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現代人的身體缺乏運動,所以更應該通過運動來調節身體的問題。但是,稍有見識的人都感到,跑步等體育運動、健身房里的各種健身運動,似乎都少了點什么,不夠味兒,只是鍛煉形體,而不是調節身心的養生。所以,現在年紀大一點的人練太極拳,年輕人比較喜歡練跆拳道,瑜珈。這些都是很好的調整身體的方法。
但是,每每在一些大型企業給員工做養生培訓的時候,或是在高校做講座的時候,總是有人問我:“武老師,像太極拳啊、瑜珈啊、跆拳道啊,還有各種拳法、武術,我都曾試著練過,但總是學不會,套路記不住,或者是動作不到位,怎么辦?”更常見的提問比如:“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拳要天天練才能有效,三天不練手生。我根本不能夠花那么多時間去學,更沒有時間去練,怎么辦?”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想學一點功夫,一來防身
中醫 22:16:46
,二來養生。但這些顧慮又把他們拒絕在養生和功夫的門外,大家工作忙了,心情浮躁了,而且,現代人以腦力勞動為主,大腦發達,運動細胞少,招式一多就比劃亂了,練不會。其實,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小的時候手腳特別笨,一個簡單的動作比劃半天還不得要領,但這并沒有減少我對練拳的興趣;因為我找到了一種簡單易學又不占時間而輕輕松松的方法!所以盡管現在我也很忙,除了正常的門診外,還有各種社會應酬,甚至晚上在家還冷不丁有病人上門求治,但這并不妨礙我養生。
我從小練習中國傳統武術,練的是意拳,也叫大成拳。這個拳沒有什么招數和套路,就是兩手往胸前一抱,靜靜地站著,叫“站樁”。這是民國后期一個著名的武術家王薌齋老先生創立的。站樁是很多武術門派的基本功,王老先生把這種樁法單獨提煉出來,作為一種養生和保健的方法,調整我們的
中醫 22:16:47
形體。這是我目前所見到的所有調整形體的訓練方法中最簡捷、最便利,而且見效最快的一種方法。
我這給大家介紹一個最平常、最有效,也是最省時間和不占地方的樁法,叫做“渾元樁”。兩腳平鋪于地,與肩同寬,全身很隨意地放松下來,雙手在胸前環抱,慢慢地臀部往后靠,如同坐一個高凳,似坐非坐。這樣就站好了。
接著,還有一些講究:手要求掌心內凹,十個手指張開以后,里面的關節往里面夾,外面的關節往外面頂,虎口是圓撐的,腕關節不能僵死,兩個肩膀撐開。十個手指之間要如同夾一根香煙,不能讓它掉下來。雙手如同抱抱一個氫氣球,用力輕了這個氣球就飛出去了,用力緊了這個氣球就爆了。用心體會這種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感覺。頭呢,下顎稍微往回收一下,和脖子之間好好像夾住一個乒乓球;同時,感覺頭上面有跟繩子吊著。腿稍微往前彎
中醫 22:16:47
曲一點,身體的全部重心落在腳掌的前三分之二處,這樣,后腳跟就稍稍抬起來了,又不能完全抬起來,要像踩著一個螞蟻似的,不能讓它跑了,也不能把它踩死。
姿勢固定好了以后,可以前后晃一下,如同在游泳池里,體會水和人激蕩的感覺,幅度不要太大。眼睛似閉非閉,什么高興想什么。就是短短的三到五分鐘時間,我們的手就會發熱發脹,里面有螞蟻爬的那種感覺,這就是“蟻行感”,說明體內氣血的流動了已經加快了。身體在輕微搖擺晃動的時候,如果不能很好控制,可將意念集中在尾椎骨上,慢慢地用這個尾椎骨畫一個小圓圈,帶動身體的細微晃動,此時,五指的蟻行感隨著身體的晃動而尤為明顯。
雖然初站樁的時候要求比較多,但只要你站好了,要求就變得很寬松了。如果累了,可以舉高一點或者舉低一點,都沒關系,只要高不過眉、低不過臍就行了;兩手
中醫 22:16:47
還可以左右調整位置,只要左手不放到鼻子右邊,右手不放到鼻子左邊就可以。
這個樁就是渾元樁——大成拳里的開山第一樁。
渾元樁在形上是很簡單的,在鍛煉的初期,我們看著電視也可以做,聊著天也可以做。我經常建議我的一些朋友,每天下班回家后看著電視這么站半個小時,什么時間都不浪費。他們都反映說,只要站了這個渾元樁,一夜就能睡得安安穩穩的。有人說,渾元樁站久了會感覺后背發熱,這是怎么回事?我們都知道后背有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總督和統領人一身之陽氣,后背發熱,意味著陽氣被鼓動起來了,氣血循行更為通達了。在這個普遍陰盛陽虛的年代,鼓動陽氣是養生的根本。
中醫 22:17:12
如果你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忽然接到一家大型企業的面試通知書,欣喜之余,你是不是有點緊張?
如果你是一家大型企業的員工,忽然被提拔到了經理的位置,讓你負責一個大型項目,在感受成就感的同時,你是否馬上就感覺到有壓力了?
如果你臨時擔任一個宴會或者婚禮的主持人,開始之前,你是不是有些微妙焦慮?
……
所有的這一切,恐怕人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其實,這一切本不是什么大事、難事、危險事,為什么我們在面對它們的時候會緊張、焦慮呢?這是因為,人在面對外在環境的時候,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意識。平常的事尚且如此,何況那些風險大、把握小的事情?我們生活和工作中所有的所謂壓力、緊張和焦慮其實都是這么來的。帶著這種本能的恐懼意識,任何事情都會或多或少地給我們帶來焦慮,使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打一個折扣,也使我們的
中醫 22:17:13
健康打一個折扣!
怎么辦呢?別著急,讓我們先站樁。腳步站好,再把手抬起來,在胸前做抱球狀。初學站樁的人,問題馬上就出來了,往往雙肩聳起。人什么時候會聳肩呢?我們知道,西方人感到有些難為情或尷尬的時候,就會聳聳肩。人在緊張的時候,會聳肩、頸項前傾。現代得頸椎病、肩周炎的人很多,就是因為人們的心靈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下導致的。初學站樁,面對站樁這樣一個動作,潛意識中也會有緊張情緒,所以雙肩聳起,肩臂緊張。那好,我們可以先把肩膀放松下來。然后便是雙手,雙手的掌心后縮,手指之間要像夾著一支香煙似的,初學者這樣做,手就開始緊張了,這時候,要試著放松,又不能完全放松,要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這樣,我們的上肢、肩背就完全放松下來了。可能站著站著,身上有開始緊張了,這時候可以把手動一動,稍微抬高點或放低
中醫 22:17:13
點,仍以放松為目的。
練習站樁,就是在練習放松。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哪個部位都要放松,不能繃得太緊,繃得太緊,氣血就行不通了。這就是站樁與太極拳相比的優越性之所在。打太極拳的時候,膝關節彎曲幅度很大,承受的壓力也很大,而且總是那樣一直彎曲著,久而久之,容易對膝關節炎造成一定的損害。我接觸到很多這樣的病人,以老人為主,退休后在家,兒女不讓他們閑著,下令說:“從今天起,給您一個新的工作,就是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給您一個新的課題,就是研究如何養生。”老人于是在家里琢磨養生的事情,然后每天一早就出去練太極拳,練到后來,身體倍兒棒,胃口也好了,臉色也紅潤了,指尖有酸脹感、蟻行感了,一家老小非常高興,因為書上都說,太極拳練得好、練到一定的境界后,會使人五臟安和,氣血通暢,指尖會有酸脹或蟻行感。這不全應驗
中醫 22:17:13
了嗎?但是,這個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情總是那么少,老人雖然身體很好,但是膝關節出問題了,所以還是得上醫院。這樣的病人,如果練太極拳時間不長,做一兩次手法推拿就沒事了;但是,如果練太極拳的時間太長,就不太容易治愈了,往往針藥并用,堅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見成效。這就是膝關節過渡用力對半月板造成傷害惹的禍。
每個人都是這樣:哪里緊張哪里病,心里緊張病全身。練習了一段時間站樁后,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把手一抬起來,剛做抱球狀,肩背馬上就放松了,心里也馬上就放松了,進入了一種喜悅的狀態。我在給我的學生或病人做站樁示范的時候,很多人會說:“武老師,我覺得您最親切的時候就是站樁的時候,臉上真是笑容可掬啊!什么事情讓你那么興高采烈啊?”其實,這是習慣成自然了,哪怕是在做站樁示范的時候,只要兩手一抬,我心里也會
中醫 22:17:13
馬上就會進入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快活無比。這時候,不管干什么,心里都有說不出的高興。
站樁,學會了放松,快樂就是水到渠成的。有人向我反映,說,他站樁站了一段時間后,膽子變大了。有一位大學生,以前在公共場合非常靦腆,說話語無倫次,練習站樁半年后,無論什么場合都應付自如,有時還喜歡出點小風頭。有一位恐高癥患者,站樁兩個月后,和同事一起去黃山,在黃山上發短信給我說,他現在正站在黃山最高最險的地方體會臨風飄舉、騰云駕霧的感覺,他的恐高癥沒有了。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膽子小源于心理上的壓力大,心理被與生俱來的恐懼感占領著,而站樁通過放松全身放松心靈,心靈上沒有了壓力,膽子不就大了嗎?心靈上沒有焦慮、恐懼和緊張,剩下的就是喜悅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一味的認為膽小是天生的,不要以為壓力
中醫 22:17:13
、焦慮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站樁能用最簡單的方法使身心放松,一切與緊張相關的健康問題,包括身體緊張帶來的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心理緊張帶來的失眠、健旺、膽怯、多夢、恐高癥、恐水癥、恐血癥、抑郁癥,等等,都可以通過站樁來解決。我曾用站樁治好過一位老書法家的關節炎和失眠,老人非常高興,送我一幅字,很有意思:“何以解憂?唯有站樁。”
中醫 22:17:46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機械在做功的時候存在一個“機械效率”,比如一臺拖拉機,發動后,聲音特別大,發熱特別多,它真正用于行駛和運載的能量比例就小,機械效率就低;而一輛轎車呢,發動后,聲音小,發熱低,它的機械效率就高。所以,越是高級轎車,越能用最少的油跑最多的路,就是機械效率高的緣故。
人的運動也存在一個“運動效率”。運動的目的,在于調暢氣血,只有氣血暢通了,才能身強體壯。一般的體育運動,比如跑步、跳繩之類的,在調暢氣血的同時,一定會讓人心跳加快、呼吸基礎,最后汗流浹背,這就好比一臺拖拉機在行駛的同時噪音震耳、大量發熱,效率是不高的。渾元樁站上幾分鐘后,兩個肩胛會發熱、發沉,手心、腳心也會發熱,繼而全身氣血都在涌動,可見其運動量是很大的,這是靜中之大動,肢體的運動縮減到最小,而氣血的運動達到最
中醫 22:17:46
充分。這一定不會引起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這樣,就等于把調暢氣血之外的那些不必要的因素剔除掉了,好比一輛高級轎車,發動機沒有聲音,也絲毫不發熱,機械效率近乎百分之百。這樣的轎車目前世界上是沒有的,但通過站樁養生,我們的健康快車就能有這么好的性能。
為什么?
王老先生在世的時候,很多跟他練習站樁多年的一些弟子和學生都沒能完全悟透其中的奧義,我是在跟了胡海牙老師之后,運用中醫的方法,才對渾元樁的養生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中醫對于養生有一個口訣:“要想身體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說要想身體好,要用艾條灸足三里,灸出瘡來,讓這個穴位一直處于一種化膿狀態。這個方法在中國秦漢時期用得比較多,后來慢慢就沒有人用了,因為它有一定的痛苦性。但是日本人到現在用得還是很多。我有好幾個日本朋友曾撩起褲腿讓我看他們
中醫 22:17:46
在足三里灸出來的瘢痕,我問他們是如何知道這個方法可以養生的,他們有人說是家傳的,有人說是師傳的,還有人說那是他們那里的一種風俗習慣,每年立春那天全家老小都要在足三里做瘢痕灸。這真是一個執著得令人可敬可畏的民族!但中國人拋棄灸足三里的養生方法,另有智慧。通過站樁,直接把就能把兩個足三里穴調動起來。為什么要把重量放在前腳掌的三分之二處呢?放在三分之二處實際上是要向外一夾,整個足陽明胃經的氣血瞬間就全都充盈起來了。因為足陽明胃經是一條多氣多血的經絡,所以它對動蕩人體氣血是非常之快的,比做瑜珈、打太極拳快得多。我也是通過多年的時間才摸索出來。
因此,站樁就是在調動足三里,它兼容足三里的一切養生功能。其實,站樁調動的何止足三里這一個穴?我們站樁的時候,要感覺頭頂上有一根線懸著,這就調動了頭頂的百會
中醫 22:17:46
穴;手掌的狀態,正好調動了勞宮穴,腳掌的狀態,正好調動了涌泉穴,這是補心和養腎的兩大要穴正在起作用,所以站樁的時候手心、腳心會發熱;還有,胸部、腹部和背部充分放松,則又調和了任督二脈……全身所有對人體有用的穴位和經絡,通過站樁,都能充分地調動起來,可謂一站通經穴!你練站樁,等于就在練所有的養生功法,在使用所有的養生之穴!只不過,在練的過程中,這些功效要一個一個地開發出來。
我站樁已經站了二十多年,剛學習站樁的時候,感覺特別好,但也略微覺得有些單調,站了一兩個星期后,體會多了,感覺前面站得很不到位;站了一兩年后,體會更多了,仍感覺從前站得不好;三年后,又是一番感覺。很多養生功法,只有完全得到其要領才能起作用,而作用也是一定的,沒有多少提高的余地。只有站渾元樁,對初次站樁的人就有效,對練習了
中醫 22:17:46
多年的人則有更高的效果。你站得越多,體會越多,雖然只是一個姿勢站著不動,但你永遠不覺得枯燥,永遠感覺自己是在進步。所以,我們站樁,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有些枯燥,但只要堅持一兩周,習慣了、接受了之后,就能樂意把它當作日常的功課來做。長此以往,它能夠調動人自身的能量,而免去打針吃藥的痛苦。
意拳大成拳的創始人王薌齋先生,在七八歲的時候,身體極度虛弱,得了很嚴重的哮喘,相當于現在的頑固性哮喘,這種病在當時是沒有什么好的治療辦法的!醫藥無效。萬般無奈時,王老先生家的一個遠親,著名的形意拳大師,武林界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美譽的郭云深先生,將瘦弱聰靈的王薌齋收留下來,在家中指導他用拳術來鍛煉身體,但是怎么鍛煉呢?你讓他去跑步,去跳高?肯定不行,消耗太大,身體受不了。郭云深先生就把形意拳中的不傳之秘站樁
中醫 22:17:46
養生功傳授給了他,王薌齋先生就通過這種武術站樁的刻苦鍛煉來調養身體,兩三年下來,不僅病完全好了,而且身上不知不覺有了很大的功夫了,甚至有一些修煉多年的老師兄在和他動手比武時也甘拜下風了。有人練武是三招五式一套一套地練,而王老先生先為治病養命,只是通過站樁練內功,不但哮喘治好,在武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哪個效率更高呢?明顯是后者。因為前者可能練到最好還只有一些花拳繡腿。
中醫 22:18:22
心理調節方法的主要核心就是緩和內心的緊張和壓力,現在,讓我們暫時躺在一張舒適的床上,閉上眼睛,先來體會一下“放松”的感覺。‘放’就是將一切思慮統統放下,讓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人之常情,歸于淡然,心如止水。‘松’就是令四肢關節,生理感覺完全松弛下來,毫不用力,或者說無法用力,肌肉骨骼似乎已經不受自己支配。然后細細的感知一下身體自然出現的反應,處于一種靜靜的觀察之中,一會兒知覺在皮膚上游走,一會兒思想在呼吸間起伏,一會兒肚腹里自然涌動出一兩聲腸鳴,一會兒頭腦中無意間閃現著三四個情景......各種狀態,不一而足。這時,您只是個旁觀者,對自體發出的任何信號,不做應答,不加評判,放棄思考,只是默默的觀望。這就是放松的全過程,您學會了嗎?
有人說,我心亂如麻,焦慮不安,瞬間也無法平靜下來,你說的放松,
中醫 22:18:22
我根本就做不到,有沒有更為簡單的放松入門之法?您可以放心,這個世界,就是不缺方法,而且無處不有,下面隨便說它幾個,您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去練習。
嗅玫瑰法:當心愛的人送給我們一只,含著微笑,帶著露珠的新鮮玫瑰,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把它放在鼻子下面,閉上眼晴,慢慢的搖著我們的頭,深深的聞上一聞。這令人陶醉的一嗅,似乎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無盡的喜悅和滿足。似乎在瞬間便吸入了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這么輕松的一嗅,為什么樣會有如此的魔力?因為,您無意之中使用了一種最養人的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的要領,就是用肚子來呼吸,吸氣時鼓肚子,肚子此時就變成了一個正在被吹起的氣球,當氣球被慢慢越吹越大,肚子已經鼓到最大限度了,稍停片刻,馬上放氣,放氣可象嘆氣一般,瞬間從口中,一嘆而出。注意,您在整個呼吸
中醫 22:18:22
過程當中,胸部不要用力,所以觀察胸部,不要起伏,否則,就成了我們平常的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胸式呼吸一次吸收的氧氣也就是腹式呼吸法的三分之一。一年下來,我們平常人要少吸入多少氧氣呀,我們都知道,氧氣是制造新鮮血液的原料。所以,我們想要健康,就要多做腹式呼吸,而且腹式呼吸最容易使我們的心情平靜下來,讓我們輕意的體會到放松的感覺。
有人說,我這人好動不好靜,你那種浪漫的感覺,我體會不了,一做腹式呼吸,我就著急,反而覺得憋悶.我想來點運動放松的方法,有沒有呢.當然有了,大自然是不會有半點匱乏的.要什么就會有什么.下面就介紹給您一個有趣的放松之法:
抓蝴蝶法:還記得兒時,我們在綠草地,花叢中奔跑嘻鬧時的情景嗎,抓蝴蝶似乎成了我們所有孩子的游戲.現在想起來,仍然是歷歷在目,就象昨天發生的事情.我們要想讓
中醫 22:18:22
自己年輕,充滿活力,那就多些孩子們的情懷,做些孩子們的游戲吧.現在想象您的眼前有許多蝴蝶在飛.飛上飛下,忽左忽右,您的頭跟著蝴蝶的飛行軌跡左右搖擺,您的眼睛也隨著它上下轉動.跟蹤追趕.然后看準目標,伸出雙手,快速出擊,左抓一只,右抓一只,上抓一只,下抓一只,五彩蝴蝶,被您隨抓隨放,隨放隨抓,好不有趣.這就是運動中的放松法。您可以自己隨意再創造出許多放松之法。就象街舞中模仿的“擦玻璃”“太空步”。都是將現實生活的真實情景放置于虛擬的想象之中。
放松,是養生健身的法寶,是留住青春的靈丹.是這里面的關鍵
中醫 22:18:49
去年夏天,一位老前輩來訪,老人家七十多歲了,喜歡研究養生之道。閑聊的時候我問他:“您最近在練什么呢?”他說在練靜坐,每天練三個小時,感覺挺好,就是有冠心病,心律不齊,住了五次院了。我跟他講,像您這種情況,養生要以動為主,活動活動嘛,要活就得動。為什么呢?老人家在家里,兒女都有出息,很孝順,他在家無憂無慮,頤養天年,加上每天打坐三個小時,他的心已經夠安靜了。但物極必反,靜中無動,全身的肢體不能配合心臟行血,心臟的工作量就大了,能不犯冠心病嗎?形象地說,怡然自得的、健康的心臟面對靜止不動的身體,好比勵精圖治的君王遇到慵懶的臣民,怎么都不聽使喚,無奈之際,他就躁動不安,心煩意亂長久下去就會導致心臟出現各種問題了。這也是養生不得法的一種表現。我給他一個建議,把每天打坐的三個小時用來站樁。老人以前練過
中醫 22:18:49
站樁,有基礎,所以回去后一練就上手,馬上找到感覺了,兩個月以后,他再次登門,非常開心地說他的心臟已經恢復正常,全身都比以前舒爽多了。
一般來說,遇到養身不得法的人,我不會猛然讓他放棄以前的養生方式而換成另一種。但是,只要遇到靜坐出了問題的,我會斷然讓他停止靜坐,改為站樁。根據現在人的體質和生活特點,站樁往往比打坐更有養生之功。
靜坐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安靜下來,因為我們一天到晚勞心勞神,心靈需要休息了。所以,靜坐要求意守丹田,擯除雜念。但是,實際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呢?往往是一念未息,一念又起,心里還一面想著:“哎呀,我怎么又起雜念了?不行啊,不能有任何念頭……”想來想去,徒增煩惱,可謂坐而無功。我曾遇到一個倡導靜坐的人,他說他靜坐入定后,“心靜如水,毫無雜念,整個意識界就像清秋之夜
中醫 22:18:49
的江面,風清月白,波瀾不驚,無比清靜。”后來再看一本書,上面也這樣描述靜坐的感受,一字不差。莫非這是巧合?抑或這位仁兄在背書?我不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最老實的是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他也有靜坐的愛好。他曾說,自己打坐多年,也只有惟一的一次真正做到了無我無他、離形去知,但是他的境界已經很高了。
既然心不能靜下來,那就別靜下來了,讓它放松吧,平時,我們的心如野馬狂奔,不能急剎,站樁的時候,我們讓自己的心靈放慢腳步,散散步吧。站樁無須意守丹田,既然做不到擯除一切雜念,那就想點歡喜的、令人愉悅的事吧,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而且對于養生也大有裨益,心主喜,微微的喜悅就是養心的良藥。站樁的時候,我們全身放松,無憂無慮,悠閑自在。心靈得到了美妙的享受,以后一站樁,你自然也會心生歡喜。
靜坐就
中醫 22:18:49
得坐著。現在的人,尤其是身處都市的人,多從事腦力勞動,上班的時候坐在辦公桌前,出門有車坐,回到家里又一屁股坐進沙發看電視,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缺乏運動,身體的氣血都淤滯了,很多病就是這么坐出來的。病人談病色變,醫生則是“談坐色變”、“談靜色變”,因長期坐著或缺乏運動而生出來的病,不僅復雜,而且不容易治愈。一天到晚坐著的人,好不容易有了點養生的閑暇,為什么還要坐在那里靜坐呢?他需要站著,需要運動,需要讓全身的氣血動起來,讓肢體肌肉靈活起來。對于打坐功力膚淺的人來說,很難做到靜中有動。
站樁的特殊之處在于,它看似不動,其實是不動之中有大動。這種大動又不同于跑步、跳繩等體育運動,那是劇烈運動,一般只適合年輕人,對于那些素體虛弱,津乏氣短的人來說,劇烈的運動會增加內耗,傷津動氣,不增其益,
中醫 22:18:49
反受其累。尤其是那些身患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炎等疾病,以及隱匿性疾病的人,劇烈型運動更是要不得的。因此,有養生經驗的老人經常說:大動不如小動。其實,小動不如微動,站樁的動是一種微動,確切地說,是一種蠕動。我們可以把意念集中在尾椎骨尖上,慢慢地用尾椎骨尖畫小圓圈,以此帶動身體的微動,此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十個手指的指尖有微微發麻的感覺,隨著身體的微動,這種感覺從手指傳向手臂。腿部、背部也會有相應的感覺。身體這樣輕微晃動著,感覺自己就像站在溫泉里,像海藻一樣,隨著迂緩的水流飄飄蕩蕩,蕩蕩悠悠。在晃晃悠悠中身體四肢得到怡養,全身血液也像安靜的溪流,周流而不息。
簡簡單單的站樁,就這樣養身和養心完美地結合起來。多年的站樁經驗使我體會到,站樁是靜中有大動,看似靜靜站著,只有輕微晃動,實則全身
中醫 22:18:50
的奇穴都在動,這是真正的動,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動,站樁又是不靜而真靜,雖則不能全無雜念,但卻能心生歡喜,精神愉悅。
我們普通的人,對于練功充其量也只有皮毛的功夫,在沒有掌握內在的技術和要領之前,形和意都是必須的。形者養身,意者養心,養心在靜,養身在動。古人講“性命雙修”,實際上就是我們現代的“身心鍛煉”,通過性命雙修,方可益壽延年。站樁就是要強你的身,收你的心。
實際上,通過站樁養生,已經有很多人在實踐了,只不過目前練樁的人多集中在社會上層——這也是我倡導站樁的重要原因,希望能夠把她推廣開來,讓所有的人都獲益無窮。國際上很多著名的實業家,也經常到內陸來拜訪我的老師王玉芳先生,向她老人家請教養生秘訣,先生就教給他們一個站樁,簡簡單單,讓他們去練、去感悟。他們也一直在堅持著。
養生在動
中醫 22:18:50
,不宜靜;安心在喜,不唯虛。動非浮躁妄動,喜非刺激狂喜,能夠做到這兩點,我們就是養生的高人了。
記住,慢慢增加時間,心態放好,不要過于勞累去練
人的天性:男人好色,女人愛美!呵呵,怎樣讓自己更美麗,是女人永遠的話題.世上很多的男人不喜歡濃妝的女人,可有些女人不靠化妝品,又達不到更好的容顏,嗨!嬌好粉嫩的面容,其實還得有內而外地保養呢,會讓女人變得出水芙蓉的水靈感來!
中醫理論:“婦人有余于氣,不足于血”。女人的很多婦科病癥都是因為體內的氣血動行不暢造成的。我們人體自有“良藥”來整治,在這里我來給女性朋友開一貼穴位方子:用手指按壓關元穴位。大家不妨去試一下呢!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哦!
了解關元穴的功效:
醫古書中有記載:關元穴“主治積冷,諸虛百損,臍下絞痛漸入陰中,冷氣入腹,少腹奔豚…白濁、五淋七疝、溲血、小便赤澀、遺瀝、轉脆不得溺、婦人帶下瘕聚、經水不通不妊,或妊娠下血、產后惡露不止、血冷月經斷絕。”
由此可見,常
中醫 22:25:16
按壓關元穴位不但能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的病癥,包括小便不正常等泌尿系統的防治,還能改善女性的性功能,治療痛經及性欲冷淡、性欲減退等癥狀,提高女性生育能力,讓松弛的腹肌恢復彈性,讓松弛的臉部皮膚恢復光澤,重現女人的青春、健康和嫵媚!
找準關元穴位的取穴方法:元穴取穴方法:讓我們來放松身體,躺下仰臥的姿勢,用右手按壓在位于肚臍下三寸的位置。怎么定位中醫上的三寸?針灸手法上有個橫指同身寸說法,就是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4個指頭的寬度,四指并攏就是三寸了。因人的胖瘦存在個體差異,所以要用自己的手找到肚臍眼正下方大約四個橫指的位置,當你用手指按下去時出現酸脹感的位置處,就是你找對了自己的關元穴位了。
當你經過一段時間的關元穴位按壓后,發現腹肌恢復了彈性,那就到了一定的境界啦,再比較一下前后
中醫 22:25:16
的身體效果哦!
溫馨提示:
在做關元穴位按壓時,應該先讓體內的小便排空,選擇在早上醒來后躺床上用指腹按壓穴位10分鐘,晚上睡覺前再按壓20分鐘,這樣達到的功效會更好哦!
中醫 22:25:49
中醫理論,胸部是“宗氣”所居之處。“宗氣”是我們日常飲食中的水谷精氣和吸入人體的自然之氣中結合而成的,它是一種積聚于胸、搏動不止的大氣。宗氣推動肺的呼吸,推動人體經脈氣血運行。因此,當宗氣虛弱時,則呼吸會出現短氣、少氣,聲音低微,甚至出現血脈凝滯。
在《內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左乳下“虛里穴”,其動應手是宗氣之脈;如果跳動急速中斷,是膻中(氣海)有病;如果絕而不至,就要死亡;如果動而應衣的,是宗氣外泄的反映。
由此可見,宗氣在我們人體生命活動中是極為重要的。無論是對我們女人還是男人都是大有好處的哦!
⒈經常撫摸你的胸部,讓你心胸開闊,安神健身。
⒉經常撫摸你的胸部,改善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
⒊對于患有心臟疾病的人,經常輕輕地撫摸左胸,能達到改善心臟功能緩解病癥的功
中醫 22:25:49
效。
⒋女性經常撫摸胸部,會讓乳房豐滿起來.胸部是女性的第二特征,是最為敏感的部位,經常撫摸它,豐胸功效會更好。
撫摸胸部的方法:
左手輕輕地撫摸左胸,右手輕輕地撫摸右胸從兩乳的中間(此處是膻中穴位)由里向外畫八字狀。
經常或每天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留給你身體的胸部會產生心境寧靜的感覺,會讓你的身體更強健起來哦!
中醫 22:26:15
在日常的飲食中,有很多的補血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下面介紹的方法去做,也可換換花樣,讓自己更愛吃。
紅棗是補血最常用的食物,可以生吃.烤著吃.煮著吃和泡酒喝。
紅棗.花生.桂圓,再加上紅糖,加水在鍋里滿滿的燉,燉得爛爛的,經常吃,補血效果很好。
紅棗十粒切開,枸杞子十粒,煮水喝,補血補腎,專治腰膝酸軟,常年吃,有養顏祛斑的作用。
紅棗十粒切開,生姜三片,煮水喝,是開胃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