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儒學提倡的道德,從根本上說,是要求人們發自內心,這個效果的實現,靠的是教育和教化,而不是強制性的法律??鬃诱f,法律只能使人害怕犯罪后的懲罰,但不能讓人不產生犯罪的念頭。沈家本說“道德的范圍寬,法律的范圍窄”,就是孔子這一見解的延伸。儒家最高理想境界之一叫做“無訟”,最好大家都無爭執,連法律都不需要。當然,這種理想很難實現,因此儒學退而求其次的理想是“息訟”,希望社會各界“戒爭止訟”。并且,在此思想指導下,形成了全世界最具特色的“調解”制度,至今依然發揮作用。換句話說,儒學從根本上就不希望走到不得不采用強制性法律的地步。因此,道德具有血腥味,不是中國傳統的特征,而是西方政教合一的傳統所必然導致的現象。希望我的這個補充能有助于人們理解“道德的血腥氣”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