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蒙古因素是“碎片化”的統一到俄國歷史中,而非以主流的靜止不變(永恒)的姿態投入莫斯科大公國的擴張中的,甚至在16世紀出現了蒙古人對俄國的歸化,如莫斯科建立的傀儡國家——克雷莫夫汗國,至于羅曼諾夫王朝時代,更是不勝枚舉,拿制訂侵華吞并西藏計劃的七等文官巴德瑪耶夫說,他描繪出的布里亞特蒙古人和滿清統治下的蒙藏回諸族,都是向往“白沙皇”的救世降凡的。他雖然在種族上仍然是蒙古人,但在彼得格勒念的大學,熏陶的是沙俄文化傳統,從他身上可以看出,沙俄東征西伯利亞后的游牧民上升和趨附的是莫斯科,而非成吉思汗。他們甘愿做留里克家族奴顏婢膝于金帳汗腳下同樣的事,來侍奉俄國人。
羅斯之殤:民族的分裂
蒙古西征之于俄羅斯的意義不在于它用婚配強健了東斯拉夫人的體魄,也不在于激起了什么民族團結的意識——事實上,由于蒙古人的到來,基輔羅斯國家被瓜分,東部、南部被金帳汗國占領,西部和西南部被波蘭立陶宛聯邦侵吞。這使得本如同西周王朝和法蘭西王國內的諸侯斗爭演變為嚴重的民族分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