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聯教的深化、細化、常態化和普及化
楊振生
分三個部分講一下楹聯的教育工作:
傳達全國聯教工作會議精神
2019年3月29日至30日,中國楹聯學會在江蘇太倉市召開全國楹聯教育工作會議暨“聯教深化年”動員大會。會議總結了近年來各地聯教工作的成果,同時部署2019“聯教深化年”的具體工作。我市派出了市學會會長楊振生、名譽會長許豐慶、副會長張丹薇、副秘書長楊若溪、萬榮縣詩聯學會會長張建平及平陸縣詩聯學會副會長張創業一行五人,共十人的運城團隊參加了這次全國聯教盛會。
會議分兩天進行。29日會議由中楹會副會長李培雋主持,聽取了劉太品代表教育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又通過了由于蔣有泉會長宣讀的《關于開展“全國聯教深化年”活動的決定》,其中對“認識深化”、“措施深化”、“師資深化”、“教材深化”、“活動深化”等做出了具體安排部署。
在兩天的太倉參觀學會中,太倉市教育局,太倉市實驗中學,太倉市新區三小,太倉市沙溪三小等教育部門及學校的經驗交流給全國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太倉市教育局提出的“加大課程改革力度,不斷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把“國家課程校本化”和“校本課程特色化”的課程建設向縱深推進的經驗,為聯教的深化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運城市楹聯教育工作現狀
從一定意義上講,全國的聯教工作是在運城開的“花”,在全國太倉等地結的“果”。因為自從2011年全國的“聯教交流年”是在新絳縣召開以后,各地聯教工作才迅猛開展的。中楹會副會長劉太品在報告中是這樣表述的:“全國聯教工作的老典型山西省運城市。”在2018年用全年的時間進行了“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自查和聯教工作“回頭看”的工作 ,對全市17個中國楹聯教育基地和50個山西楹聯教育基地逐一摸排,使聯教工作得到了極大促進。運城市在實現了全市2100所中小學聯教“全覆蓋”之后,又提出了“常態化”和“高質量”兩重目標,使“聯事、聯創、聯教、聯產”四位一體,整體推進,努力把運城打造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楹聯傳承發展示范區”。為此,運城市教育局也積極推動具體工作。市政府和教育局領導多次在聯教工作會上講話,提出要求督促落實。
《報告》中多處提到:平陸縣西街小學的楹聯課題小組參與了山西省政研會秘書處2018重點課題“傳統楹聯文化對社會風氣的積極促進作用”的研究。
運城市聞喜、新絳和永濟的楹聯校本教材榮獲山西省教育廳的獎勵。
山西聞喜晉華學校按照楹聯教育與語文教學、思想道德教育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各年級聯教課程標準并遵照標準完成楹聯教學任務。晉華楹聯校本課程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山西省優秀地方課程并獲校本課程一等獎。
山西永濟三中的楹聯與詩詞并舉等,都成為“運城現象”中一道靚麗的聯教風景線。
聯教深化重在落實,重在堅持
全國聯教提出“深化”,運城怎么辦?
運城的口號是:狠抓“一三六”,聯教上層樓!
“一”是必須堅守一個“死”決心!抓聯教是抓傳承發展的唯一出路!
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客觀上楹聯文化從環境走向課堂,從課堂走向課程,從課程走向育人,成為語文教學和學校德育的重要輔助,是一門不可或缺的素質基礎教育。
“三”是聯教必須上“三個臺階”。
第一個臺階是:全覆蓋。2011年和2012年,在全市2100多個中小學實施了“全覆蓋”,普及面達百分之七十以上。要“深化”,就必須“消滅死角”,達到百分之百。
第二個臺階是:常態化。必須走進“課堂”,走進“課程”,走進“考卷”,形成制度化,才能常態化。
第三個臺階是:高質量。全市聯教出現了一批典型,有100多個像永濟銀杏小學、新絳西街實驗小學、聞喜晉華實驗學校和夏縣中學那樣的“標桿學校”,教學質量才能提高。
這三個臺階,是聯教工作的三個不同的“高度”,也是三個不同的難點,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要攻克這三個難點,登上三個高臺,唯一的“要訣”就是:必須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楹 聯 教 師 培 訓 要 到 位。
我市現有五十名“全國優秀楹聯教師”,全國最佳楹聯教育學校,全國十佳楹聯教研組——新絳西街小學。有全國十佳優秀楹聯學校校長——夏縣中學校長韓創業。兩千多所學校要普及,要深化看來遠遠不夠,怎么辦?加強培訓!2018年中楹會在北京搞的“教師進修學院”的確很好,但是這是“頂端行為”。其實大量的語文教師培訓,應該放到基層,放到各市、縣、區。今年,我市就要利用寒暑兩個假期,與各級的“教師進修校”一起搞一次大培訓。
聯 教 教 材 要 到 位。
目前,全國沒有統編教材,中楹會也曾試圖搞過統編教材,但都沒有成功。其實有一個《聯律通則》就行了,全國各地各校校本教材既規范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就很好。我市的辦法是以芮城的南街小學、平陸初中、永濟銀杏、聞喜楹聯希望小學等的校本教材,為蘭本搞好各自的校本教材。
聯 教 課 堂 要 到 位。
楹聯進校園的關鍵是“進課堂”,“進課程”,認真落實“楹聯教的三結合”,即:楹聯教學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楹聯教育與思品教育相結合,楹聯教育與校園文化相結合。“三落實”是:領導安排,課程表和合格的楹聯教師要落實。
聯 教 活 動 要 到 位。
除了課堂聯教以外,豐富多彩地開展課外活動也很重要,新絳西街示范小學的“聯律操”已推廣流傳到全國。聞喜西街“中國楹聯希望小學”的“拉聯歌”,絳縣實驗一小的“聯律歌”等不但要繼續搞下去,而且要“花樣翻新”,層出不窮!
聯 教 成 果 要 到 位。
聯教是“過程”。而普及楹聯基本知識,提高師生的楹聯創作水平,鑒賞能力及文化素質才是“目的”。夏縣中學在“全國十佳楹聯學校”校長韓創業的帶領下,全國知名聯家,名教張彤薇、趙愛萍等全國優秀楹聯教師舉辦“楹聯精修班”,培養了30名楹聯“尖子生”,走出了一條“名校名師出高徒”的嶄新路子,同時建立“楹聯學生檔案”,使其“尖子生”即使以后晉升大學,步入工作單位,走遍全國各地,也與母校不斷聯系。夏縣中學的這種做法,很值得向全市,向全國積極推廣。
創建各級“楹聯教育基地”也是聯教成果的顯著標志,在近年內,要實現“河東楹聯教育基地”由現在的30個達到300個,“山西省楹聯教育基地”由現在的50個達到100個,“中國楹聯教育基地”要由現在的17個達到50個。關于建立楹聯教育基地的目標分解:從2019年至2020年兩年內每個縣在現有基礎上,力爭達到:①“河東楹聯教育基地”增加20一25個;②“山西省楹聯教育基地”增加5一10個;③“中國楹聯教育基地”增加2一5個!必須消滅“空白縣”!
領 導 思 想 重 視 要 到 位。
這一條應該是以上幾條的前提和保障。正如毛主席所說:“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是決定的因素。”尤其是“思想重視”,各級行政領導以及學校領導必須真正地把聯教當做“基礎教育”,當做“素質教育”來抓,聯教才能“出點子”,“出辦法”,“出成果”!
全國的“聯教深化年”來到了,這是一個“時不我待”的大好機遇,讓我們乘東風,破巨浪,在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洪流中,高高飄起“中國楹聯”這面大旗!
第十七屆中國楹聯論壇 論文 回顧
聯·論文‖楊振生:河東流派的文化自覺與時代使命——從“初現端倪”到發展壯大
聯·論文‖ 汪星群:新藝術流派 大文化擔當--從河東流派看楹聯文化發展
聯·論文‖歐陽飛躍:清襟凝遠 妙筆縱橫——“湖湘楹聯七子”流派淺析
聯·論文‖王家安:由岳民立先生新型楹聯理論兼談楹聯學科體系建設
聯·論文‖文振西:發展大楹聯 功夫在聯外——兼論河東流派的創作風格及發展路徑
聯·論文‖呂可夫:左撇右捺撐起上仄下平——“河東聯派”產生的重要啟示
聯·論文‖ 周永紅:試論對聯流派之構成要素以及當今準“流派”現象之實質與意義
聯·論文‖鞏行遠:運作楹聯能做大——— 山西運城市楹聯文化及其“河東流派”現象的文化感悟
聯·論文‖王永江:對以“中楹流派”為代表的網絡對聯風格變遷的探析
第十七屆中國(運城)楹聯論壇暨楹聯流派與楹聯文化傳承發展——兼論河東流派研討會紀要
喬應甲楹聯藝術全國論壇 論文選
聯·藝‖王慶新——直面社會人生的讜論諍言——喬應甲聯語內涵理義特征淺識
聯·藝‖余德泉——一部具有歷史和學術雙重價值的楹聯典籍——《半九亭集》楹聯初步探討
2016年度中國對聯創作獎金獎作品展播
河東楹聯網視頻 精 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