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糯米控,喜歡幾乎一切用糯米制作的糕點,
尤其懷念的是西關(guān)里的懷舊小吃"小煎堆",
西關(guān)是廣州一處歷史悠久的地方,
那里有各種各樣的聲名在外的美食,
吸引無數(shù)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來覓食。
最懷念小煎堆,當然是有緣由的,
因為它走過我的青蔥歲月,
西關(guān)有個叫狀元坊的地方,
是非常吸引年輕人的所在,
那個時候,每當周末,校園里的女同胞們就會三五成群地往西關(guān)逛去,
恩,我當年就經(jīng)常在這個地方邂逅到小煎堆。
香甜酥脆外焦里嫩的口感給我留下了非常美麗的記憶。
如今,那時的花兒早就撒落在了天涯,
趁周末有空,整一鍋煎堆,重溫一下這個懷舊的味道。
煎堆又叫麻團、珍袋,麻球,漢族小吃,流行于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qū)。
在廣東是指拳頭大小、油炸糯粉團,表面滿是芝麻的食品。
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里用油煎成,風味獨特,制作考究。
色澤金黃,外形渾圓中空,口感芳香酥脆體積膨大滾圓,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軟粘連,餡又香甜可口。
我今天做的這個應該叫做非典型的煎堆,
我那些年吃的是沒沾芝麻的,沒餡的。
全憑印象打造,很好吃。
外賣的煎堆都是用竹簽串成一串串買的,那是好像5個2元還是1元的樣子記不起來了,
現(xiàn)在自己吃,就不用穿起來了。
材料:
糯米粉150克,開水70克,白糖50克,油適量,糖分適量。
制作:
1、糯米粉加上白糖攪拌均勻。
2、開水沖入糯米粉和白糖里,趁熱卻不燙手時,捏合成面團。
3、將面團搓成長條狀,捏成20克一個的小劑子,揉成湯圓的形狀備用。
4、熱鍋,下油,油溫升至六成后,下小湯圓。
5、油炸的過程當中要注意不停地翻滾,以免糊鍋,當然,更重要的是,湯圓開始鼓起來的時候,要用鏟子把它壓下去,如此反復,湯圓才會鼓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圓。
6、大概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最后撒上糖分就可以吃了。
TIPS:
1、糯米粉要有熱水和面,才容易和成團哦。
2、炸的過程是必須按壓,才能成空心的小煎堆哦,但必須注意不要太早按壓,以免徹底變形了,那就很難有圓鼓鼓的外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