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們的戀愛狀況無非就這幾種——a型,初中時代同桌的你,一路單純著高唱戀愛進行曲堅持到底。b型,挑三撿四,學生時代曾嫌棄的食堂“大伙食”一般的平凡男,如今卻漸漸發覺即使是大食堂的“大鍋飯”男,去晚了也沒了,無奈恨嫁不得。c型,屢敗屢戰,修成正果。閱人無數繁華過盡見真淳,最終幸運地鎖定真命天子和長久的愛情。女人,要經歷幾次愛情,才能夠抓到幸福的婚姻?主導者的是命運還是自身?
零經驗型
觀點——
七七:可能是第一次戀愛的緣故,自己投入特別大,恨不得把一切都給他,有時被人說成愛得很“沒自我”。有經驗的人經常教育我要講究“技巧”,可我總覺得有技巧就不是真感情了。
小橙:男友是我的初戀,但他之前交過好幾個女朋友,他的甜言蜜語雖然動人,但我經常會想到,這些話是不是以前也跟別人說過?他也這樣擁抱過別人?想到這兒我就覺得很不公平!
小二:我和男友都是彼此的第一次,這樣挺好的。好比開別人開過的車,總是要有段時間磨合、調整,有些東西仍是不可改變。但一輛新車它會隨著主人的習慣成長為最佳狀態。就像是我親手創造的這個人,怎能不合拍?
小編評點:
1、沒有戀愛過的人,無論男女都會有些青澀,這就需要你們互相磨合,共同去撫育你們的愛情之花;而戀愛經歷豐富的男人,他們通常十分懂得女人的喜好,懂得如何討好你,讓你有一種被溺愛的感覺——可是這未必就是愛情了,相反還需要你隨時睜大眼睛,看看他的多情浪漫成分里,“唯一感”和“真心度”究竟有多高。
2、一個男人會怎么對待他愛的女人,都是女人一開始就“教導”給他的。另外一個人成不成熟,和戀愛經驗多少沒有必然聯系。
3、戀愛中,隨時因為外界的誘惑而離座并不犯法,可是在起身前最好三思。須知會浪漫手段的男人一條街都是,但合適你的人精,實在稀罕。
適中型
觀點——
楊康:我覺得父母那一輩之所以后來離婚的很多,就是吃了一次搞定的虧。至少應該多接觸些異性,才知道自己是哪一款的吧。等到老了才發現一輩子就談過這一次戀愛,多郁悶啊。
FLY:盲目追求數量并不好,最好是每次都能學到點什么,下次保證不再走錯路,犯同樣錯。所以,戀愛三、四次之后鎖定結婚目標比較好。
露露:有過幾次戀愛經驗挺好的,有對比你才知道珍惜。問題是你千萬不能把“前任”們經常掛嘴邊。
男生最怕的就是被比較了!即便是正面的比較也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橫生枝節!
小編評點:
1、愛如果結束了就該徹底結束,千萬不要把陰影帶到下個男人身上,這會對他不公平,更不要因為曾被路人甲傷害過,就認為全天下都是路人甲……愛應該讓人快樂并成長,而不是痛苦。
2、愛情有時也需要取眾家之長,一路小跑著進步。
3、最后要提醒一些總是百戀均敗的女孩子,如果你每次愛上的都是一個類型的男子,重復的總是一個類型的悲劇,那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否則你再談100次戀愛,依然是零經驗且永遠無法抵達幸福,且受過傷的心并不會因為經驗的不斷豐富而痊愈……
閱人無數型
觀點區——
林:戀愛次數太多,就變成游戲了。我們又不是要編戀愛大全,把自己搞得跟機器似的有意思嗎?更何況,我相信這些“戀愛高手”到最后也不會知道自己還有沒有真心。
小可:亂花漸欲迷人眼啊。我老聽見一些中年的、經驗豐富的人感慨,總覺得戀愛就是一種無休止的重復,沒有任何新鮮的。我想,戀太多次,難免會讓人麻木。表面上是對戀愛對象的要求更準確更苛刻了,卻發現世上已經沒人能滿足他的要求……
白風:也不能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有的人戀愛多次之后,使自己的“功力”加強,更加懂得男女關系是怎么回事,怎么和人相處。這種人一旦選定了結婚對象,你放心好了,一定是他最后一個選擇!
小編評點:
1、復雜過后的單純是種境界。
2、耐不住寂寞喜歡體驗,又擺出一幅看透世情知天認命的文藝范兒。還總拿著自己吃過豬肉看過豬跑當取舍的資本,拿著經驗挑人總看到別人的問題,卻不找自身問題。
3、一定年齡后這種人在擇偶的路上最容易高不成低不就,這種類型學生時代還吃的開,因為大家都傻乎乎的不懂,而在成人世界里這種中年女文青被剩下了一點不奇怪。
4、很多人經驗越多越容易擺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年少輕狂的叛逆和混亂是種性格,也是年齡使然,還說得過去,但要讓一正常男人娶您回家可就難了,別低估了人家的智商。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灰暗心態會讓任何一個成熟打正譜的男人都繞道而行的。非要給您療傷拯救折翼天使后將之娶回家的那是言情小說,千萬別往自己身上幻想和套用,那就不是感性而是傻了。
——結束篇——
到底戀愛多少次鎖定對象比較合適?
——摘自心理醫生畢金儀博客
貨比三家是很多精明的買主慣用的購物技巧,不少父母怕孩子過早地與異性確立戀愛關系會錯過條件更優秀的可能性,有時甚至用這個技巧來說服熱戀中的孩子。當然也不乏一些對婚姻有獨特要求的人,自愿以此作為擇偶不二的原則。那么到底戀愛多少次鎖定對象比較合適呢?
答案是:次數越少越好。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隨著年長個人經歷的復雜化,人們傾向于粉飾以往的戀愛回憶:那些美好的東西越來越多地被保留,形成了對當下情感經歷強烈的對比效果。
比較的結果大多使人感覺對當下的失望和對以往更多的留戀,每次比較都是對回憶的再次提純過程。這樣的提純使得人們做出取舍時更容易看到缺陷和不足,對比的次數越多,成功的希望越渺茫,心中對“或許今后能遇到更好的”想法越強烈。這就是戀愛過程中阻礙幸福成功的自惑心理。
小提示:
1、自惑心理的累積來源于生活:擇偶標準一再提純,能完美契合的人卻遲遲沒有出現,過于主觀地死守著自己的幻想對號入座,難免坐失良機。就像拿現成的框子去買合適的畫一樣,談何容易,而這樣的障礙分明就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
2、多次未成就婚姻的戀愛經歷會使經歷者進入一個怪圈:認為戀愛本應久談不決,長此以往,每當談婚論嫁時對方的缺點就會異常刺眼地顯露出來,再加上自惑者極善進行將人比人,比來比去,更難決斷。
3、自惑中的他惑成分:很多自惑者是耳朵根子很軟的人,他們很容易受別人言論的影響,帶回家相看的對象只要被旁觀者給予閑言碎語的評價,馬上心猿意馬起來,這種缺乏主見對于追求幸福也是相當大的障礙。
――建議:建立良性的擇偶觀念,合理認識自我,也就是俗話說的“知道自己吃幾碗干飯”,將對方的條件整頓到恰如其分、可以實現的水平;在戀愛中真誠、公平地對待他人的感情,不進行無謂的比較使自己陷入困擾;更需要建立自信,把幸福建立在獨立、敢于承擔、敢于負責的成人認知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