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蟹爪蘭生長的因素有:土壤、溫度、濕度、光照、施肥、通風、蟲害。一 .季節、溫度影響 春秋兩季,氣候溫暖,平均溫度一般都在10至25攝氏度左右,三組植物生長正常,葉(莖)綠且較豐滿肥厚,沒有明顯的差異。但在夏冬兩季,由于溫度相差較大,對照組與實驗組的差異就明顯地表現出來。 夏季 八月份 經實地溫度測量,樓頂溫度最高45攝氏度,陽臺溫度最高38攝氏度,室內溫度最高31攝氏度。一周沒有澆水。樓頂對照組莖葉萎蔫,花朵脫落,有些莖干枯死亡。移至水塔下陰影處,澆水,一周后,返青,但整體植株受到影響。而實驗組、對照(室內組)基本未受影響。澆水后,正常生長。結論:夏季高溫和強烈光照及水對蟹爪蘭的影響較大,應將蟹爪蘭置于陰涼處,保持必要的水分,保證其正常生長。 冬季 一、二月份 2008年的冬季氣溫較低。實地測量,樓頂最低溫度2攝氏度,陽臺最低溫度3攝氏度,室內最低溫度9攝氏度。室內對照組生長正常,于一月中旬開花,花期10天左右。而樓頂組和陽臺組均受低溫影響,出現莖葉萎蔫、顏色泛黃現象,植株生長受到影響。三月初,氣溫開始回升,平均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最高20攝氏度。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并開始開花。兩者相比,后者在低溫下生長受影響,開花時間推遲近60天。結論:低溫對蟹爪蘭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冬天,應將蟹爪蘭置于室內溫暖處,避免受低溫影響。 二. 土、水和肥的影響 查資料得知,蟹爪蘭的生物學特性:蟹爪蘭原產南美巴西。屬附生類仙人掌,在自然環境中,常附生于樹上或潮濕山谷,因而栽培環境要求半陰、濕潤。夏季避免烈日暴曬和雨淋,冬季要求溫暖和光照充足。土壤需肥沃的腐葉土、泥炭、粗沙的混合土壤,酸堿度在pH5.5~6.5。蟹爪蘭的生長期適溫為18~23℃,開花溫度以10~15℃為宜,不超過25℃,以維持15℃最好,冬季溫度不低于10℃。蟹爪蘭屬短日照植物,因此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孕蕾開花。為了了解蟹爪蘭對土壤的要求及適應性,我將三組植株的土壤都做了區別。即每組有一盆是由腐葉土、泥炭、粗沙組成的混合土壤,另一組是由黃土加細沙組成的混合土壤。經酸堿度測量,混合土壤的酸堿度在pH5.5左右,一般土壤的酸堿度在pH7.5左右。但在種植中,并未發現兩種土壤對植株生長有明顯影響。但是水對蟹爪蘭的影響就比較明顯。五月份,對實驗組(陽臺組)的兩盆植株,進行澆水實驗,混合土壤盆每隔一天澆一次水(澆透),混合土壤盆每周澆一次水 (澆透),連續兩周。結果混合土壤盆開始出現落蕾、爛根現象,停止連續澆水一周,土壤逐漸干燥,剔除去爛根植株,其余的植株逐漸生長正常。一般土壤盆則生長正常,未見爛根現象。蟹爪蘭對肥料的要求十分明顯。實驗組每十五天施一次稀釋五倍的熟人尿,對照組三十天施一次同樣的肥料,實驗組植株的莖葉數量明顯多于對照組,花蕾數量也明顯多與對照組。(這其中當然也有其它的因素) 三 光照的影響 蟹爪蘭是短日照植物,適當的光照對其生長有明顯的作用。實驗組(陽臺)長期處于短日照環境,夏天三小時,冬天六小時左右,加上較強的散射光,十分適宜其生長。室內組長期處于無陽光照射,僅有散射的亮光,其生長速度、開花時間、花期等都受到影響。樓頂組長期處于長日照、高溫、低溫等多變環境中,其生長也受到較大的影響。 四 蟹爪蘭的繁殖 蟹爪蘭的繁殖一般有扦插、嫁接和種子繁殖等幾種。筆者僅對前兩種進行實驗。 扦插 筆者從春、 秋兩季,隨機摘下幾段稍老些的莖葉,大約有五至六節,置盆邊晾三到四天,待斷口干燥后,即插入備用的盆中,澆透水。盆置于陽臺上。以后每隔3-5日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過1個月左右,扦插莖便發根,萌生芽。扦插繁殖的爪蘭,株型不太美,開花也不多。經請教花市的花農,說是扦插的植株個體太小,分發的莖葉不多,另外可能肥料也不足,所以開花就不多。一年后,植株長大,發出較多的新芽,加上充足的肥水,情況就會改變。對比已經形成密集植株的實驗組的生長、開花情況,感覺有一定道理 。花市所賣蟹爪蘭盆花,多為數十節莖葉密集扦插后,再經不斷發芽生長,形成茂密的植株,所以看上去十分茂盛,花也特別多。 嫁接 2007年4月份,筆者進行嫁接實驗。具體方法是:砧木常選用三棱桿。首先用消毒刀片水平切去砧木頂端部分,再用刀片削去蟹爪蘭的皮,露出管維束。 切好后,立即插入砧木的切口內,深度大約2-3厘米。為防止接穗滑出,用仙人球刺加以固定(2厘米左右)。固定時,用手輕輕捏住砧木切口,使其夾緊接穗,并稍停片刻,以使兩部分能緊緊粘合,液體互相浸潤。嫁接后的植株,放置在蔭涼處,保持土壤濕潤,兩周后,成活。從嫁接的五盆植株看,有一盆因澆水不慎,接口處沾有水和盆土沒有清除,致使接口腐爛,沒有成活,其余都生長良好。 五 蟹爪蘭栽培的一些體會 經過兩年的細心實踐,對蟹爪蘭的生長和栽培有了一些體會。 蟹爪蘭的株形比較優美,一般在秋天和冬天開花。在懸垂傘形的植物體的變態莖上,開出朵朵嬌艷的花朵。同時,它的花又能開在沒有光線直射的房間里,是一種受歡迎的室內盆栽花卉。蟹爪蘭要求蔭蔽,潮濕的環境,盆栽用土,要求排水良好,通氣好。夏季盡可能置于遮蔭,避雨,通風良好的窗前,或陽臺下。在空氣干燥,炎熱和通風不好的環境下,則生長不良,特別是不要放在強烈陽光直射、溫度高的地方。在生長旺盛的季節,可施一些稀薄的液體肥料,(如人尿)入秋后,在開花前,可施一些追肥。10月初,移植在室內陽光充足之處,對其生長開花十分有利。 蟹爪蘭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的條件下,2,3個月即可開花。如要在國慶節開花,可于8月初,移入暗室,每天見陽光8小時,到9月下旬即可開花。當蟹爪蘭出蕾之后,盆土不能過干,否則花蕾易脫落。花開后,應把盆移在比較陰涼之處,可使花期延長。蟹爪蘭花后,有一段時間休眠,在休眠期,保持盆土干燥。當變態莖開始發生新芽時,一般3-5天澆一次水,20天左右澆一次稀的熟尿水。從實驗看,蟹爪蘭也適宜室內盆栽。室內盆栽蟹爪蘭,宜選 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底 最好放一些有機物等作基肥。蟹爪蘭雖屬短日照植物,喜散射光,忌烈日,但室內光線畢竟不夠,最好將花放在靠近窗的地方以利多吸收陽光 。蟹爪蘭不能多澆水,室內平時可10天澆一次水(室內蒸發量小)。一個月施一次衡肥(筆者施用商店買的復合肥,約一克溶有于500克水,澆于根部,效果也不錯)。 蟹爪蘭繁殖并不困難,可用其莖直接扦插,或進行嫁接繁殖。蟹爪蘭的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但以春、秋季扦插為好。扦插時,剪下數節不要太嫩的莖片,晾2-3天,待切口微微收干后扦插。扦插土壤以疏松砂質土為好,扦插后稍微澆一水,置于背陰處。以后每隔3-5日澆一些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過1個月左右,扦插莖使會發根,萌生芽。扦插繁殖的蟹爪蘭,株型不太美,開花亦不多。要等到莖葉分發出許多莖葉后才會有更多的花。 蟹爪蘭的嫁接繁殖,春、秋季均可進行,以春季嫁接為好。一般春季嫁接的植株,養護得好,當年冬季即可開花。 嫁接的具體方法是:砧木常選用仙人掌或三棱劍。首先用消毒刀片水平切去砧木頂端部分,再用刀片削去皮,使其成楔形。削切時,最好是一刀削成,不要重復削切。接切好后,立即插入砧木的v型口內,深度大約2-3厘米。為防止接穗滑出接口,可用仙人掌刺加以固定。嫁接時,要用手輕輕捏住砧木切口,使其夾緊接穗,并稍停片刻,以使兩部分能緊緊粘合,液體互相浸潤。之后,最好再用塑料薄膜捆扎一下,置于蔭涼避雨處養護。澆水時,使土壤保持濕潤即可,不可多澆,水不能澆入接口內。一般半個月即可成活。實踐說明,蟹爪蘭的嫁接還是較容易成活的。 蟹爪蘭是溫帶植物,冬季要求溫暖和光照充足。冬季來臨時,要注意避免寒流侵襲。在福州,一般每年11月后要移入室內養護。否則,過低的溫度(10攝氏度左右)極易凍傷植株,甚至使植株死亡。 總之,蟹爪蘭是一種十分容易栽培的花卉,只要細心培養,都能成活和繁殖成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