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面對可愛軟萌的貓,藝術家都淪陷了
一只萌萌的小貓,用圓溜溜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你,是不是整個人都要被萌化啦?
貓給人的印象總是萌萌噠,偶爾會犯二,但它們與人類卻已有上千年的糾葛。七千年前,利比亞的巖石上雕刻了歷史最早的一次貓打架。在古代,貓是神圣的,長著貓頭的女神芭絲特就是貓崇拜的集中體現。
約公元前 5000 年,巖石雕刻畫,利比亞,瑪索多斯干谷
埃及壁畫中的貓 現藏于大英博物館
古今中外,有很多藝術家喜歡貓,貓的形象一直不斷地出現在藝術家們的畫面上。如八大山人、任伯年、齊白石、畢加索、達利、杜尚、馬蒂斯……每個時期每個流派都有愛貓的代表人物。他們不僅供養“喵星人”,還喜歡把它們畫在作品里。
齊白石《油燈貓鼠》
貓在許多藝術家的作品中被刻畫為魔鬼或邪惡的象征,抑或作為母親和生育的象征,或只是作為一個基本的捕鼠者。從某種程度講,貓已經與人類集體意識緊密相連。無論是被看作是一種象征,還是一只讓人不禁想摟抱的貓,都不可否認貓在藝術領域的重要性。
畢加索《多拉·馬爾與貓》
今年,就誕生了一只價值近3000萬的“貓咪”。中國嘉德2019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專場其中,盧光照舊藏潘天壽《午睡》以2932.5萬元成交,超拍前估價16倍。這一件《午睡》構圖頗具潘天壽花鳥畫的典型風格,大塊的山石占據畫面的主體,飽滿、穩定。睡貓拉長的身體臥于山石之上。
潘天壽《午睡》
把貓畫得最學術的是達·芬奇。他曾創作《貓的位置與動作研究》,在這幅謎一樣的作品里,大師描繪了幾十種貓的姿勢和動態,每個個體都能單獨成畫。達·芬奇曾寫道:“這個最小的貓科動物是一件杰作。”
達·芬奇筆下的貓
在畢加索的筆下,貓變成了兇殘的捕食者。幾年前,藝術家班克斯潛入加沙地帶,以廢墟中的貓咪涂鴉喚醒世人對戰爭的思考。
畢加索《嚎叫的貓》布面油畫,1939 年
班克斯在加沙城里創作的街頭涂鴉
安迪·沃霍爾50年前從母親那里獲得啟發,和她共同創作了《25只叫Sam的貓和一只藍咪》。這本“喵星人”手冊色彩鮮艷,充滿童趣。安迪·沃霍爾和媽媽都是忠實的“貓奴”(愛貓者)。
安迪·沃霍爾《25只叫Sam的貓和一只藍咪》
馬克·夏加爾
亨利·馬蒂斯
巴爾蒂斯
查爾斯 · 維索茨基《有學問的弗雷德里克》
川井德寬《大無畏貓咪的妄想》
攝影史中,有關貓的照片也非常多,隨便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幾千張;或者四處找找百年來文豪、影星、藝術家的照片,都有和貓的合影。
美國,原子達利,1948
Ralph Crane《1961年好萊塢黑貓試鏡會》
貓咪的形象也出現在街頭藝術中,倘若尺寸巨大,它便化身為“巨獸”,咄咄逼人地凌駕于下方來往的行人與車輛之上。
貓奴們都知道,日本就有十幾座貓島,島上貓多人少成為一大特色。貓從中國傳入日本,最初是為捕鼠之用,到了江戶時代成為了大眾喜愛的寵物,鉆進許許多多人的懷抱中,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更是因愛貓如命為人所知。當時流傳的浮世繪中經常出現貓的身影,或是點綴著美人畫的一個角落,或是被擬人化,又或是成為令人毛骨悚然的貓妖,其形象豐富多彩。
《窗臺上的貓》,1858 年,歌川廣重,木刻版畫
下月,日本大阪歷史博物館就將舉辦“浮世繪里的貓世界”,通過170件展品介紹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如何與貓共處,對貓又抱有什么樣的印象。
《たとゑ盡之內》,嘉永五年(1852年),歌川國芳,私人藏品
《五拾三次之內貓之怪》,弘化四年(1847年),歌川芳藤,私人藏品
《古今比賣鑒》之「薄云」,1875年~1876年,月岡芳年,私人藏品
換成是你,面對萌萌噠的貓咪,想不想畫一下?
浮世繪里的貓世界
時間:2019年7月27日 - 9月8日
展館:大阪歷史博物館 6樓 特別展示室
(圖片來源藝術商業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