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加,沙特阿拉伯城市,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圣的城市,擁有克爾白。它坐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區一條狹窄的山谷里,四周群山環抱,層巒起伏,景色壯麗。
克爾白,世界穆斯林禮拜朝向和朝覲中心,意為
“立方體房屋”,專指“真主的房屋”。位于麥加禁寺中央
﹀
圖源.pexels
而在它的東面,沙特首都利雅得坐落在半島腹地,作為伊斯蘭教的第一圣地,全球聞名的麥加卻并非沙特首都,這是為什么呢?
一座與世俗格格不入的城市
實際上,麥加不僅沒有成為沙特阿拉伯王國的首都,并且它有史以來從未成為任何一個伊斯蘭帝國的首都,包括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在沙特阿拉伯之前控制麥加的穆斯林國家有阿拉伯帝國和后來的奧斯曼帝國,前者先后定都于麥地那、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和巴格達(阿拔斯王朝),后者先后定都于布爾薩和伊斯坦布爾。麥加雖然是伊斯蘭教第一圣地,所有穆斯林朝思暮想的圣城,卻從未有機會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大帝國的中心。麥加因為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地而被選為圣地的。當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創立和傳播伊斯蘭教,并在這里建立最早的伊斯蘭教政權,麥地那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穆斯林國家的第一個首都。直到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麥加,宣布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圣的地方,把圣殿改為伊斯蘭教清真寺,讓該地成為穆斯林朝覲的中心,麥加才奠定了自己圣城的基礎,而這也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雖然穆罕默德攻克了麥加,但他卻選擇讓他的弟子阿塔布·本·烏賽德統治該城,他本人則返回繼續經營麥地那。之后穆罕默德繼續在阿拉伯的其它地區活動,并最終統一了整個阿拉伯半島,成功終結了長期以來的混亂局面。穆罕默德逝世于632年,但他對阿拉伯人耳提面命的教導使得伊斯蘭教快速擴張,其勢力在幾百年內抵達北非和亞洲。隨著伊斯蘭帝國的擴張,麥加不僅持續吸引了阿拉伯地區的穆斯林,更吸引了帝國境內的朝覲者,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穆斯林進行朝覲活動。當朝覲者抵達麥加之后,他們開始販賣他們帶來的各地貨物,以籌措朝覲所需的資金。此外他們也在麥加買入當地貨物,帶回家鄉轉賣。長此以往,麥加逐漸蓬勃發展成為阿拉伯半島上的貿易中心,但這種貿易是畸形的,麥加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圍繞著朝覲活動,這就導致麥加的經濟極度依賴每年的朝覲活動。麥加吸引了無數外來的虔誠穆斯林,當然也吸引了當地服務朝覲者的居民。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學者說過:“麥加人不營生,只服務朝覲者。”事實上,朝覲不僅帶動麥加的經濟,長久以來更對希賈茲和內志地區的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賺取朝覲利潤有很多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向朝覲者課稅。在經濟大蕭條期間麥加的稅收大增,很多稅收的項目甚至還持續到了1972年。不僅如此,被稱為“宗教之都”的圣城麥加,是極其排斥異教徒的,禁止任何非穆斯林人員進入,但一個國家的首都,不可避免的要打開大門,對外交流。而這樣與世俗、外交和政治都格格不入的圣地麥加,也就根本沒有成為首都的機會了。沙特的無奈之舉
公元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洗劫了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并于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占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而當年強盛的阿拉伯帝國因內部陷入爭權奪利而分崩離析,最終于1258年被蒙古軍隊滅亡。之后這里建立了由蒙古人統治的伊利汗國,但隨著蒙古人的逐漸退出,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塞爾柱土耳其人開始崛起,奧斯曼帝國最終成為了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主人,絕大多數的阿拉伯人都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當時在阿拉伯半島內陸(即內志地區)主要有兩個相互敵對的家族,一個是親奧斯曼的拉希德家族,另一個則是反奧斯曼的沙特家族。受制于內志地區惡劣的自然條件,奧斯曼帝國并沒有直接統治這片沙漠廣布、氣候炎熱的不毛之地,而是扶持親奧斯曼的拉希德家族對內志地區進行統治,沙特家族的重要據點利雅得也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下于1891年被拉希德家族奪取。但沙特家族并沒有放棄,他們一直同奧斯曼帝國及其拉希德家族不屈不撓地開展斗爭。在1902年,沙特家族的阿卜杜勒·阿齊茲率領一隊人馬,從其家族避難地科威特出發,與敵對的拉希德家族爆發戰斗,并從其手中一舉奪回沙特家族的龍興之地利雅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德奧主導的同盟國陣營,成為英法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對手。奧斯曼帝國內部的民族眾多,在歐洲有信仰基督教的希臘人、南斯拉夫人等民族,在中東地區則有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為了達到從內部肢解奧斯曼帝國的目的,英國決定利用民族矛盾,在中東支持奧斯曼統治區內的阿拉伯人獨立,反奧斯曼的沙特家族自然得到了英國的支持,英國人通過武器支援、提供軍備的方式,全力支持沙特家族反抗奧斯曼帝國、消滅拉希德家族。1916年6月阿拉伯大起義爆發,作為伊斯蘭教締造者穆罕默德的直系后裔,哈希姆家族第38代族長、麥加大謝里夫侯賽因·伊本·阿里于麥加揭竿而起,起兵反抗奧斯曼帝國,他的軍隊之后首度奪得麥加,侯賽因于是宣布建立新國家漢志王國。與此同時,沙特家族逐漸控制了整個內志地區,并不可避免同想要統一整個阿拉伯地區的漢志王國起了爭執。而漢志王國統一整個阿拉伯的想法危害到了英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在英國的扶持下,沒那么大的野心,而僅僅只是想奪取麥加和麥地那的沙特家族開始對漢志王國發動了進攻。在1924年的麥加戰役中,漢志王國被沙特家族推翻,作為內志王國統治者的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統一了內志和漢志,將圣城麥加并入了自己的領地。之后1927年5月20日簽署的《吉達條約》使得沙特阿拉伯正式脫離了英國的統治而獨立。在1932年9月22日,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以自己的名字定國名為“沙特阿拉伯王國”,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統一。伊本·沙特(俗稱)之名。而在阿拉伯語中,沙特是“幸福”的對于沙特家族來說,作為伊斯蘭教締造者穆罕默德直系后裔的哈希姆家族,顯然比他們更古老,也更具宗教影響力,就算自己占領了麥加和麥地那,其威望也無法與之相比,出于政治和宗教文化的顧慮,麥加顯然無法作為國家的首都。而作為沙特家族的龍興之地利雅得,則更具備成為首都的潛質,利雅得位于阿拉伯半島中部的哈尼法谷地的平原,在阿拉伯語是'花園'的意思,含意為:遍布草場、花園、綠樹之地,是一個典型的綠洲城市,人口眾多,是阿拉伯半島第一大城市,并且它的宗教意味沒有那么濃重,相比麥加也更適合對外開放,因此,在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國建立時,利雅得理所當然的取代麥加正式成為了這個新國家的首都。圖源.pexels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