宗親代表在向揮公像敬獻鮮花、整理花籃和凈手上香后,全體張氏后裔向始祖揮公行三鞠躬禮。
隨后,全體張氏族人恭立聆聽世界張氏總會永久名譽主席張貴芳宗長恭讀祭文。恭讀完畢,一人雙手托神弓,四名護弓手跟隨其后,護送神弓登上祭壇,張氏宗親代表“三開神弓”,一開弓風調(diào)雨順,二開弓國泰民安,三開弓張氏興旺。來自揮公實驗中學的少年開始《長弓舞》表演,頌揚始祖揮公發(fā)明弓矢、造福后人的曠世功勛,緊接著,由上百人組成的合唱隊齊聲高唱《揮公頌》,表達著對張姓始祖揮公的無限景仰與贊頌,在雄壯高昂的歌聲中,祭祖大典結(jié)束。
本次大會展示了從遠古時期的原始弓箭到近現(xiàn)代的弓箭,共有百余種弓箭,吸引無數(shù)游客觀賞、拍照留念;本次大會上還舉辦了“世界張氏百名書法家主題作品展”,展出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等地的100多位張姓書法家的名品。
張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帝部落跟蚩尤部落交戰(zhàn)九戰(zhàn)九敗,危難之際,黃帝的第五個兒子青陽夜觀孤星發(fā)明了弓箭,黃帝部落憑借弓箭成功擊潰蚩尤部落,青陽氏因此被封為“弓正”,賜姓張,是為張姓得姓始祖。張姓在華夏歷史上曾涌現(xiàn)出8位圣人43門望族和63位宰相100多位狀元300多位名將位居百家姓之冠,民間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美談。如今全球的張姓人口已逾億,其中旅居國外的已達兩千萬之多。“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張姓族人雖走出清河之水,卻不忘祭祖尋根。
世界張氏總會把每年的4月和5月設立為“中華張氏祭祖月”,每年的5月28日為“中華張氏祭祖節(jié)”,兩項活動地點均定在河北清河。
世界張氏總會懇親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此次世界張氏懇親大會在清河縣召開,是于2013年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的世界張氏總會第五屆第五次理事會會議上投票決定的,以高出雅加達16票的絕對優(yōu)勢獲得世張第七屆懇親大會的舉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