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版“三生三世”:3件定情信物,百年后再續良緣!浪漫哭了!
10月末,法國有場超級登對的世紀婚禮,新郎是拿破侖家族后裔,新娘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帝的后人。兩個家族再度聯姻,是兩個王朝的回響。
婚禮很豪華,在拿破侖安息的地方,巴黎榮軍院舉辦。新娘身上來自Oscar de la Renta龔樹葉圖案蕾絲婚紗真是驚艷!
清新而不落俗套的自然元素設計,十分符合出生于藝術世家的她。
不禁讓人想到兩百多年前,1810年,拿破侖就在巴黎迎娶了奧地利公主,作為他的第二任皇后,那可是一場超級聯姻。
拿破侖·波拿巴大家都知道,憑打仗威震歐洲,建立波拿巴王朝,他最愛的女人是約瑟芬。
如果說拿破侖一生的使命是戎馬法蘭西,那么帶給他無盡熱情和激情的人,就是約瑟芬。
拿破侖是尊月亮,朝向人間的是寒冷堅冰,面向約瑟芬時卻是巖漿般的狂熱在翻滾。
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那場帝后加冕典禮,拿破侖從教皇手中拿過神賜的后冠,親自戴在了約瑟芬的頭頂。
莎士比亞說:“珠寶沉默不語,卻比任何語言更能打動女人心。”而拿破侖是四海八荒最會送珠寶的男人。
他們訂婚時拿破侖并非一國之君,訂婚戒指設計簡約卻充滿了深深的愛意。
這是一枚18世紀風格的18毫米純金戒指,因著戒指上并排相反的方向鑲嵌著同為一克拉重量的梨形鉆石和藍色寶石,而被命名為“你和我”。
那是一生守候的約定,更是拿破侖一世深情的開端。也是一個珠寶時代的來臨。
拿破侖的寶石浮雕
文藝復興時期珠寶的美貌
1804年,拿破侖·波拿巴被加冕為法國皇帝時,他恢復了文藝復興時期宏偉的時尚風格,也復活了多彩寶石浮雕藝術(cameo)的時尚潮流。
寶石雕刻飾品是最能代表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藝術的,是非常常見的和流行的珠寶元素。
△法蘭西大寶石浮雕 羅馬 公元前約23年 古代最大一顆
著名的法國金匠Martin-Guillaume Biennai為皇帝打造了一系列古董cameo珠寶首飾。
拿破侖深愛的約瑟芬皇后在加冕儀式上擁有一頂由拿破侖委托巴黎最好的珠寶商Chaumet 創始人尼鐸精心打造的珍珠貝雕皇冠。
這頂皇冠以紅色黃金鑲嵌珍珠作為底托,四周是金銀花造型,白色作為主色調,有7 個高出平面的貝殼浮雕,貝雕上刻有希臘神話故事的人物,表達不同的含義:中心貝雕表達愛,刻有母親和孩子,左右兩個分別是一個男子和女子的半身像,他們共同注視著中間這對母子。靠后的兩個是一個拄拐杖的男人和在女神膝蓋上的丘比特。
約瑟芬皇后的特別之處,除了她柔美的可親的容貌,更在于她嫻雅成熟的魅力,她的飾品有著完美的對稱,以珍珠襯托的柔和,精致、典雅、純粹,就如同她的人一般。
△孔雀石浮雕首飾 巴黎拿破侖基金會藏品
好景有時,因為王室最重要的子嗣問題,約瑟芬和拿破侖分離了。但在后來拿破侖的第二任皇后——瑪麗·露易絲的裝扮上,我們仍然能隱約看到約瑟芬的影子。除了更加華貴以外,這條腰帶還加上了古希臘浮雕石,近看雕飾仍舊是對稱、珍珠、昆蟲,和麥穗的元素。
△瑪麗·露易絲皇后哥特風格腰帶 CHAUMET尚美巴黎藏品
在拿破侖的浮雕皇冠面世之后,浮雕開始被高度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為搭配服裝而誕生的首飾(costume jewellery),用便宜材料制作的首飾也初見端倪,比如由魚鱗覆蓋的玻璃珠代替珍珠,或海螺貝殼代替寶石等。
祖母綠的傳奇之旅
與約瑟芬不朽的愛戀
最愛的女人當然要贈與最珍貴的珠寶,在向約瑟芬表達愛意的時候,珠寶便是拿破侖的無聲情話。
在眾多珍貴珠寶中,拿破侖最愛的是祖母綠,因為祖母綠所擁有的獨一無二的綠色是拿破侖最鐘愛的顏色,而且祖母綠又是身份和權力的尊貴象征。
△約瑟芬皇后祖母綠鉆石皇冠 現屬于挪威皇室擁有
這頂祖母綠鉆石皇冠,呈對稱設計,正中央頂部鑲嵌了一顆正方形素面切割祖母綠,下方是一顆梨形素面切割祖母綠。
皇冠頂部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梨形素面切割祖母綠構成棕葉飾和菱形祖母綠,交替對稱排列,周圍環繞鑲嵌鉆石。皇冠中間部分作玫瑰結排列設計,每個玫瑰花叢由兩顆圓形素面切割祖母綠,環繞設計鑲有鉆石的卷軸,交替對稱排列。
整體而言,這頂皇冠高度對稱的設計和正方形、菱形等幾何圖案的應用,可以說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皇冠設計的杰作。
這頂皇冠由由拿破侖委托當時法國的著名珠寶商尼鐸(Marie Etienne Nitot)設計,為他心愛的約瑟芬皇后所作。后來這頂皇冠傳給了約瑟芬的外孫女約瑟芬娜,即瑞典和挪威國王奧斯卡一世的王后,此后一直由挪威王室保管。因此它也被稱為挪威祖母綠鉆石皇冠。
拿破侖與約瑟芬贈予巴德公爵夫人一套祖母綠鉆石首飾作為結婚禮物。這套首飾中包括王冠、項鏈、耳環和一對手鏈。
△巴德公爵夫人斯蒂芬尼祖母綠鉆石項鏈及耳環套裝首飾
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藏品
全套祖母綠首飾由尼鐸設計,其中祖母綠鉆石項鏈采用雙鏈設計,項鏈前端正中間為一顆大的枕形切割祖母綠,周圍環繞12顆圓形小鉆石,背后是一顆正方形祖母綠,緊密環繞著14顆圓形小鉆石。
左右對稱排列3顆環繞著圓形小鉆石的長方形祖母綠。項鏈的吊墜由7顆水滴形切割(Briolette-cut)祖母綠組成,該項鏈的設計適合當時拿破侖時期宮廷女性的低領連衣裙,也展示了新古典主義珠寶風格特色。
祖母綠鉆石耳環,上半部分是一顆圓形祖母綠,周圍環繞12顆圓形小鉆石,下半部分由一顆水滴形切割祖母綠,環繞鑲嵌18顆圓形、枕形鉆石構成。
拿破侖與約瑟芬夫婦將寓意皇家尊貴和美好希望的祖母綠寶石贈與斯蒂芬尼,不僅彰顯了身份的尊貴,也傳遞著美好的祝福。遺憾的是,現在只有祖母綠項鏈和一對耳環保存了下來,收藏在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中。
尚美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延續
突顯女性柔美、彰顯男性品味,同時融合新古典主義風格,尼鐸的設計中盡顯法蘭西帝國的風貌。1809年,尼鐸倏然辭世。慶幸的是,他的兒子以不遜色于父親的才能繼承家族業務,為皇室效勞。拿破侖的第二任皇后瑪麗·路易斯,成為了小尼鐸的主要客戶。
拿破侖對新皇后的寵愛方式,也避不過送珠寶一途。新婚之時,一套微雕馬賽克珠寶,令瑪麗·路易斯欣喜不已。這套以黃金葡萄藤打造出極為古典的場景,飾以藍色熔融玻璃,預示著浪漫時代的到來。
瑪麗·路易斯皇后的“藏頭詩珠寶”,三條項鏈分別拼寫著:拿破侖的名字及生日,瑪麗·路易斯的名字及生日,二人相遇的時間與巴黎婚禮的時間,浪漫至極。
而從約瑟芬起就備受青睞的麥穗,也延續至瑪麗·路易斯的珠寶匣中。1811年,小尼鐸受新皇后委托制作了150只麥穗,用來裝點她的衣裙和發絲。隨風輕擺的麥穗既柔美,又富有力量感。
△麥穗冠冕 約1810年 尚美巴黎CHAUMET藏品
然而,隨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土崩瓦解,對拿破侖忠心耿耿的小尼鐸痛心不已。巨大的打擊之下,他將珠寶店交由領班弗森(Fossin)接手。
彼時,浪漫主義的浪潮掀起,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成為靈感之源。弗森父子順潮流而行,將柔軟的花卉融入閃耀的珠寶中。自然主義與浪漫風格就這樣成為弗森家族的設計核心,并延續至其后的創作之中。
直至1885年,一個叫約瑟夫·尚美的珠寶設計師正式接過店鋪的經營權。這個傳承了百余年的珠寶店鋪,以他之名,更名為“尚美”。一個全新的時代,開啟了。
伊人已逝,傳奇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早已在歷史中謝幕。但是曾經伴隨在他們身邊,見證這段偉大不朽愛戀的珠寶卻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
華貴而典雅的珠寶,雖然不能言語,卻在代代相傳之間,延續著永不磨滅的愛。
(圖片來源于每天一堂珠寶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