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這段時間,兒子在姥爺姥姥家過年,不是吃就是玩,完全忘記了學習。
姥姥姥爺的無限寵愛,讓兒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迷上了手機游戲。
寒假快要過去,眼看兒子快要回學校,我迫不及待回到所在城市,親自糾正孩子身上的壞毛病。
補網課+補寒假作業,勢必要趕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并給他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
早晨8點起床吃早餐,英語磨耳朵20分鐘,休息20分鐘,然后補上之前落下的網課。
中午吃晚飯后,補上寒假作業,休息20分鐘,吃點水果,緊接著做輔導練習冊。
吃完晚飯后,休息半個小時,朗讀精美作文,之后再預習要學的課程。
我自認為這樣的計劃完美無瑕,但孩子剛按照計劃執行了2天,就開始各種不耐煩。
說好的8點起床,卻天天賴床,上網課專注力差,朗讀作文的聲音跟蚊子一樣嗡嗡小,做輔導作業半小時解不出一道題,一遇到難題就咬筆頭。
說還說不得,一說他便捂住耳朵,緊閉房門,直抱怨媽媽“煩、啰嗦”。
這種情況讓我困擾不已,連連幾天失眠,思考自己究竟哪一步做錯了。
忍不住詢問了同樣有兒子的媽媽,發現很多父母都為此深受困擾。
直到有一天晚上失眠,我無意中看了美國心理學家萊奧納德·薩克斯的分析,我才明白,這些現象叫作“男孩危機”,不止在中國,世界普遍存在。
“男孩危機”的共同點就是:
“對真實世界沒有任何熱情,缺乏動機、興趣,失去目標、方向,甚至不能、也不愿獨立過自己的生活。”
換言之就是男孩在學習中沒有目標,缺乏動力和熱情,得過且過,在學習中無限頹廢。
萊奧納德歷經30多年的研究,接觸了大量案例發現:
學習障礙、多動癥的男孩數量噌噌上漲,甚至在特殊教育中,男孩占比達2/3。
近年來,教育專家也普遍發現,女大學生的數量正逐年大于男大學生的數量。
男孩兒們,究竟怎么了?
這讓我們不得不對男女的生長和心理發展特征的不同進行研究。
因為再不重視,男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生存將會令人堪憂。
02
為什么男孩會在學習中失去目標,缺乏熱情呢?
這要從男孩的生理結構說起。
男孩相比女孩的腦干,有更多的脊髓液,血液中有更多的多巴胺,所以他們好動、活潑。
男孩大腦前額葉皮質層發育不如女孩,所以他們難以自控、坐不住。
小男孩從出生時分泌的睪丸激素已經和成年男子一樣多了,所以他們的行為更沖動、更調皮、更容易搗蛋。
所以男孩子天性活潑,不受約束,愛撒歡跑跳。
萊奧納德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學校的教育方式,讓很多男孩心生厭煩,只想逃避。
因為,如今的課堂,充斥著大量的朗讀、寫作、專注思考、重復練習、審題刷題等。
這樣的課堂要求男孩乖乖坐好,聽老師不斷地輸出,學生不斷地思考。
女孩子的心智發展較男孩成熟更快更沉穩,安靜坐下來聽老師講課問題不大。
但對于男孩就不一樣了,他們好動、活潑、坐不住。
要求長時間安靜聽課并不講話,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所以你會發現班上普遍都是男孩子交頭接耳、找機會搗蛋。
而且很多學校為了排名、成績,體育課和鍛煉動手能力的課被純知識的課替代。
少有機會動起來,這便讓更多男孩子的精力無處釋放,難以施展自己的天性。
長期下來,跟不上節奏的男孩子,只會早早失去對學習的自驅力和興趣。
03
如何挽救失去學習興趣的男孩兒們?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我,針對兒子暴露出來的學習問題,我撤銷了兒子所有的輔導內容,制定了一份新的學習計劃。
1、加強兒子的戶外運動
以前兒子放學,我便要求他完成作業后,休息20分鐘,又接著上輔導課程,做培優作業。
現在,針對孩子精力無處釋放,我安排了一些戶外活動時間。
除了上網課和補寒假作業,每日增加2個小時運動時間,跟小伙伴在小區里盡情跑跳、打球、瘋玩,釋放精力。
一到周末,一家人帶著孩子去爬山、打球、野炊,在野外探索。
2、多讓爸爸與孩子一起參與戶外活動
比起媽媽,爸爸的精力更旺盛,更有動力和活力,羅輯思維能力更強。
男孩在成長過程中,爸爸的的陪伴尤為重要,爸爸的責任和擔當,會讓兒子潛意識中模仿。
和孩子爸爸商量后,他也決定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
此后,爸爸一有時間,就陪伴孩子玩益智游戲、打球、跑步、輔導孩子作業。
每次瘋玩回家,臉上充斥著滿足和興奮,看來爸爸的示范和榜樣起了很大作用。
兒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可以和爸爸商量請教。
最重要的是,提醒爸爸在孩子身邊時,不要光顧著看手機,可以換成讀書、閑聊、做大運動。
3、換一種方式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
兒子不愛學習,除了精力無處釋放外,還有一點原因是:沒有正確培養他的好奇心。
而家長往往把成績、排名、知識的掌握程度看作第一位。
短時間內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并不現實,我們可以婉轉思考,從其他方面提升探索欲。
比如他疑惑一個歷史事件:漢高祖劉邦,本為一介布衣,街頭混混,如何能統一漢朝。
我告訴他,劉邦有此偉業,原因在于他有三員大將:韓愈、蕭何、張良助他一臂之力。
沒有這三員大將,就沒有劉邦大漢王朝400年的偉業。
為什么三員大將跟隨劉邦,誓死效忠呢?
有此疑慮后,兒子多方面查閱資料,讀史書、上網科普、做筆記,最后得到答案。
劉邦曾說過: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
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原來,劉邦得此三員大將,是因為慧眼識英雄,知人善任。
給兒子拋出問題,給他表現機會,讓他對此產生興趣,接而進行探索,能大大提高他的動力。
純知識的記憶只會讓孩子覺得枯燥無味,厭煩學習。
不如換個角度,多交流有趣的冷知識、奇怪的現象,引發他們的思考。
當他表現很棒時,記得多贊賞、夸獎他。
長時間堅持下來,這份成就感一定會讓孩子更熱情、更有動力、遇到困難不會再逃避。
寫在最后:
我們往往以為男孩子相比女孩,神經更大條,更隨性,忽視一些沒關系。
實際上,男孩子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更多、技巧也更多。
養兒子,想讓他變得優秀,積極,只能從父母開始。
對于兒子,多一些關注和耐心,多一些換位思考和關愛,兒子才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昂首挺胸,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