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輪通脹襲來之際,這些板塊還將再次擔當重任,這點無論是從三季度機構的布局還是近一個月的行情都可以看出來。
基金的三季報顯示,三季度,機構加大了增持采掘、有色金屬板塊個股的力度。相對于二季度,采掘行業基金總市值增加了20%,金屬非金屬行業總市值增加了50%。
10月份以來,在煤炭板塊、金屬非金屬板塊正如這些基金預想的那樣快速上漲,截至11月9日,煤炭板塊上漲了43%,有色板塊上漲了35%,與同期上證指數相比較,高出許多。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認為,在這樣一輪上漲之后,資源類板塊的個股已經出現了分化,并不是所有的個股都值得投資,而是需要有選擇性的投資。
資源類包括采掘、金屬非金屬和化工類。《投資者報》研究結果顯示,采掘板塊的動態市盈率已由國慶節前的15.6倍升高至當前的19.4倍;有色金屬板塊也由此前的62.8倍升至當前的84.5倍;鋼鐵板塊市盈率從此前的20倍升至24倍;化工板塊的市盈率也從22.3倍升值26倍。
從行業的橫向對比而言,采掘板塊的和鋼鐵板塊仍具有估值優勢,這兩個板塊分別在第2位和第4位。
在資源類板塊中,建議關注15只股票,它們是新鋼股份(
600782)、恒源煤電(
600971)、兗州煤業(
600188)、冀中能源(
000937)、國投新集(
601918)、山煤國際(
600546)、西山煤電(
000983)、盤江股份(
600395)、露天煤業(
002128)、中煤能源、時代新材(
600458)、新興鑄管(
000778)、浙江龍盛(
600352)、煤氣化和上海能源(
600508)。
在產業鏈另一端的消費類也很容易受益于通脹,因為他們不僅可以將成本向消費者轉移,而且可以加大提價幅度,從終端攫取更高的利潤。
消費類板塊包括食品飲料、醫藥、家電、服裝、旅游、商業零售等多個板塊。《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發現,白酒、家電、服裝、化學原料藥、中藥、零售以及自然景點這7個消費類板塊在2007年那輪通脹上升周期中,表現普遍較好。
空調、白酒、專業連鎖、服裝、小家電、洗衣機等子板塊遠跑贏全部A股整體漲幅,如空調子板塊漲幅超過730%,白酒板塊漲幅接近650%。
從具體個股看,格力電器(
000651)、大連友誼(
000679)、美的電器(
000527)、海信電器(
600060)、偉星股份(
002003)、三花股份(
002050)、蘇寧電器(
002024)、小天鵝A、合肥三洋(
600983)、五糧液、蘇泊爾、京投銀泰(
600683)以及友好集團(
600778)存在較好的投資價值。
受益通脹明顯的第三個板塊是農業板塊,隨著農產品和水產品價格的上升,58家上市公司業績明顯改善。
對于農業板塊,短期來看,供應減少導致去年以來食糖、棉花、刺參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同時持續寬松流動性將推動股價上漲;長期來看,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與銷售結構升級趨勢也將推動農產品價格持續上行,從而帶動農業板塊長期的投資機會。因此,未來中糧屯河(
600737)、南寧糖業(
000911)、新中基、好當家(
600467)、東方海洋(
002086)、大北農(
002385)、敦煌種業(
600354)、登海種業(
002041)、東凌糧油(
000893)、金德發展(
000639)將存在較高的投資價值。
除了上述,還有一個與貨幣聯系最緊密的金融板塊,它們受益的程度也是非常明顯。
金融板塊包括銀行、券商以及保險行業,均能從通脹中得到好處。四季度以來,這些板塊尤其是券商板塊已有較好的表現,但從估值來看,與歷史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較低,前的市盈率比歷史平均市盈率的一半還小。
銀行板塊目前的動態市盈率為10倍,歷史平均市盈率超過28倍;券商板塊分別為30倍和65倍,保險板塊分別為21倍和47倍。
在這個板塊中,有12只股票估值較低,它們是中信證券(
600030)、宏源證券(
000562)、海通證券(
600837)、長江證券(
000783)、華泰證券(
601688)、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
600016)、工商銀行、興業銀行(
601166)和中國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