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7 22:22:48)
標簽:
宋體甄小美寶寶美國使館坐月子丈夫中國傳統產婦分娩育兒分類:
零到六個月在中國
我在中國生孩子,但沒有坐月子。
當晚9點半生完孩子,檢查、哺乳等結束后,大概12點左右我被推回到病房。剛出生的甄小美睡著了。我覺得自己沒什么痛苦,于是下床,洗臉、刷牙,上床睡覺。
甄小美一晚上醒來好幾次,我和丈夫手忙腳亂,按了好多次鈴叫護士。美中宜和的護士隨叫隨到,幫我給寶寶哺乳,給寶寶換紙尿褲,哄寶寶睡著。
第二天早上,護士把甄小美抱走去洗澡。我自己也起床、洗澡。剛洗完澡,兩個護士拿著工具進來,說要幫我沖洗下體,我告訴她們:“我自己洗澡了。”兩位護士表揚了我。
丈夫折騰了一晚上,還在睡覺。我去樓道里的開放式廚房,給他煮了一壺咖啡。然后我們一起上樓去看護士給寶寶洗澡。一位護士在樓道里遇到我,很驚訝:“你剛生完孩子第一天,就這么跑來跑去的,還給老公煮咖啡?!”我笑笑:“你看,我挺好的呀。”
在醫院住了3天,每天都這樣。
甄小美出生第3天,我們出院回家。除了多加了點湯水,我們恢復和以前同樣的飲食。值得慶幸的是,我和丈夫都有健康的飲食習慣,自己烹飪新鮮的飯菜,極少吃加工或半成品食物。
甄小美出生第4天,我爸爸離開北京也回家了。一方面,媽媽在家里照顧姥姥姥爺需要幫忙;另一方面,爸爸覺得我和丈夫“孩子照顧得挺好”,他除了幫忙做做飯,“幫不了什么忙”。
甄小美出生第5天,丈夫要下樓剪頭發,甄小美睡著了,我把她包起來放在推車里,穿上棉外套,三口人一起出門。理發店里的人們看到一個5天大的嬰兒和一個5天的媽媽,提了很多問題和意見。只有甄小美,一直在推車里踏踏實實睡覺。
甄小美出生第8天,難得一見的冬日暖陽,我們仨又出門了,我和丈夫推著甄小美在小區里散步,盡量走人較少的地方,三個人安靜地享受陽光。
甄小美出生第10天,我和丈夫要給甄小美辦理美國護照。先去照相館洗照片。我把裹在抱毯里的甄小美放在照相館的茶幾上,老板娘差點尖叫出來。我和丈夫趕忙告訴她:“沒關系。你看她睡得很好。”
洗完照片,我們仨去美國使館。在外面排隊的時候,遇到另一個美國寶寶,才20天。爸爸用嬰兒背帶背在胸前,然后用外套夾克罩住,只露出頭和臉。遠遠看上去,爸爸像個挺著巨大肚子的孕婦。
甄小美出生第12天,我推著甄小美到小區的理發館修指甲。過了一會兒,來了兩位大媽剪頭發。一聽這個小孩才12天大就出門了,怎么也不敢相信。再一看旁邊那個修指甲的女人就是孩子的媽,一會兒說我應該把耳朵眼兒堵起來,一會兒說我不應該讓孩子的臉露在外面,一會兒批評我不應該穿牛仔褲,一會兒說現在修指甲,將來指甲會全部脫落。說得最多的是,將來等我老了,會落下這樣那樣的月子病。我這個年輕人不懂事、不知好歹....
我隨身帶一些紙尿褲、一小包嬰兒濕巾,一些塑料袋、和一些防溢乳墊,這樣不論在哪兒,甄小美睡覺、吃奶、排泄都不受影響。
懷孕的時候,我曾擔心污染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丈夫說:“她是北京的寶寶,一定沒問題。”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立刻放松了。事實證明丈夫的話沒錯,剛出生的甄小美對熙熙攘攘的車流、人群、噪音都置若罔聞。
從甄小美回到家,每天晚上洗澡,然后我給她消毒臍帶。剛開始不熟練,幾天后就手腳麻利了。不到三周,甄小美的臍帶脫落痊愈。每天早上,我把甄小美脫光,放在落地陽臺的小沙發上,隔著玻璃曬太陽。我坐在她旁邊,抱著筆記本電腦上網。有時候,甄小美舒服得睡著,大部分時候她曬出一頭汗。這樣,不但甄小美的生理黃疸很快消失,也給她打下了很好的健康基礎。她從未因為出門而生病。
因為家里通風良好,陽光充足,并且經常去室外散步。甄小美沒有出過濕疹等。我的惡露第18天徹底結束,沒有產生腰酸背痛等不適癥狀。除了難以抵抗的產后抑郁癥,我的身體狀況非常令人滿意。
我和丈夫在甄小美出生前做了決定:不請月嫂,不麻煩老人。
寶寶從醫院回來一周后,我們請了一個鐘點工,每天來三個小時打掃衛生做一頓飯。阿姨看到我穿短袖睡衣、光腳穿拖鞋,非要讓我穿棉襖棉褲和厚襪子,還要戴上帽子。我說:“你看家里的暖氣這么熱,穿長袖衫都會出汗,怎么能穿棉衣呢?你自己也穿一件襯衣而已,對嗎?你仔細看看我,是不是精神很好,很健康?這是我自己的身體,我不會不在意的。”
阿姨剛開始做飯的時候很小心,幾乎每一樣食物都要問我:“能不能吃?”我說:“所有新鮮的食物我都吃,清淡點就行!”(有個好朋友做月子的時候婆婆不讓吃鹽。我問了醫生,月子期間不吃鹽,容易得低鈉血癥,渾身虛弱無力。)
過了幾天,阿姨習慣了我的“沒月子”。看著我們家清清爽爽,高高興興,慢慢地贊同起來。最后說:等她將來有了孫子,也讓她兒媳婦天天洗澡、出去散步。
在美國
第21天,我們經歷了紛繁復雜的簽證麻煩之后,終于踏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從北京坐16個小時飛機到加利福尼亞;然后又坐2個小時飛機到亞利桑那;然后開三個小時車到丈夫舅舅家。清晨從北京的家出門,加上轉機,到最后達到亞利桑那,一共是25個小時。
一路上我不停讓甄小美吃奶,不停地喝水喝果汁。第一次生孩子,第一次帶這么小的孩子坐飛機,我什么經驗都沒有,緊張地不敢睡覺。后來我累得撐不住了,丈夫叫住一個空姐,問她:“我們的寶寶還不到一個月,有沒有可能把我妻子和寶寶升級到公務艙的座位里?”空姐一臉微笑:“抱歉,不能。”
丈夫的舅舅有四個孩子,瘦瘦小小的舅媽是我最大的“榜樣媽媽”(詳見
我的“榜樣媽媽”們)。但她們家幾乎全是冷食,熟的冷肉、生的菜、冷的調料醬、冷的面包。吃得我一看見面包和冷牛肉就條件反射般地抵觸。只好每天給自己用微波爐加熱牛奶、水、茶(不含茶堿和咖啡因的茶)。丈夫看我一杯一杯熱得麻煩,給我買了個1000毫升的野外旅行杯,耐高溫高寒,一直用到現在。
到達美國的第三天,是我的生日。丈夫舅媽幫我們照看甄小美一個小時。我和丈夫去“二人世界”。我們“二人世界”的內容很可笑 -- 吃taco bell(在美國很普遍廉價的墨西哥快餐)。
那時候亞利桑那州下了很大的雪,厚厚的雪積在院子里。丈夫把我推倒在雪地上,抱著我打滾。兩個人嘻嘻哈哈笑成一團。我們倆仰面躺在雪地上,上下舞動胳膊,留下兩個“雪地天使”。
第28天,也就是平安夜當天,我們開了8個小時車,從亞利桑那州到了丈夫的父母家。婆婆不但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平安夜大餐,還特地做了一個冰激淋生日蛋糕,給我補過生日!我和丈夫喜眉眼笑地把火雞、火腿、蔬菜、冰激淋全“接收”了。
接下來的三周,我倒真的像坐月子了。每天除了吃、喂奶、哄孩子,就是聊天、睡覺、看電視。婆婆家基本不吃冷食,她每天變著花樣做飯、烤點心。但是極少喝熱水,我還是每天給自己用微波爐加熱牛奶、水、茶。每周我們都出去,開車去山頂看夜景,去中國餐廳吃飯,去婆婆的畫廊等等。
婆婆家的后院有個可容四人的hot tub(熱水浴缸)。我、丈夫,和丈夫的妹妹,穿著游泳衣坐在溫暖的水里,看著碧藍天空下的樹木、飛鳥、和平坦無痕的白雪。丈夫的妹妹跳出浴缸,捧了很多雪回來,捏成雪球。我們在熱水里放松身體,嘬著沁人心脾的冰涼雪球,真舒服啊。
12月26日,甄小美滿月。我很激動,琢磨著怎么慶祝一下??墒钦煞蛉叶己苣涿睿?#8220;對,她今天一個月大了。再過一個月,她就兩個月大。再過一個月,她就三個月大……”對他們來說,“滿月”沒有特殊含義,不意味著“可以洗澡、可以出門”等等,不過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時間罷了。
坐不坐月子?
下一次生孩子,我還會選擇不坐月子。還會每天刷牙洗澡,出門散步。還會和朋友們聚會。還會繼續我們正常的生活。可能那個時候,還要送甄小美上學放學,監督她寫作業,給她講故事,幫她梳小辮...
除非萬不得已,我不會再做越洋長途旅行。這樣的旅行即使普通人也會筋疲力盡,何況是初產婦?
我還會更加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及時確認是不是有產后抑郁癥。(70%以上的產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產后抑郁癥”,尤其是初產婦。)如果有產后抑郁癥,我會更多出門,更多和家人朋友們在一起。
實際上,我并不是唯一的沒坐月子的中國媽媽。我認識的“心癢癢”生完孩子第二天就出門了;年年媽媽也是第二天洗澡、刷牙,兩周后帶孩子出門;還有很多中國媽媽的“月子”都和正常生活沒有區別。
國籍和種族不是“坐不坐月子”的標準。同樣,別人的經驗未必適合自己。只有媽媽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身體、最在乎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參考別人的經驗,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月子”方式,才是對自己最舒服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