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靚湯】三伏結束、處暑將至,終于要為對抗秋燥做準備了
過幾天就出三伏天了
處暑也會接踵而至
這意味著
八月底的秋燥逐漸走近
我們也要做好抗燥的準備
▼▼▼
入秋要抗燥▼▼▼
材料:西洋菜 500g,皮蛋 1個,瘦肉 100g,香菇(干)3-5個,生粉、油、鹽少許(2人量)鴨架洗凈、斬件、飛水。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2000ml,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小時,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西洋菜摘好洗凈,皮蛋剝開殼后切塊,瘦肉切片用生粉、油、鹽腌好,香菇泡發后切絲。鍋中加水約800ml,煮開后放入西洋菜和少許油,攪拌一下后放入皮蛋、香菇。繼續滾約10分鐘,加入瘦肉片,滾至肉片變色,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來到秋天,我想不出來不喝西洋菜湯的理由。無論是煲老火湯還是滾湯,亦或是做上湯,西洋菜都非常美味,先不說功效,錯過了秋天,就再也尋不回西洋菜的身影了,所以各位不要錯過啊。今天要介紹的西洋菜皮蛋瘦肉湯,就是一個快手湯水,比較適合工作繁忙的年輕人,煮的時間短,又能當菜又能當湯,配合米飯,就妥妥是一餐了。西洋菜可以清心潤肺,最適合秋天食用,配合皮蛋,增強其潤肺的功能,而香菇就能增加香味。當然,如果你不喜歡皮蛋的味道,單純就西洋菜肉片湯也是相當不錯的。材料:胡蘿卜 2條,菜干 50g,蠔豉 50g,豬骨 500g,鹽少許(2-3人)紅蘿卜洗凈去皮切大塊,菜干、蠔豉洗凈,蠔豉用水浸泡半小時后,用手把泥搓出來。豬骨斬塊用鹽稍腌,然后焯水備用。把所有材料放入湯煲中,加水1000ml,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約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菜干性味甘平,有潤肺燥、清肺胃熱的作用,是清而不寒,秋季清潤的家庭常用湯料。配合蠔豉,不僅味道更佳鮮美,而且它還含有最豐富的“鋅”元素,可改善食欲、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及性發育。但由于其含嘌呤比較豐富,高尿酸血癥的人群不宜過多食用。加入胡蘿卜,使整個湯更清潤。豬骨建議使用肉質比較滑,但不會太肥的部分,一定的油脂可以幫助對抗秋燥,但也不至過于滋膩,就非常適合初秋時節了。材料:冬瓜 500g,生姜 50g,白扁豆 30g,陳皮一小瓣,豬瘦肉 100g,鹽少許冬瓜洗凈切塊(不去皮),生姜洗凈去皮,切片后用刀身拍扁,白扁豆和陳皮稍沖洗,豬瘦肉洗凈切塊。把所有備好的材料放入湯煲中,加水約800ml,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約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出伏,就是伏天結束了,代表夏天即將過去,出伏的天氣沒有中伏時候那么熱了,但還是一點都不涼快,特別對于廣州來說,這個時候還是非常炎熱的。而且三伏天的“伏”還有“伏邪”之意,而這個邪,很多時候是暑邪、寒邪。如果是長期戶外工作的,很有可能就伏暑邪;如果是空調房為主的,那很有可能就伏寒邪。那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這個湯水,用了冬瓜清暑熱,生姜祛除伏寒,都是很合適的。配合白扁豆益氣祛濕,陳皮理中焦之氣,加一點肉來調和諸味,就已經是一個出伏的好湯水了。材料:干桑葉5g、蜜棗1個、雪梨1個、瘦肉300g(3人量)。雪梨削皮切成片狀,其余藥食材洗凈后與瘦肉一同放入瓦煲中,加入清水1L,武火煮開后改文火煲1-1.5小時,最后調味食用。雖然即將進入處暑,但嶺南此時平均溫度依然較高,因此飲食養生應依然以清熱為主,潤燥為輔,在這里推薦一款“清潤”湯水。湯水中桑葉性寒味甘苦,可以疏散風熱、清肺潤燥,而雪梨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也是我們秋天常推薦的食材。雪梨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及水分,能緩解對于秋燥引起口干、鼻咽干、便秘等問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