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個月里,
近八萬的上海人推開了一扇明黃色的“任意門”。
在這里,我們穿越了時空
回到百年前的歷史里,
也去到離地球九萬光年的外太空;
攀上世界之巔;潛至世界之底....
這扇明黃色的任意門
便是國家地理地理經典影像盛宴2.0
展覽開展以來口碑爆棚,
被稱為史上最多“”自來水“”的展覽!
最值票價
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朝圣之旅
那么,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2.0究竟是有什么魔力呢?
【插播一條,考生福利】
應屆考生憑借準考證
即可前往國家地理現場領取門票一張
(截止日7月7日,數量有限,領完即止)
探索世界的《國家地理》雜志!
在1880年冬天,也就是國家地理雜志創辦8年前。
有一群地理學家和自然科學家成立了一個“宇宙俱樂部”,因為除了科學家的身份之外,他們都是瘋狂的探險家,他們平時在西部沙漠、阿拉斯加叢林、大洋深處工作,對世界上的一切充滿了強烈的好奇的探險家和科學家分享自己的見聞。
1888年10月,他們組建了國家地理學會,同時創立學會內部交流刊物國家地理雜志。
現如今,《國家地理》已經成為攝影界的標桿,雜志界的奧斯卡,創下了很多傳奇的攝影作品,也真實地記錄著百年來世界上發生的故事
國家地理雜志在131的歲月沉淀里,已擁有上千個封面照,這些照片不僅打開了通往冒險之旅的大門,同時還拓寬了讀者的視野。忠實讀者還把封面裱裝起來,作為收藏。
每張封面都是對世界探索,也像是一張邀請函,像是在和和讀者在說“來看呀!看看這美妙的世界,去體驗,去擁抱著世界。
1962年6月,約翰·格倫完成歷史性軌道飛行后,友誼7號火箭橫穿國家地理雜志封面。格倫同意在其太空之行,攜帶國家地理標志旗幟, 1962年4月交還國家地理學會。當期雜志上還有國家地理攝影師迪恩·康吉拍攝的一組友誼7號火箭海洋回收照片。
這個9歲的孩子名叫 Avery Jackson ,她是第一位登上擁有128年歷史的《國家地理》的跨性別者。Avery 從來不打算成為性別認同的開拓者。這是一個關于人們如何定義自己的轉變的主題。
Avery 的媽媽 Debi Jackson 說:“她的小孩在3-4歲的時候從一個快樂外向的小男孩,開始變得十分沮喪。她那時變得不愿意去學校,甚至開始討論死亡。” 當她穿上公主裙的時候,這種沮喪便消失了。Avery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個Gay boy,之后他們向兒科醫生和遺傳治療師尋求了咨詢,最后決定讓Avery在周末可以穿女生衣服做女孩。
在1978年10月刊的封面故事《與一只大猩猩對話》里,猩猩Koko既是主角,也是攝影師。Koko很聰明,在研究員Penny Patterson的教導下已經學會了1000個美國手語,而且還會模仿攝影師使用寶麗來相機。在一位國家地理編輯的指導下,Koko來到一面鏡子前,用相機自拍了一張照片,因此誕生了這張《國家地理》封面。
2005年6月,發現古埃及法老圖坦卡門陵墓,距今約過去了近80年,其木乃伊首次接受CT掃描,為法醫恢復少年法老的臉部提供了充分數據。掃描現場,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扎哈·哈瓦斯監督執行,國家地理探險家也入駐現場,為圖坦卡門生活和死亡提供線索。
這張照片是美國紀實攝影師 Steve McCurry 的成名之作,也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攝影作品之一,作品中的小女孩名叫莎爾巴特·古拉(Sharbat Gula),時年12歲,是生活在阿巴邊境難民營的一名普什圖族孤兒。這張照片攝于1984年12月,次年成為國家地理雜志的封面。
因為這張照片,國家地理雜志特別設立了阿富汗兒童基金,也正是因為這張照片,心懷感恩的阿富汗出租車司機從不收他一分錢車費。
在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展覽里2.0 ,有這樣一面800副國家地理雜志封面組成的時光墻,它自帶發光屬性,看得人心潮澎湃。在這流動是視覺盛宴里,我們可以一日閱見百年!每個封面,都值得你停留下來看!800個封面,就是800個精彩的故事!
超百張大作,撲面而來的震撼感
只看封面怎么夠?國家地理雜志精選了創刊以來所有最為經典的140張攝影作品,包括那些成為“第一次”的照片,記錄歷次科考壯舉的照片,見證人類歷史轉折的照片,還有成為經典、被人傳頌的封面照片. 展覽現場以1:1最佳的展示方式,并以最佳畫質真實呈現照片每處細節。
國家地理雜志的照片選片率僅為千分之一,而展覽中百張照片更是從1500萬張刊登照片中精選而來!駐足于前,你體驗到是心靈沖撞的感覺!
深入展廳,攝影歷史、生命之歌、深入險境、憤怒大地、人文探索、走進科學、攝影精粹、中國印象八大主題震撼呈現,每個照片都都值得為之駐足許久久久久久久久……..你從每張照片除了可以感受到視覺上的震撼,還能挖掘到背后更多深厚的故事。
攝影作品解析:永遠的泰坦尼克號
埃默里·克里斯托夫丨 北大西洋 丨 1991年
1912年4月15日凌晨2點20分,號稱“永不沉沒”的英國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帶著1500條生命永遠的消失在了海浪之下。泰坦尼克在撞上冰山后2小時40分鐘后沉沒,鮮活的生靈伴隨著船上微顫的燈光締造一場史詩般的悲劇。探索表明,郵船沉落原因是右舷與冰山發生了直接沖撞被撕出了一條長長的口子以至于水密艙也無力回天,國家地理這張照片記錄了被撞出的‘裂口’現場。一艘英雄般的船,就這樣沉入了冰冷深邃的海底。
泰坦尼克沉沒后,曾一度銷聲匿跡于廣闊的大西洋,為了找到沉沒的泰坦尼克號郵輪,國家地理學會發布了尋找沉沒的泰坦尼克任務,巴拉德在1985年發現的船體遺骸初步證明泰坦尼克號船身近第2及第3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后各自以垂直沉沒;船身近第3及第4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后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
1997年,探險家兼導演的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電影《泰坦尼克號》風靡全球,這股電影潮流再度掀起‘泰坦尼克沉沒’的研究熱。而國家地理對泰坦尼克的尋找探險結果,則為電影《泰坦尼克號》提供真實的創作素材與靈感。看到這張破敗的船舷照片,我們也許會再次聯想當年電影鏡頭里的畫面:撞上冰山后船上昏黃的燈光、船長與船同沉的悲壯,電報員絕望求救......發揮你的想象,重溫輝煌‘泰坦尼克號’!
攝影作品解析2:與黑猩猩握手的珍古道爾
雨果·范·拉維克丨 坦桑尼亞 丨 1964年
畫面中的女士,她蹲在地上,與剛出生的黑猩猩弗林特握手。我們很難想象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可以如此親密,而這一切在她和黑猩猩間卻顯得如此自然。她的名字叫珍·古德,是公爵的女兒,從小就對動物行為非常有興趣。后來有機會去非洲旅行,展開了對動物行為的研究。
當時,國家地理學會贊助她在這片外人看起來荒蕪的土地上開始了對黑猩猩的認識。珍在這里觀察到很多有趣的現象:比如黑猩猩獵食其他動物,也看到黑猩猩如何覓食,它們會拔光樹枝上的葉子,再插入白蟻丘, 釣出美味的點心。
珍因為長期研究和致力于保護動物,獲得了很多獎項,也出版了很多著作。她的科研成果“黑猩猩會使用工具,黑猩猩也有情感”也改寫了人類學的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豆瓣評分9.0的紀錄片《珍·古德的野生黑猩猩》。
超多維度講解!絕對思想盛宴!
自己看展,視野局限、知識儲備不夠怎么辦?展品(圖片)太多,卻做不到按圖索驥怎么辦?這時候,最好有專業的導覽老師帶領,展覽邀請講解老師們擁有獨樹一幟的見識和視野,能領你去到更寬廣的世界。
你在這里除了可以聽到講解老師跟你攝影構圖技藝,還可以風土人情,地理人文,自然奇跡,傳說歷史等等。講解員還會從地理的英文講起,跟你分享geography和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母有什么樣的關系?挪威的英文名Norway是什么意思?北歐神話中的奧丁和希臘神話中的宙斯?以及羅馬神話中的朱庇特又是怎么個關系?....咦?我說過了吧,你可不只是在看一場攝影展呢?
超豐富的活動,花樣最多的展覽
展覽豐富的跨界活動更是被列到了很多人的行程list上。一張門票的價格除了看展還能聽到各個大咖啡的分享,人民幣貶值,展覽票升值啊!在開展之初,就有各行各業kol分享了干貨。
華夏地理出版人的干貨分享
全國首位完成14座8000米雪山行攝的大師分享會
攜程旅行專家的旅行分享
復旦人文專家人文分享會
多維度專家,復旦學霸團等人文導覽
小小講解員,小小萌娃講解大大的世界....
展覽進入最后20天倒計時!
驚艷了時光,溫暖了歲月
《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2019年再設計了經典影像展的2.0迭代升級版本,史無前例地設置9大參觀版塊。從人文探索、深入險境、生命之歌到多媒體互動(總統樹)、時光走廊、影像歷史、影音區(大遷徙)、攝影精粹,大有看點!
今年特別加入“中國印象”新主題,展出更多含中國元素的經典攝影作品,這也是《國家地理》想要送給上海觀眾的一份誠意滿滿的禮物。但是這份禮物即將在一個月關上他的邀請!請推開折扇明黃色的“任意門”,探索這個世界吧!
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2.0
上海環球港站
展覽地址:上海·環球港·四樓博物館&演藝空間
展覽時間:2019年4月27日——2019年7月21日
(10:00——22:00)
(逢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小橙堡《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2.0》上海環球港站
售票時間
票種
網絡票
現售
觀展時間
4月27日~7月21日
單人平日票
60
80
4月27日~7月21日
(10:00~22:00)
單人通票
80
100
一大一小親子票
120
140
雙人通票
140
160
星光票
(工作日晚間使用)
39
49
4月27日~7月21日
(19: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