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必然得不到社會和公眾的認同而道德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標準這些標準也會反映在法律規則及其適用中 道德的失落會導致社會凝聚力的渙散市場效率降低、風險增大違法行為的道德成本降低政府與司法機關的威信貶損……面對失落的道德如果法律拒絕援之以手我們對法律信仰從何而來為什么法官不能理直氣壯地說社會的基本道德標準應當、而且必須在司法中受到重視呢——當法律規則與道德標準出現明顯斷裂時應當修正的也可能是法律;當法律規則曖昧不清時道德標準當然可以作為解釋法律的一種尺度如果連法律家們都對公共道德缺少起碼的信念和認同又怎能侈談把法律解決不了的難題留給道德去調整呢沒有宗教的約束和良心的譴責面對法律的無可奈何 很想討教那些為二奶鳴冤的法學家對于一種對社會尊嚴已構成嚴重冒犯的不道德行為連道德上的批判都不能容忍難道不是要將這些行為的代價或成本降低為零嗎很想大聲疾呼若要使法律成為社會的信仰每一個人尤其是法學院的學生應該從誠實、守信、善良、人道、責任、寬容等等道德規范學起從不作弊、不撒謊、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信守承諾這些微小的德行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