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常州市啟動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建立四個聯動服務機制,做到未就業畢業生離校不斷線、服務不間斷,力爭使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在半年內實現就業或參加就業準備活動。
政策推動機制
下發《關于做好常州市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延伸擴展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對拓寬就業渠道、支持自主創業、提升就業能力、加強就業服務、加強困難家庭畢業生就業援助等制定了20條扶持措施。出臺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明確小微企業招用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一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和300-1200元培訓補貼;通過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開通小微企業補貼QQ平臺,在高校畢業生招聘洽談會現場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同時充分依托基層平臺,向小微企業宣傳扶持政策;專門開發了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網上申報辦理系統,開設“網上自助服務通道”,企業享受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全部實現網上辦理。截至目前,市區已有45家單位認定為小微企業,共19人申報了相關補貼,預計享受補貼金額達8.8萬元,政策效應開始顯現。
創業帶動機制
舉辦全市大學生創業大賽,246個項目參賽,最終社會組和高校組分別評選出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和5個三等獎,對獲獎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和相應創業扶持政策。啟動大學生創業園認定。經認定的市級大學生創業園,市財政給予30-50萬元的一次性專項扶持,目前受理的6市級大學生創業園正在評審中。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在該市創業,給予一次性開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獎勵、創業租金補貼和創業社保補貼四項資金扶持。深入常州大學等在常高校聯合開展創業培訓,目前已有4191名大學生參加了免費創業意識培訓,2152名參加創業能力培訓,提供開業補貼22000元。
培訓拉動機制
啟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全市確定4家技工院校和2家職業培訓機構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培訓定點承訓單位,免費提供近40個培訓項目,目前已面向社會公布。完善就業見習各項制度,調整合并省級和市級見習基地的歸口管理部門,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提升就業見習工作質量;成功舉辦2013年高校畢業生見習崗位對接會,17家見習基地企業參會,提供見習崗位482個,通過3-6月的就業見習幫助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拓展就業機會,提升就業能力。見習期內每月給予見習生常州市最低工資標準60%的生活補貼,并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979名2013屆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
服務促動機制
在全省率先開發了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專用信息平臺,讓全市所有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自主在線登記;各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在服務大廳設立高校畢業生服務專窗,為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登記提供服務;各社區、村人社基層平臺主動走訪高校畢業生家庭,及時摸清轄區內每一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截至目前,全市實名制登記的高校畢業生達260人,成功推薦70人實現就業。下一步,對已實名制登記的大學生,該市將及時發布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崗位,全年免費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50場以上。印制1萬本《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南》,通過各大高校、人力資源市場向高校畢業生免費發放。為幫扶困難家庭和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該市開發了270個基層公共服務公益性崗位,將于9月份面向社會公開招考。開展就業援助登記,在本人不挑不揀的情況下,實行安置就業,確保常州籍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就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