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人的事情,至于預防等老了再說。可是隨著我國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年輕化的發展趨勢,我們不得不提前做好高血壓預防,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體重,還要合理攝入各種營養,遠離高血壓。
當人們提到補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老人和孩子,老年人由于年齡的關系鈣質流失過快因此需要補鈣,而孩子則是,孩子正在長身體,補鈣有助于孩子骨骼成長和發育。可是除此之外鈣跟高血壓還有著緊密的聯系,那么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關于鈣與血壓的關系,很多相關的學術論文中都提出補鈣可降低血壓,但也有不少研究未能肯定這種效果。面對這樣的分歧,我們究竟應該相信哪一種?我們不妨從飲食著手,進行一些分析。
1、高血壓患者減少鈉鹽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學者們就提出了鈉鹽攝入量的多少跟高血壓的關系。由于鈉的主要來源是食鹽(氧化鈉),研究觀察到攝入食鹽高地區的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也高,反之亦然。對中國人來講,鈉對高血壓的作用強度比其他國家的人群更大。因此要合理降低食鹽的食用量。
2、適量補充鉀
除鈉本身對血壓有影響外,鈉與鉀的比值也與血壓有關。鈉/鉀的比值以1:1最好,有研究表明如鈉/鉀從3:1降到1:1時,收縮壓下降3.4mmhg。要達到1:1的比值,那就意味著在減少鈉鹽攝入的同時,還要增加鉀,富于鉀的食物有綠葉菜、水果、海帶、豆類及堅果。
3、增加鈣攝入
對學齡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鈣的推薦攝入量是每日800—1000毫克。但我國飲食結構普遍存在攝鈣量少的問題。由于鈣可增加尿鈉排泄,能減輕鈉對血壓的不利影響,從而有利于降低血壓,所以要增加含鈣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