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依法作出確定的判決前,任何人在法律上,都應當被認為是無罪的。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在未經法院審判之前,被羈押的被告人也應當稱為“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罪犯。《刑事訴訟法》第18條也規定了要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利和其他訴訟權利。犯罪嫌疑人也是公民,在沒有被法院判決有罪的情況前,也擁有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公民權利,這就是所謂的“天賦人權”。
我國《律師法》第2條規定:“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這里的當事人就是委托律師維護權利的人,包括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民事案件的原告、被告。而對律師而言,這些人都是委托人。
我國《民事訴訟法》也規定了當事人有權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和解,提起上訴、反訴,申請執行的權利。律師的作用是幫助當事人更好的行使個人權利。
任何人都應當經過訴辯的庭審程序,必須有專業的法律幫助下,最后經過法定程序而被定罪量刑,不能未經法院的中立、公正審判就直接處以刑罰,這對被告人是不公平的。
因此,律師為被告人進行辯護,只是讓被告人依法受到公正的審判,保證被告人在接受調查、起訴和審判的過程中,合法的權利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