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人如何過職場政治這道“坎兒”
前言:職場政治指得是一種隱形的關系,它不存在于企業制度中,但它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職場人士的晉升與發展。而要度過這個“坎兒”,就要在職業生涯的過程中善于平衡各種關系,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和工作職權范圍內充分展示自我,從而達到最終晉升的目的。本文以筆者的親身經歷來告誡剛剛踏入和正在職場中打拼的營銷人們如何過職場政治這道“坎兒”,從而做到事業和職場雙豐收。
一、新入職員工要重視與同事的關系,學會尊重上級
筆者1996年入行,剛工作時在一家國有大型百貨商場,從文員做起,到地區集團的營銷本部長用了6年的時間,工資也由最初的300元、600元、900元,一躍漲到了1800元,從一個職場新人,成長為企業的中層骨干,其間經歷了太多的職場故事,也深知一個新人要想得到提升所要經歷的幾種境界。
(一)、不要小視你身邊的每一名同事,甚至包括保潔工人。
對一名新人而言,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新的同事,一開始是有點茫茫然不知所措的,而這時你的“良師益友”就顯得愈發的必要。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白交的學費。你要想在今后的職場生涯中走得更遠,你就要學會融入這個集體,達到被“同化”的境界。
當然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千變萬化,接觸的同事也是千奇百怪,但你只要堅信一條:每個人都是需要被關注的,都有他(她)在工作之外的興趣點,這也就是你的切入點。筆者剛工作時,與每個人都和睦相處。記得當時筆者每天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與正在工作的保潔員打招呼:“Z姐,早上好”,久而久之,連保潔員也對我贊賞有加,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下步就是你表現自我的時候了。只要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工作業績突出,你就會逐漸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而相反,如何你處處為自己的私利著想,不考慮同事的感受,除了得不到同事的認可,更為你今后的晉升埋下伏筆。試想,如果你作為一任領導,處處為自己著想,這個團隊又會如何呢?筆者印象很深的一次經歷是,當時正值世界杯,同一個辦公室的“姐姐”和我商量,她晚上有事兒能不能替她值個班,我平時都是早來晚走,可這次我拒絕了,任憑她如何向我請求,我都以要看球而拒絕了她。如果我當初能成熟點,就不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了。其實作為同事而言,最難做到的就是哀求對方,而當要求被拒后,這個仇恨的種子會遲早發芽的。
要懂得禮貌,注重細節。筆者時任營銷本部長時,公司新招聘了五名大學生,作為營銷部的新鮮血液,因為是新成立的部門,所以備受關注。這其中只有一個男孩子,大家都叫他“小E”,雖然他為人熱情,工作任勞任怨,但性格憨厚,且不善于溝通。各部門的同事對他評價都不高,而且平時他本身不注重個人衛生,給人以邋遢的感覺。其實謙遜大家都懂,這是我們從小學就接受的基本教育,但是換成工作崗位中,情況就要更復雜一些。不僅要學會踏實工作,更要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一次,某部門的副部長和我說,你們部門的“小E”怎么這么不懂禮貌呀,毛毛草草的。經過了解,原來是“小E”在打電話溝通工作時,上來就說事兒,而沒有稱呼對方的職稱。試想,如果換成這樣的說法可能會更好些:“W部長,現在有一件事,能否麻煩你一下?”。雖然他很努力,但最后還是因為不諳職場政治,而最終被公司辭退。
點評:做營銷最重要的一項技能之一就是要善于與人溝通,除了與客戶的溝通技巧必不可少之外,人們往往忽視了與同事的溝通,而與同事關系的融洽與否將對營銷人的職場政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你現在沒有感覺,但終有一天你會為此而付出代價。
(二)、新員工要善于投上司所好,在八小時之外下足功夫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員工,往往都需要被他人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到這個集體,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而在繁忙的工作中上司只能了解到你工作的一面,而無法發掘你更多的潛力。有人調侃說,酒桌上是最能考驗人的地方,其實不無道理。
在筆者的職場生涯中,曾遇到過很多這樣不諳“職場政治”的同事,而往往他們的下場或是得不到重用,或是被上司以各種理由辭退。一次,業務部的一名新來的女孩兒陪領導和客戶喝酒,本來是一件好事兒,喝著喝著她卻直接坐到了客戶的腿上,雖然客戶是一名女同志,但此舉卻也大失體面兒,老總事后非常生氣,雖然此女很有才華,也是企業亟須的人才,但還是遭到了辭退。其實我們的女老總是最看不慣屬下有過格舉動的,所以一些老員工,尤其是女員工在見老總的時候往往都著裝較正式,也不敢有穿長筒鞭、披過肩長發等諸如此類的“不過眼”行徑。而反其道行之的往往都會落得個悲慘的下場。筆者在招商部時,時常出差在外地,一干人等就有很多的機會在一起喝酒。其中一名新招入的男同事,常常經不住老員工的誘導,在酒桌上與人飆酒,而后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省。有的同事當面不說倒也罷了,有的甚至看他笑話,但背地里都對他頗有議論。但更有甚的是,一次在上海,老總特地從遼寧飛來,前來宴請大家,此君卻又別人尚未飲酒,他卻頻頻舉杯,這次卻被部長看得真切。如此不懂職業政治,也難以成其大氣。
筆者剛參加工作時在公司辦公室作秘書,自就有了更多與領導接觸的機會。領導愛打乒乓球,每次中午休息總會叫上我。“C書記我還沒吃完飯呢!”,“吃什么吃,先打球呀!”,些為我和C書記的對話,雖為調侃,但也透出了我與書記的和諧關系。球經常打,工作交流起來也更加順暢。不久一個機會出現,原團委書記調任配送中心做買手,在書記的大力推薦下,我得以走馬上任,而此時距我參加工作已三年時間。本來做得不甚開心的我,正準備另謀高就,不料卻意外地收獲了這個職場驚喜,而這正是職場政治的直接體現。
點評:投其所好不代表鉆營心機,也不代表你可以讓自己放任自流,在業務上不去用心、用力,這只是一種借力行為。如果運用得當,會對營銷人的職場生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風頭正勁時,更要謙遜,多與上司保持溝通
有些營銷人在做出一定成績后,往往會志得意滿,聽不進去任何他人意見,與上司的溝通也越來越少。在業績決定成敗的商界,人們將業績看得高于一切,而為了達到目標而拼盡全力,而在登上業績的頂峰或攀登上一個小小的山頭時,往往就會“山頂絕頂我為峰”,“一覽眾山小”了,凡事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以成功者的姿態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其實業績通過努力可以觸摸得到,但事業卻永無止境。人的胸懷有多寬廣,他的思想就有多偉大。其實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偉人不會囿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把目標放得更遠,越在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保持清醒的頭腦。這也是凡人和偉人的根本差別。
筆者的經歷或許可以讓后來人得以借鑒,告誡你越是在意氣風發的時候越要自省、自律、自查,以保持一顆永遠謙遜、平和的心。筆者的職位升遷可謂一波三折,但在自己最低谷的時候能夠挺過來,卻在最輝煌的時候跌在了職場政治這道坎兒面前。
警示一:要從下屬的角度考慮問題
筆者新就任營銷部長時,滿懷激情要大干一番,于是宣布“十一”黃金周每名科室員工都不能休息,要力爭拿到一個開門紅。由于部門是新組建,人員也是全新的,對于年輕的員工來說,都很珍惜這樣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而且都是20幾歲的年表人,尚未成家,所以沒有人提出異議。但事后,另一名由其實部門并入營銷部的女孩找到了我,她說要到山區寫生,這個機會對她來講,很是難得,要求準假。她已工作三年了,是從營業員選拔上來的,美術基礎很好,也是公司重點培養的技術人才。可當時我并沒有準她的假,而是聲色俱厲地拒絕了她。我的理由和解釋是,我們是一個新組建的部門,又面臨“十一”黃金周如此重大的促銷檔期,工作不能有半點差池,況且我已宣布不能休息,所以不能準假。面對我的強硬,她也上來了倔勁兒,讓我對這個平時不善表達,只知低頭干活兒的女孩兒有些側目。她說,如果不給她假,她就辭職!都是年輕人,我當然不會讓她給嚇住,“辭職就辭職”我冷冷地扔出了一句讓人寒心的話。我最終也沒有準她的假,而她走了后,也沒有半點消息,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來了就很是薄弱的平面設計,自從她走了后,換了幾任設計員都不如她強,而她的設計也是唯一能夠讓老總看上眼的。在吃盡了苦頭,被設計所累的時候。公司又重新想起了她,而招回她又成為了我的一個新任務。更有甚的是,當我還沒來急給她打電話時,人事老總早我一步找到了她,她原來的工資是500元。她說,回來可以,但工資要漲到1000元。公司仍然答應了她。
點評:有時上司要善于變通,不要一切從工作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也要考慮職場政治的隱含要素,其實她的一出一進,從根本上也讓上司今后沒法管理,要錯就一錯再錯,如果連你的上一級也要插手人員安排,那恐怕你的位置也坐不長了。
警示二:當你風頭正勁時要小心你的一言一行
筆者任營銷本部長時,一次和主管副總到下屬店鋪檢查工作,一位筆者曾經的上司,與我私甚篤的副店長向我抱怨說:“能不能多給我們點支持呀,沒事兒多往我們這兒跑一跑!”本來我可以滿口應允,但卻隨口說:“我哪有時間呀,連本部的事兒都忙不完!”。一次簡單的對話,被副總聽得真切。后來在員工大會上被老總未點名地拿出來說事兒:“現在有的年輕人,一有權了就不知道自己的責任了,我們是一個整體的集團,各個店鋪求我們做工作,我們不要推三擋四,要全力配合他們。”其實我的心里這個冤呀!我哪是不管,只是關系不錯,發發牢騷罷了。可是你所處的位置卻決定了你不能隨意發表言論,尤其是在主管領導面前,這就是職場政治。
還有一次,促銷活動的贈品來貨,需要一大早安排人卸貨。因為頭一天到報社送稿,很晚才回家,我就臨時安排了本部門的其他人員配合物業部工作。可是一大早仍然出現了一點小問題,他們不敢處理,就給我打了電話,我在電話里與物業部長通了電話,總算安排妥當了。可后來這件事又被傳到了老總的耳中。凡事沒有事必躬親,只能證明你的工作安排不細致,或者你沒有以認真的態度做工作。雖然事情是處理完了,卻會被人留下口舌。
點評:這一部分也是正處于上升期的年輕干部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職場政治無處不在,而當你風頭正勁時,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你潛在的“職場殺手”,一旦你做錯了什么,錯誤都會被放大。所以一定要善于處理這種潛在的關系,讓職場政治為你所用,而不是為你所累。
警示三:要多與上司溝通
溝通是應用好職場政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多與上司進行有效溝通。有的營銷人可能認為我只要把我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上司安排什么我就什么唄!其實不然。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是獲得提升的重要途徑,一個成功的職場人士都會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任務,或者在不違背領導原意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地、正確地改變。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被關注,被重視,尤其是領導。每名領導都希望他的下屬能夠經常與他進行主動地溝通,以便他掌握最新的工作進展情況,而這點正是職場政治所必須的,也是營銷人要想在事業上持續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尤其是當你意氣風發時,你更要保持原來的本色,與領導保持溝通,不要小看任何一位你的上司,他們都可能決定你的未來升遷走向,尤其是直屬上級,更是如此。所以當老總直接安排你做某某事時,你不要被興奮沖昏了頭腦,要記住誰才是你的直屬上級。否則你工作也做了很多,到頭來卻勞而無功,我想那時的心情會讓你真切體會到職場政治的作用。
點評:中國人講究輩份,上下級的關系是微妙而且大有學問的。有些人運用得好,可以平步青云;有些人不去重視它,就會大吃苦頭。這就是職場的潛規則,也是職場政治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p]
三、彷徨低落時,要謹言慎行,等待機會東山再起
每個營銷人在職場中都會有低落彷徨時,筆者所在的國有商場在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下面舉幾個案例與大家分享。
(一)、落差巨大型
Y姓經理原來是商場的“紅人兒”,從一名機關普通職員做起,在做XX商場經理的三年間年年拿到整個商場年薪的最高獎勵。但是一紙調令卻將她調任集團下屬的一家超市賣場做錄入員。其中緣由我們無從得知,但此落差也是非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但做了不到一年,又將她調任新開的一家超市賣場做副店長、店長,現在又調回集團任XX中心的副主任。雖然業態變化,但職位也不比以前的差。
點評:這只是一個個案,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給犯錯誤的員工以機會,這和企業的性質及文化有關。但是無論任何時候,你都不應該低落而一蹶不起,而就期待機會的到來,而這段時間也正是領導考察你是否具有耐性和韌性的時候。
(二)、等待機會型
C姓經理原是XX商場的副經理,因為一件商場內部事故而被罷黜,被調到XX部做了職員。但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因些而放棄,而是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件工作,而且臉上時常帶著微笑。很快,他又得以重用,這回被升任為XX商場的正職經理。
點評:其實人員調動并不可怕,而且從高位到低位,只要你還在管理團隊中,你就還有機會,企業的制度不會改變,只有人是可以改變的。你要做得就是:始終面帶微笑,等待機會的來臨。
(三)、自動放棄型
W姓部長原是XX部的一把手兒,因為工作調動被調任集團下屬某購物廣場任企劃部副部長。心理的巨大落差讓他一時難以承受,老總握他情緒上有所波動,特意安排了主管副總和人事副總兩名老總與他談話,可是他卻狠狠地拋出了一句“無所謂,到哪兒都一樣”的話,這讓兩位副總也很沒有面子。后來他主動提出辭職,自動放棄了能夠東山再起的機會。
點評:其實對于W姓部長來講,如果他能主動接受考驗,還會有再度被重用的可能,可是他在關鍵時候沒有顯示出應用的冷靜與沉著,這種不成熟的心態也不會讓他有再度重用的可能。對于營銷人來講,只要你真正具備一定的能力與才華,就會有很多的機會去展示,而從營銷行業人才供小于求的現狀出發,營銷人只要不主動放棄,就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職場政治是營銷人在職場生涯中必須要跨過的一道坎兒,過去了前途一片光明,過不去你就會為此所累。希望本文對廣大營銷人是個警醒或借鑒,一定要重視職場政治,有時候潛規則會決定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