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消化道癌診斷率不足兩成
武漢市普愛醫院古田三路院區消化內科副主任丁祥武教授做客楚天健康大講堂,講解消化道癌癥有關防治時建議,40歲之后最好定期進行檢查。
確診時九成已屬中晚期
消化道癌癥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賁門癌、結腸癌、直腸癌等。“不少人的就醫習慣往往是等到已經出現癥狀了才去醫院,但食管癌一旦出現癥狀,往往都比較晚了。”丁祥武教授介紹,超過90%的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進展至中晚期。
胃癌同樣不容樂觀。丁祥武說,我國早期胃癌初期患者比率為22.1%,三期患者比率為38.5%,四期患者比率為15.4%。此外,我國結直腸癌在2002-2007年間的早期診斷率不到10%。盡管我國在部分重點地區實施了癌癥綜合干預、篩查和早診早治,消化道癌發病率已呈下降趨勢,結直腸癌早期診斷近年略有上升,但仍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且地區間存在差異較大,仍然有待提高。
定期消化道內鏡檢查
消化道癌癥存在一些共同的致病因素,例如過多攝入腌熏煎烤炸食品及紅肉類、高溫高鹽食物以及辛辣食品,生活中喜歡吸煙、飲酒。而一些人不吃早餐、飲食不規律、吃飯速度快、暴飲暴食、吃剩飯菜等不良飲食習慣,則是胃癌的危險因素。
丁祥武說,消化道早期癌基本上沒有癥狀。早期食管癌在吞咽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適感覺,上腹部隱痛、消瘦,以及嘔血、黑便等,這些患者應及時進行內鏡檢查。年齡超過40歲,若有上消化道癥狀或食管癌家族史,以及有吸煙、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高危因素,應當被列入重點篩查對象。
早期胃癌和早期結直腸癌也很少有明顯癥狀。當出現消化道出血、嘔吐、消瘦、上腹部不適、上腹部腫塊等胃癌的報警癥狀時,病情大部分已經是晚期了。結腸癌患者出現大便帶血、腹痛等癥狀時,病情往往也到中晚期。
消化道癌癥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丁祥武建議40歲以上患者,即使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癥狀,也要定期常規做食管胃鏡和結直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