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岳永明
2012年,對羅偉廣和廣東新價值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價值)來說都是糟糕的一年。
作為新價值的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羅偉廣單獨掌管著23只產品,另外,還和其他基金經理共同管理著四只基金。但是,截至目前,今年新價值旗下產品業績平均跌幅30%,其中16只產品跌幅超過40%。
一時間,所有指責都對準了這位2009年曾經的陽光私募冠軍。
盡管羅本人依然樂觀,并表示“一定會做起來”,但是,羅偉廣在接到記者電話后沒有多談,他說因業績不好,目前談什么對公司都有負面的影響。
失敗的狩獵者
羅偉廣曾向《投資者報》稱,其選股邏輯是挖掘估值洼地,在估值基礎上找處在底部的股票,再結合波段、熱點與技術圖形高拋低吸,持股周期上定位為半年左右的中線波段投資。
照此邏輯,2009年羅偉廣賺了大錢。這一年,其管理的新價值2期、1期分別以193%、156%的總回報排在幾百只私募基金第一、第二名。
2009年羅偉廣“一鳴驚人”之后,做了很多人會做的事情——以大約一個月發兩只基金的速度大規模發產品。
據Wind數據,2010年,廣東新價值投資公司新成立14只新產品,加上平安信托委托的7只以及廣東新價值與上海朱雀投資共同發起的一只產品,這一年共有23只新產品誕生,而從2007至2009年,新價值旗下總共只有7只產品。
私募圈人士認為,規模迅速膨脹,給投研工作帶來難度,也成為其失敗的原因之一。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資本市場,自信的膨脹本身就意味著災難。
羅偉廣稱,自己最喜歡一些有爭議的中小盤股,并發掘、等待其成長性的兌現,聽起來有點像王亞偉的隱形股。
但事實再次證明,小盤股是一把雙刃劍。2009年,廣東新價值旗下產品出現在四只股票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常山股份、延長化建、華芳紡織、威遠生化,這些股票的共同特征都是低價股,2009年初,除了常山股份股價為5.82元,其余股價均在3元以下,這一年常山股份、延長化建漲了2倍、華芳紡織股價翻了4倍,新價值獨門重倉股威遠生化更是橫跨2009、2010、2011年的大牛股,直到2012年二季度才全部撤離,雖然沒有逃在尖上,也幾乎拋在頂部。當然,這些都是高明之舉。
然而,從2010年開始,新價值挖掘到的小盤股含金量并不高。2010年,由于基金數量增多,廣東新價值旗下產品出現在14只股票的前十大重倉股,但除了上一年度就持有的華芳紡織和威遠生化外,另外12只股票包括萬家樂、西藏發展、天保基建、萬力達、勁嘉股份、愛施德、泰亞股份、藍星新材、*ST珠峰、置信電氣、愛建股份、新華錦,并沒有給基金凈值帶來貢獻,更可惜的在新價值2011年初清倉西藏發展、萬力達后,錯過了兩只大牛股,前者股價八個月翻了三倍,后者股價五個月翻了兩倍多。
2011年,新價值又有了新寵——萬家樂、太陽紙業、南國置業、愛施德、老板電器、康芝藥業、樂凱膠片、光電股份,包括今年上半年,持有德豪潤達、準油股份、南國置業、凱美特氣、陽光電源、樂凱膠片,以及今年三季度持有同德化工、廣弘控股、陽關電源和凱美特氣,非但沒有為基金帶來超額收益,反而大多股價大跌拖累基金凈值。
廣東新價值操作最失敗的股票是愛施德,該股從上市后持有,一直至今年二季度,堅持一年多虧損超過50%以上。
羅氏估值法失靈
羅偉廣認為,超額收益的條件之一便是估值比市場合理估值低一半左右,如市場合理的估值為25倍,出現了12倍估值的股票,這就說明存在著翻番的可能,如果市場稍熱一點,翻番是很輕易的事情。
在羅偉廣的投資框架內,25倍市盈率是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其在多個場合稱,市場的市盈率以25倍為中軸線,樂觀點為30倍,悲觀點為20倍。他曾在接受《投資者報》采訪時說,在15倍以下市盈率買,25倍以上市盈率拋出。
然而,在投資的混沌世界里,永遠沒有真諦,恐慌、狂躁和騷動的人群可以摧毀任何預期,基于市場可預測性和理性假設的模型或經驗注定要失敗。而對于追求絕對回報的陽光私募基金,任何高明的可以預測股市的做法,也最終會受到市場的懲罰。
2010年四月末,上證綜指的市盈率又低于20倍,并于2011年5月底降至15倍以下。而從羅偉廣過往的言論來看,其大體遵循這一邏輯,比如從2010年二季度開始就看多了。當時接受《投資者報》采訪時,羅偉廣談道:市場跌到2800點就滿倉,但上證綜指最終跌到了2000點。
市場還是那個市場,但以絕對收益為主要特征的陽光私募如何不走新價值過去兩年的老路,這不僅是新價值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整個行業需要面對的,最近兩年接近700只陽光私募產品中,凈值下跌30%超過150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