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翰通近日披露,公司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議案》。這標志著映翰通正式踏上了沖刺科創板的征程。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4月9日,新三板擬登陸科創板的掛牌企業已經達27家。其中,賽特斯、映翰通和興和云網三家企業涉足云計算細分領域。云計算也成為目前新三板市場申報科創板最多的板塊。
賽特斯第四次趕考IPO
上述三家企業中,賽特斯上市之路頗為曲折,已是第四次趕考IPO。
2013年3月,賽特斯接受上市輔導,開啟了上市之路,目標是創業板。此后,IPO暫停,賽特斯上市計劃中止。新三板擴容之后,2015年7月,賽特斯轉而掛牌新三板。2017年8月,賽特斯再次接受上市輔導,重啟登陸A股計劃。2018年4月,“新三板+H股”政策開啟。2018年10月,賽特斯收到港交所IPO受理單。隨著科創板橫空出世,2019年3月,賽特斯宣布董事會決定轉向科創板。賽特斯也成為首家放棄“新三板+H股”,轉道科創板的公司。
科創板推出后,受到資本市場熱烈追捧。截至目前,上交所科創板受理企業中有11家來自新三板。申報科創板需要經董事會、股東大會通過。這是新三板企業對外宣布擬上科創板的最常規途徑。當然也有例外,興和云網擬上科創板的信息是通過年報向外界傳遞的。興和云網在2018年年報“公司發展戰略”這一欄中,公司在提到2020年發展規劃時,用了“啟動登陸科創板或被并購重組”的描述,從而蹭上了科創板熱點。
三公司各有亮點
科創板吸納更多的是硬科技公司。中國證監會年初發布的《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提到,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文中提到的“云計算”,正是賽特斯、映翰通和興和云網三家企業的共同標簽。云計算是2009年開始商業化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大數據時代數據中心的升級產品。數據顯示,我國云計算近年來保持著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急于登陸資本市場的賽特斯主營業務是為政府機構、企業及家庭個人用戶提供覆蓋云、網、端的信息通信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以柔性網絡及計算核心技術為基礎,已經成為三大運營商網絡規劃、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公司研發團隊以博士為核心、碩士為骨干,其中SDN/NFV研發團隊擁有近200名成員,在同類企業中具有較強的人才競爭優勢。
賽特斯最近幾年的業績比較亮麗。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6.89億元,同比增長7.67%;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7億元,同比增長16.61%。
映翰通專注于工業物聯網“傳感與控制、M2M 通信、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四大技術領域的持續開發,公司客戶及業務合作伙伴覆蓋了眾多行業領先企業,例如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富士冰山、GE 醫療、施耐德電氣、飛利浦、羅克韋爾等。年報顯示,映翰通2018年營業收入為2.76億元,同比增長20.5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54.6萬元,同比增長44.11%。
相比之下,主營云計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服務的興和云網規模要小一些。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176.51萬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3萬元。不過,公司也有亮點,2018年下半年引入硅谷技術團隊,研發出了滿足企業設計和仿真需求的新一代高性能計算工業設計云平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