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意識必備:尚德.遠志.篤行
“距離高考還剩多少時間?”
“三個月。”
“還有沒有別的算法?”
“90天。”
“還有沒有別的算法?”
“一季度。”……
“按照我的說法,應當只剩52天!”
3月9日16時,新疆實驗中學德育主任、高級教師莊軍在給80中學的學生做“關(guān)于高考前意識必備”的報告時,首先和同學們探討了關(guān)于距離高考的時間問題。
當日下午,本報周末大講堂走進烏魯木齊市80中學。主講嘉賓新疆實驗中學德育主任、高級教師莊軍,新疆醫(yī)科大學營養(yǎng)學教研室主任李莉博士共同為到場的400余位高三學生和學生家長,講述了如何迎戰(zhàn)高考的意識必備和營養(yǎng)就餐問題。
當天,莊軍老師主要和學生及家長交流“高考前的意識必備”問題,莊老師將其主體總結(jié)為三個詞“尚德·遠志·篤行”。
“我認為高考既不是考學識,也不是考技能。因為所有的審題角度、解題方法、技巧、步驟以及所持的現(xiàn)論依據(jù)等等,老師能教的、該教的都會教給孩子。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么有的孩子還是考不好?”莊老師首先問出了家長和學生們都共同關(guān)心的問題。
莊老師認為,這與做人有關(guān)系,因此考生必須有科學的意識必備。他通過一個簡單的串詞成段來講述了自己幫助孩子實現(xiàn)理想的意識準備三部曲。
“意識、思想、行為、習慣、性格、命運。即超前到位的意識決定深刻正確的思想,深刻正確的思想導致自覺的行為,自覺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帶來受人歡迎的性格,受歡迎的性格決定好的命運。”
所以在莊軍老師看來,3月9日距離6月7日高考所剩的不是90天,而是52天。因為5月在莊軍老師的算法里根本就不算日子,他要求自己所帶的學生在四月底前,必須把所有的題型,所有的知識點,所有的問題都拿下,對知識體系的學習必須結(jié)束,然后開始調(diào)整心態(tài)。
所謂“藝高人膽大”,如果你在5月之前把所有的知識體系都拿下了,調(diào)整心態(tài)就比較容易了,如果到了這時候知識問題還沒有解決,心態(tài)調(diào)整起來就比較困難。
莊軍老師今年所帶的高考實驗班,在烏市第一次模擬考試中平均分為630分,目前排烏魯木齊所有高考班級第一名。聽見這個分數(shù)在場的學生和家長都發(fā)出了嘖嘖的贊嘆,那么這個高分的背后,莊老師的學生們又是怎樣學習,怎樣迎戰(zhàn)高考的呢?對此,莊老師用他的“八度三說”來進行解析。
破窗說
1目標的明確度
要求所設定的目標其難度高于自己目前的水平。
“到現(xiàn)在這個時候了,一定要明確要考什么學校?是北大、新大還是塔里木農(nóng)大?每位同學到了高三就應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這個定位要通過三年來大大小小的考試中自己在班級中的排名而得出。你在班里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水平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但這個目標的確定一定要有挖潛性。”莊軍老師首先告訴學生們應當怎樣確定一個科學的目標。
對此,莊老師提出了“破窗說”,主張孩子不要可憐自己,要學會折磨自己,要求所設定的目標其難度高于自己目前的水平。如果在寒冷的冬季,對班里的學生說:“同學們,咱們把窗戶打開透透氣吧。”大家可能會找出許多諸如“天氣太冷”之類的借口來推托。但是我如果直接說把房頂掀開來透透氣吧,學生們肯定會說,那我們還是打開窗戶透氣吧,這樣我破窗的目標就很容易實現(xiàn)了。任何人都是有惰性的,對自己的要求要高過目標。而目標的設定一是要科學,二要嚴格實施,三要具有發(fā)潛性,四要不容改變。
如果你想考新大你就得把要求定在川大,如果你要上山大你就要把要求定在復旦,如果你就定在新大或者山大,對不起你肯定考不上。天津女排之所以連續(xù)三屆都獲得了全國排球聯(lián)賽的冠軍。是因為她們在平時的訓練中所練習的難度遠遠高于比賽的時候所能遇到的難度,獲得冠軍自然順理成章。
2信念的執(zhí)著度
當目標確定后,就一定要去執(zhí)著地追求。如果無法堅持,高考時就只能是個陪襯。
2004年,莊老師班里一名叫余金艷的女生其執(zhí)著的精神不但感動班里的學生,也感動了莊老師本人。這個孩子的媽媽雙目失明,乳腺癌晚期,爸爸身有殘疾,喪失勞動能力,家徒四壁。但是她一心想上實驗中學,自己給實驗中學寫了一封言詞懇切的求學信:表示自己非常希望上實驗中學,但自己沒有路費來參加考試,希望學校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孩子的信感動了學校的王海燕老師,這位老師給她寄去了考試的路費。
這個孩子考進了實驗中學的第一天就宣布一定要考上北京大學,起初因為來自哈密兵團的學校,基礎(chǔ)比班里的優(yōu)秀學生差。但余金艷立志一定要超過班里的第一名,她每天只想著學習以至自己的鞋底磨了一個洞都不知道,學習刻苦到甚至連天氣的變化都沒有察覺到,直到放寒假了才感覺到冷,她向負責照顧她的老師要棉衣,這位老師讓她打開母親給她裝的箱子,這時候她才發(fā)現(xiàn)箱子里有一件媽媽給她準備的棉衣。從8月份到校上課一直到1月份放假,每天都忙于學習的余金艷連自己的箱子里有棉衣都不知道。
就是這么一個執(zhí)著的女孩子,在學校入了黨,并實現(xiàn)了當初的理想,被保送上了北大的“蔡元培”精英班,她最終高考分數(shù)高達715分。
當聽見這個分數(shù)的時候,80中學的300多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爆發(fā)出驚嘆聲! 面對孩子們的驚嘆,莊軍老師平靜地念出了冰心的一句名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他不希望孩子們只看重715分的成績,而要看看這個分數(shù)背后的付出,當別人刻苦的時候你在干什么? 3意識的自覺度 高三的時候你如果沒有高三學生的意識,等在你前方的只有死路一條。 “到了高三了,作為高三學生就應有個意識———高三應當干什么?高三了什么事是急什么事是緩?什么事是表象什么事是本質(zhì)?什么事此時能干而彼時干不了?什么事此時能干彼時也能干?”莊軍老師用了一連串的提問引出了自己對意識自覺度的見解。 他認為那些到了高三還花時間看漫畫,看武俠,玩手機,聽MP3的學生就屬于意識不到位。“如果你以這樣的狀態(tài)混到高三畢業(yè),怎么可能有好的結(jié)果?又怎么可能考上心目中的大學?”莊老師一連串的反問,使得臺下專心聽講座的學生不停地點頭。 莊老師認為如果高考結(jié)束時,沒有一個好的結(jié)果,而你自己找個借口對父母說“今年,我沒有發(fā)揮好!”就是撒謊、騙人。為什么呢?因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腫脹的雞大不過羊。如果你是一峰駱駝再瘦又能瘦到哪里去呢?至少比馬大吧!但如果你就是一只雞,充了水也大不過羊。 所以高三的時候你如果沒有高三學生的意識,等在你前方的又怎會有光明,但如果你有了高三學生的意識,你的行為都會為你的將來鋪路,你的前途自然一片燦爛。 4行為的自控度 學生每個人都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宇宙,做自己宇宙的主人,別人進不來,自己也不出去打擾別人。 莊老師要求自己的學生每個人都建立一個“場”,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宇宙,做自己宇宙的主人,自我封閉,埋頭苦學,蘊積實力。 莊老師要求學生有極強的自控度。一次一位姓王的老師到莊老師的班里找他,當他走進教室時所有的學生都在埋頭看書,沒有一個人抬頭。王老師問了一句:“你們莊老師呢?”所有學生依然沒有一個人抬頭。她覺得班里的孩子怎么這么傲氣,于是走到第一排敲了敲一位女生的桌子問道:“你們莊老師呢?”這位女生騰一下站起來說:“老師,對不起!我不知道。”騰一下又坐下了,繼續(xù)看書,而班里仍然沒有一個孩子抬頭。 莊老師平時要求學生,上課時,抬起頭來一片深山;自習時,埋下頭去一片海洋。老師在不在班里都一樣,不允許嚼口香糖,不允許轉(zhuǎn)筆,不允許東張西望,不該抬頭的時候不抬頭,必須專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貧困女生故事感動聽課師生 當日莊軍老師講述女生馬婷的故事時,在場的80中老師、學生以及家長們都落下了感動的淚水。 馬婷的媽媽三年前從庫爾勒農(nóng)村把她送到莊老師手里時,只說了一句“老師,我把孩子交給你了”。可是這一交就是三年,三年中馬婷沒有回過一次家,而馬婷的父母也沒有來看過馬婷一次,甚至過年她都寄住在同學家中。一次元旦莊老師和住校的學生們一起包餃子吃,馬婷就是不來吃,只是哭,孩子想家已經(jīng)想瘋了。 高三一模完后,馬婷突然一個人坐到了教室的最后面,自己也不說原因。后來老師才知道,馬婷因為沒人照顧飲食,患了慢性腸胃炎,為不影響其他同學,她主動坐到了教室的最后面。而且為了抓緊時間學習,堅決等到高考結(jié)束再去治療。二模考試時,為了不影響考試,馬婷兩天硬是不吃飯餓著肚子參加考試。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三年沒有回家,因為家里實在太窮,出不起路費,馬婷的父母為了給她和她上大學的哥哥攢學費,也沒有來看過她一回,最終皇天不負苦心人,馬婷考上廈門大學,后來受資助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深造。 在講解過程中,莊軍老師提到他所帶班的作息時間表以供參考。他要求班里的學生每天早上9:00必須到校上早自習,絕對不允許遲到。中午放學后,給學生40分鐘的午餐時間,2:40學生必須回到教室,用校服蒙住頭,休息30分鐘,以保證下午上課的效率。3:10,班長會準時對班里的學生說三個簡短的詞語“起來、洗臉、快回”,3:15所有學生必須回到座位上學習25分鐘,3:40開始上下午課。下午7:00放學后其它班的學生都走了,莊老師班的學生去吃飯,45分鐘后必須進班上自習,到8:50下課去上個廁所,9:00正式開始學校規(guī)定的晚自習。晚上11:30學校晚自習下課,各班班長要跟著負責檢查晚自習的老師檢查17分鐘,莊老師班的學生再多學15分鐘,11:45才離開。 這樣一天下來,可以比別人多學習2個多小時。白天如此爭分奪秒地學習,但晚上莊老師要求學生們12:00必須睡覺,一定要保證7小時的睡眠。如果哪個孩子因為晚上熬夜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會遭到他的批評。 在莊老師看來,一天近14個小時的學習,是沒有道理學不好的。 在大講堂結(jié)束前,莊軍老師還就現(xiàn)場同學所提出的部分問題進行了解答。 營養(yǎng)博士開營養(yǎng)餐單 對于每一個備戰(zhàn)高考的學生而言,絕不是他一個人的戰(zhàn)役。這里面有他自己的努力,更有老師、家長的期望和投入。如何為孩子做一頓既營養(yǎng)又可口的飯菜,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恐怕是每個家長最大的心愿了。 當日,新疆醫(yī)科大學營養(yǎng)學教研室主任李莉博士,詳盡地為學生和家長開出了一份營養(yǎng)餐單。 李莉博士為我們分別列出了五類對智力有益的營養(yǎng)素和食物: 一是脂肪,為大腦細胞提供營養(yǎng),所以高中的孩子不應當去減肥。二是蛋白質(zhì),對智力的發(fā)育非常重要,大腦缺氧、昏睡、記憶力減退都與蛋白質(zhì)的攝取不足有關(guān)。三是糖,四是主食,五是維生素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 所以考生需要保證每天1~2袋牛奶,對牛奶過敏的孩子可以換成豆?jié){或者酸奶。每天一個雞蛋,因為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一周吃一次魚,最好是海魚。還有動物的肝臟以及紅色的肉,比如牛、羊肉。 另外對智力和人體有害的四類食物須格外小心。 一是含鉛類食物。含鉛類的食物有爆米花、皮蛋、各類飲料和罐裝的食品。二是含鋁類食物。含鋁的食物有油條、粉絲、粉條及易拉罐飲料。三是油炸、煙熏、火烤及鹽腌的食物。四是含糖精、味精較多的食物。 李莉博士最后為高考生設計了一日三餐。 早餐:注意干稀搭配。稀的可以是豆?jié){、牛奶,用以補充蛋白質(zhì)和鈣,干的吃一些主食、雞蛋,最好有些蔬菜或水果。 中餐:一定要吃飽,而且要品種豐富。要有主食,肉類及蔬菜,品種越豐富越好。 晚餐:要避免吃一些油膩的食物,也不要吃得太飽。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類。 揭鍋說 5做事的持久度 一段時間的用功與一直的用功是有區(qū)別的。 關(guān)于“堅持就是勝利”,莊老師舉了關(guān)芮同學的例子。關(guān)芮是從五家渠考入實驗中學的,當時有三個學生從五家渠考到烏魯木齊的重點中學,關(guān)芮在三人中排第3名,班級30多名,但她就靠著自己的專注一點一點地堅持,一模考了700.5分。從班級30多名變成年級第一、烏魯木齊第二名,而當初的第二名考了650分,第一名考了610分,都沒關(guān)芮分高。在莊老師看來,對于高中生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決定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學東西很快,但是就因為學習習慣不好,堅持度不夠,而被那些不如他聰明卻能持之以恒的學生超過了。 一段時間的用功與一直的用功是有區(qū)別的。如果一件事要十天完成,不少孩子前三天熱情澎湃,四五天就不行了,很難堅持過七八天。一般只有堅持學到10天以上的孩子,量變才會發(fā)生質(zhì)變,才會成功。 莊老師指出他要求的“持久度”,要有一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中間不能有水分,堅持的一定要有質(zhì)量,一定要用積極心態(tài)去堅持,不能被動地堅持。 對此莊老師提出了他的“揭鍋說”。老百姓常言“緊燒火,慢揭鍋”,在做饃饃的過程中,不能老想著饃饃熟了沒有呀,好不好看,好不好吃呀,而是要拼命地加火,等規(guī)定的時間到了,自然會蒸出又白又軟的饃饃。面對高考也一樣,只管學習,只管耕耘就行了。 6成績的穩(wěn)定度 一會考個前幾名一會又落到倒數(shù),這樣不穩(wěn)定的成績沒有參考價值,不利于高考結(jié)束后的估分報志愿。 面對已經(jīng)結(jié)束的一模考試,莊老師告訴考生面對成績,即使你現(xiàn)在是班里的第一名也不能忘乎所以,但就算你考最后一名也不要妄自菲薄。因為成績的穩(wěn)定才是最重要的。 不少學生的考試成績非常的不穩(wěn)定,一會考個前幾名一會又落到倒數(shù)。這樣的成績最沒有參考價值,最不利于高考結(jié)束后的估分報志愿。所以現(xiàn)在最主要的是踏踏實實地學習,每次哪怕前進三五名的成績也不錯。 莊老師給出一個穩(wěn)定提高成績的方法,就是每次考完試,將考試得分寫在一邊,將不該丟的分寫在另外一邊。不該丟的分包括1.老師講過而沒有認真聽課丟的分。2.因為沒有完成作業(yè)而丟的分。3.粗心大意、筆誤丟的分。4.審題錯誤丟的分。5.寫字不規(guī)范丟的分等等。然后把實際得分和不該丟的分加起來就等于你的潛能分數(shù)。 莊老師要求學生不要老拿自己跟別人比,要跟自己比,先戰(zhàn)勝自己,將自己的失誤降到最低,再去和別人比較。他曾經(jīng)帶過的一個學生,考試只考了200分,算下來自己不該丟的分卻有280分。而這個最初考200分的男生,高考時因為將失誤控制到了最小范圍最終考了440多分。 尋寶說 7心態(tài)的平和度 高考的心態(tài)既要“平和”、“平衡”、“平定”和“平淡”,也要有適當?shù)慕箲]、緊張感。 對于高考心態(tài)的問題,莊軍提出既要“平和”、“平衡”、“平定”和“平淡”,也要有適當?shù)慕箲]、緊張感。 比如上課、上自習的時候,大家都很累,但別人仍堅持坐直了投入看書,就你趴在那里,很放松很舒服,學習效果肯定不好。所以一定堅持給自己一定壓力,讓自己有緊迫感,但也不能太緊張,因為你所面對的壓力太多,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同學給自己的競爭壓力,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壓力和老師給你的反復叮嚀的壓力,各種壓力聚在一起,心情會特別煩躁。這時候你只有埋頭苦干,否則坐在那里想,會越想越有壓力,越想越煩。高考的知識點是有限的,學一點少一點,掌握的越多,你的心態(tài)就會越好,離自己確定的目標越近,心態(tài)自然會越輕松。 對此莊老師提出他的“尋寶說”,希望同學們改變一下思維,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鼓勵大家開動腦筋,尋找多種學習方法。“尋寶說”講的是在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地方有一批寶藏,人們蜂擁而至去島上尋寶,不少人傾家蕩產(chǎn)而未果。其中一個人就想,我為什么不能在此以擺渡來掙錢呢?其最終目的不都可以發(fā)財嗎? 學習也一樣的,手段可以多種多樣,只要能提高成績,你的心態(tài)自然會平和起來。 8五者的聚焦度 必須把“時間、精力、智力、情感、體能”五者聚焦,才能成功。 莊老師認為,高中階段是人一生中心態(tài)最失衡的時候,因而此時做事情平衡度最差,很容易顧此失彼。所以他要求同學們過一種單純的生活,只做符合學生身份的事情。必須把“時間、精力、智力、情感、體能”五者聚焦,才能成功。 時間:每天24小時,對每一個人都一樣。誰最科學,最理智地使用24小時,誰就容易成功。一心學習,不要讓雜事分去了眼底的大好春光。 體能:莊老師要求班里的學生上高中不許生病,生病就是犯罪,因為那樣會耽誤很多的學習時間。 精力:每個人儲能庫中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大家在精力上是基本相當?shù)模砸延邢薜木τ迷陉P(guān)鍵的時候,關(guān)鍵的事情上。 智力:在莊老師的思維里面,一道題如果做了很久還做不出來,就趕緊去問別人,自己再在那里死摳就是浪費時間,那不叫刻苦。 情感:莊老師當年帶的一高考狀元也遇到過感情問題。該男生已在學校入了黨,并且被保送了清華。但那個女生模擬考只考了410分。莊老師找到該男生,要求男生暫時封存對女孩的感情,同時對女孩進行鼓勵,最終女孩在僅剩27天的時間里,從410分考到了540分,考上了武漢大學。目前兩人雙雙留學國外。 莊老師說:“把時間、精力、智力、情感、體能,比做五個指頭,如果分散出擊不但不能傷害敵人還可能傷及自己,但是如握成一個拳頭,其攻擊力就不一樣了。只要你能專注于一件事情,你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 當日,80中學的30余名學生向莊軍老師提出了自己關(guān)于高考的種種問題,本報經(jīng)過篩選后現(xiàn)刊登部分問題。 1.對家長的過分關(guān)心產(chǎn)生的厭煩情緒該怎樣調(diào)整? 莊軍: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其次要體諒父母的用心,化關(guān)注為動力。 同時作為家長,不要過分關(guān)注孩子的成績,老拿孩子互相比較,盡量做好后勤保障就行了。 2.在一模考試中我才考了390多分,與以前的落差非常的大,現(xiàn)在總擔心,這也想補那也想補,我該怎么辦呢? 莊軍:首先你要肯定自己的成績,這是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第一要平衡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重點抓基礎(chǔ),扎扎實實往前學;第三,側(cè)重彌補你的弱科,這樣效果會比較明顯。 3.我們走讀生很多時間都浪費在路上,回家常開夜車,連最起碼的7小時睡眠都保證不了,我非常擔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莊軍:高三考生中走讀生占大多數(shù),所以不要擔心浪費在路上的時間。但是一定要保證白天聽課的質(zhì)量和自習的質(zhì)量,盡量在學校完成作業(yè),保證回家后可以騰出時間來復習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