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用換框法打破局限性的信念
很多人在今天的環境里感到事事不如意,內心充滿疲倦、無力感、憤慨、內疚、無奈,甚至厭惡生活的感覺。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為模式得不出效果。若想人生有更好效果出現,必須先改變這些信念。這些沒有效果、需要改變的信念,也就是日常掛在口邊的"思想框框"。最妨礙我們在今天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突破的3個"思想框框"是:"應該如此"、"托付心態"和"沒有辦法"。這3個信念之間有關聯,往往會一起出現。1."應該如此" 簡單地說,"應該如此"的意思就是:"事情理應如我所認為的那樣發生。"試想像一下,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約了我吃午飯,約好中午12時半在某間餐廳見面。你準時赴約,而我卻一直沒有出現。也許在12時45分時你開始感到內心的那份平靜漸漸消失。1時10分時你嘗試用手提電話找我,我的手提電話沒有開,我的公司說不知我在哪里,你的秘書也說我沒有來電留言。1時40分時你感到十分不滿了,決定叫午餐給自己充饑,一面吃一面想起在過去我或有過各種不同的不負責任的表現或者其他缺點,終于,你在2時半付錢起行時,決定把我的名字從你的朋友名單上劃去,之后再沒有找過我。這只是一個虛構的過程。你當然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帶給你我之間的友誼不同的結果,但是就讓我們暫時容許這個虛構的過程幫助我解釋我想說的話吧。 事實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我是在下樓準備赴約的過程中出了意外:在樓梯上摔倒了滾下來,摔斷了腿,暈了過去,4個小時后才被發現送進醫院,更引起了并發癥,在神智不清的狀態中過了一個月。我一清醒過來,便馬上從醫院的病床上給你打電話,只是你的秘書說你不會聽我的電話。你我的友誼便從此中斷,本來有一個兩人合作可以有很大回報的計劃,也因此錯過了。回想當天午飯時間,當你內心的負面情緒產生的時候,你腦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樣的話?是否會像下面的一些例子?"這個人為什么這樣沒有責任感?""真倒霉,白白浪費了兩個小時,還生了一肚子的悶氣。"你的負面情緒的來源是你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的:約好了我便應守時赴約。當事情沒有如你所認為的那樣出現,你的負面情緒出現了,同時假設是我的行為破壞了事情應有的規律,帶給你不理想的某些結果。現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這一刻的念頭也許是:你這樣的想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的確會使人誤會,因此所引起的誤會和友誼中斷也是不可避免的。極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我們重新再做朋友。 其實,"能否避免"這一點操縱在你的手里。如果認為不可避免,我們便只得準備承受因此帶來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誼中斷、生意計劃的損失。如果你不想這些后果,希望改變"能夠避免"從而帶給你人生更多的收獲,也許我們應該研究一下這個"應該如此"的感知模式。 佛經中有"因緣"二字。用種樹一事去解釋,樹的種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氣、水分、太陽、肥料等是緣。"主因助緣"的意思就是樹的生長,需要因緣和合才能成事。反過來說,試想來才是怪事呢!因此,事情發生了便有發生的原因;有發生的原因就是有發生的理由;有發生的理由也就是應該發生。不發生才奇怪呢!當時意外出現了,我無法赴約,也無法通知你;而你無法見到我,也無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本來就應該這樣發生,不是這樣才怪呢!一位大師說的"應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應該來的也已經來了"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因我沒有赴約而產生不忿,其實是在氣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你需要有這種能力--在當時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當然明白:沒有人有這種能力。我們沒有這種能力,也無法學到這種能力。但是,我們無須有這種能力也可以過開心成功的日子。我們只要提醒自己兩點: ①事情發生了,自有它發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夠知道。 ②如何配合已經發生的事情,給自己制造成功開心的機會? 人生在世,本來就無法要求事事如愿,大多數每天發生的事,我們都只是就實際情況而加以處理,努力從中取得更多更好,并繼續走下去。例如,若李先生能夠赴會,兩人可以開開心心地共享一頓午餐,在兩個小時中互相幫助對方有所收獲,有所提升,固是樂事;若李先生不見出現,或者想到寫封信給多年沒有通訊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應該但一直抽不出時間閱讀的文章,同樣可以使這兩個小時有意義。這不是更好的人生嗎?如何利用那兩個小時使之給你帶來更多的人生成功快樂,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個"事情應該怎樣"的信念來決定呢?! 其實,這個態度,在12時半你坐下時運用,人生便會更有效率了。2."托付心態" "托付心態"指的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樂的控制權托付給別人。就工作環境來說,我記得幾十年前的年輕人總是千方百計地進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機構,因為它們"安定"、"前途好"。一些人 加入了這些公司或機構之后十分進取,也有一些人滿足于那份保障,不求上進,而只是努力于"練習學懶"。到了20世紀末期,這些公司和機構需要精簡:裁員、減薪、減福利,他們便抱怨公司不照顧他們了。 在婚姻或戀愛關系中,我們常常聽到類似"你是我的,我會給你快樂",或者"只有你才能給我歡樂,沒有你,我不知道怎樣生活"這樣的話。因為愛一個人便強行把控制自己人生快樂的權力托付給這個人,而要求他必須奉行一些行為模式(因為這樣我才感到開心,而他卻偏偏不這樣做,使我不開心),會使得這份關系很緊張。帶給自己的無力感和對方的窒息感,是很多婚姻和家庭問題的基本起因。 在日常生活、人際關系中,這種"托付心態"更容易見到:某人說了兩句話,自己心里便不是滋味,責怪他不體諒;上司感嘆一下生意難做,自己便擔心可能會裁員,以后的日子不知怎過;顧客表現出稍微強烈一點的反應,自己便覺得受氣。這些都是托付心態所造成的。 托付心態的來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自我價值不足。自我價值不足便需要外界的補足和別人的遷就。得不到這些,我們的負面情緒便會出現。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照顧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樂,只可由自己找到。倚靠別人獲得成功快樂,就算有這個可能,亦是危險的。別人也需要照顧自己的人生,爭取他自己的一份成功快樂。如果在途中順便幫幫你,倒也無所謂,但是如果要減少或者放棄他們對自己的照顧去遷就你,對你的態度便難以維持長久。更何況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改變中,昨天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今天便有可能出現分歧。沒有兩個人一樣,也沒有一人在兩分鐘里是一樣的。 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會不斷地強化自己本身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價值,培養自己的知識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層次。他們會以自己為生命的中心,同時抱著"三贏"(我好、你好、世界好)的信念,在使自己獲得成功快樂的同時,使其他人、整個世界也有所提升。當他們加人一家公司,或者認識一位新朋友時,他們也本著同一個態度。就像你跳上一部巴士,是因為你要去某個地方(人生目標),遇到另一位乘客坐在你的身旁,你與他分享沿途風光,也從交談中有所收獲(成功、快樂),如果后來發現他的目的地與你的不同,他自會比你早或遲下車,但總可以開心地分手,更會交換通訊地址,以保證日后的聯系。坐巴士是把自己帶到一個目的地,在那里可以繼續自己的路途,繼續取得更多的人生快樂成功。如果你的計劃有此需要,你或會比他更早下車,同樣你會開心地說再見和約好保持聯系。 婚姻或工作出現問題,自己頓然感到迷惘的人,往往在平時便有"你/公司照顧我"的托付心態。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人生方向,工作的公司或配偶是使自己行得更快,取得更多的伙伴,但不是完全操縱自己人生成功快樂的主宰。 自己人生成功快樂的控制權本來就在我們自己手里,既沒有人能比我們自己做得更好,亦沒有人會比我們自己更永遠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為此而努力。因此我們不應外求,亦無法外求。3."沒有辦法" "沒有辦法"的心態是一個導致無法突破的執著。"辦法"不是指一個方法,而是指一個人到此為止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你不難見到一些人固執于某種行為或處理模式而同時又對效果不滿。這些人容易把責任推給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有一些人比較靈活,但是經過數次的行為或處理模式的改變后仍無滿意的效果,他們或是回復到最初的模式,或是放棄努力,采取一個"認命"的態度。這些人口中雖說甘心如此,心中卻不能接受現實。 其實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相信這一點。其次是堅持一個靈活的態度,不因未達到理想效果而妥協,而是不斷地去找 尋新的方法。 試想像你今天回家的時候,走到街口,發現因為舊樓倒塌而封了路,任何人都不準通過(見圖9-2),你會怎辦?你會有3個選擇:①放棄回家的念頭;②坐在一邊等待街道重開,這時你往往會怨天尤人;③去找另一條路。如果你是一個積極的人,的確很想回家的話,你不會考慮第一個和第二個選擇,而會集中精力去找另一條路。 ‘: 如果第二條路剛好也因火災而被封了呢?你會怎樣?你會去找第三條路吧?如果第三條路也因水浸而封了呢?你會去找第四、第五或第六條路,直到你回到家為止。 如果"回到家"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標,你會一直嘗試,什么路都嘗試,包括用直升機把自己吊下,或者掘地道,或者…… 在你的人生之中,什么是夠重要的目標?在你達到成功事業的路上,找出突破重要嗎?如果它們重要到值得你繼續向此方向努力,它就什得你去不斷的找多一個方法,再多一個方法,再多一個方法...... 無論你過去嘗試過多少個方法,總有另一個方法是你未知,未懂、未學、未想過的。就在看這一句的數秒里,世界上又增加了多少種解決過去未能解決的問題的方法? 那個目標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夠作答。但是某個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嘗試,卻只需回答3個問題,若答案都是Yes,請不要躊躇,馬上去做吧!這3個問題是: ①如果有結果對我有好處嗎? ②我想在很短的時間里得到這份好處嗎? ③這些好處,能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 舊的做法既然無效,回復舊的做法就等于坐在一邊等街道重開。抱怨環境條件不足,亦只能使自己沒有行動而已。任何新的方法都有多一分的成功可能,何況多嘗試會使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為什么你不能成為第一個找出解決方法的人? 結論:打破這三個思想上的框框,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困境都會消除。我們更能建立積極有效的信念,使自己更快更輕松地達到人生的目標。總之,打破這三個框框,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那便是: 1."應該如此"的破法:我們無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發生了的都是應該發生的。 2."托付心態"的破法:每個人照顧自己的人生,不倚靠他人。 3."沒有辦法"的破法:凡事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我總有選擇。換框法之一:意義換框法 所有的事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意義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義,則一件事情: 第一,可以有其他的意義,也可以有更多的意義。 第二,可以有不好的意義,也可以有好的意義。 試想一下,當你用一塊石頭去錘打一顆釘子,或者趕走一只老鼠,你加到這塊石頭上的意義是什么?它本來有這些意義嗎?再 想一想,一塊石頭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問題引出的意念放在別人所說的一句話、一個行為,甚至環境出現的一些情況上,你會得到什么啟示? 下次坐車沒事做的時候,試想一想萬字夾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許這樣你會明白一件事情的意義只是決定于我們的主觀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總有不只一個意義包含其中。找出其中最能給自己幫助的意義,便可以把事情的價值改變,使事情由絆腳石變為踏腳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這便是意義換框法。 意義換框法對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為有效。例如: "因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開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果"改為它的相反詞,再把句首的"因為"二字放到最后,成為: "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積極,因為……" 然后反復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寫完,要求至少有6個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夠接受的句子。 以下是課程里一些學員的杰作: ·使他無從挑剔 ·使我提升得更快 ·使他改變對我的態度 ·使我超越創建的標準 ·使我變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級,脫離他的管治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安全感 ·使我能更早創業 ·我要證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緒 ·我要證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靜愉快地工作 ·能證明在這種上司之下我仍能勝任 ·能證明我能超越任何壓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創出轉工的機會 ·使我有更優良的表現 試著挑選一條你覺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話反復地念數遍。現在,你再念念本來的一句:"因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開心。"你內心的感覺有怎樣的不同?本來的一句和后來的一句,哪句你覺得更舒服一點? 假若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友,3個月前轉了工作,今天走到你面前說:"因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開心。"你會覺得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話(亦即是接受話背后的信念):"應該是這樣的一老板挑剔,當然會不開心。"現在,你把內容轉了180度,剛好相反:"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積極,因為……,‘而你的內心感覺是頂好的(很多人覺得比上句時的感覺更好)。這是因為你內心的信念已經改變了(信念是在潛意識里,所以感覺是最好的測試標準)。 你有否注意到上面十多條學員想出來的杰作,每一條都是一個價值的改變:創造了新的價值,或者本來的價值增強或者轉移了?這證明信念必須有價值的支持,而當價值改變了,信念也就能改變。 你可以試把"因為今年市場疲軟,所以我們會失敗"這一句,用同樣的過程改變,看看效果怎樣。 意義換框法是NLP換框法中最常用而且十分有效的改變思想的技巧,它可以在兩三句話中便運用出來,在輔導工作時尤其受歡迎。 有一位很好的醫生,他不能拒絕找他出診的病人,這使他有過多的業務,休息時間不夠,家人也抱怨他只醉心于工作,忽略了他們。NLP大師問了他一句話,便起到了輔導的效果:"學會拒絕一些出診要求如何會使你成為一個更好的醫生,從而能幫助更多的人?"換框法之二:二者兼得法 "二者兼得法"其實屬意義換框法,只不過因為容易運用和經常有運用的機會,故把它抽出獨立介紹。這也是改變信念的一個有效技巧。 很多情況,表面看來是兩個選擇中只能得一,即是"得A便失B,得B便失A"。我們持著這個信念,感到困擾,因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們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縛(往往說那是"現實"),而不肯以自己想得到的理想目標為依據而去思考,找出突破。要使自己覺醒,我們可以提醒自己:"堅持二者不能兼得對我沒有好處;而堅持二者可以兼得則對我有好處廠應把自己的思想帶到后者。 "二者兼得法"就是以此為基礎,對自己發出這樣的思想指令: 假若A與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樣想或做才能把它實現? 這樣的思想方向是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其中一個常常出現的突破關系是把A和B的定義做更清晰的切細,因為很多時候說話的人會用一些虛泛的詞語去代表他的需要,不把他的需要弄清楚,往往無法著手把事情解決。 以下的練習中,你可以假設自己就是當事人,試用"假若二者可以兼得,我怎樣做便能實現它?"的態度去考慮一些可能性。 練習一:組長說:"要使質量上去,產量必然減少。" 練習二:丈夫說:"為了維持家中安寧,我只得避免和她說話。 練習三:職員說:"每天工作那么忙,哪會有時間去學習?‘, 練習四:女女說:"我工作之余還要督促孩子讀書,沒有時間陪丈夫,婚姻關系怎么會好?" 練習五:朋友說:"為了愛情,我只得放棄事業。"換框法之三:環境換框法 同樣的一件東西或一個情況,在不同的環境中包含的價值會有所不同。找出有利的環境,便能改變這件東西或這個情況的價值,因而改變有關的信念。例如: "瓶裝白開水作為飲品,是不會有人買的。,‘ "年紀大了,與年輕人競爭不來。,‘ 做法是說出至少3個例外,但先要把句子由負面詞語轉為正面詞語: "瓶裝白開水作為飲品,會吸引怎樣的人去買。,‘ "年紀大了,在哪些方面比年輕人更強。,, 傳統上中國有很多表面看是絕對正確的話(其實都是規條),它們把人們牢牢地束縛住,運用環境換框法,可以把它們打破。《很多信念的確對自己的成長和人生里的處事很重要,但是沒有一個信念在所有情況下都是絕對有效的。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幫助我們達到人生最高境界(三贏)和活得成功快樂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記住它們也是我們自己制造出來的。既是工具,信念不應絕對地主宰我們,成為我們的神"。當信念對我們達到上述人生目標有所妨礙時,我們可以將它們修正、移開(暫時)、擴闊(兼容)甚至改變。(注:這一點,與全書中所有的內容一樣,并不包括宗教里所說的信念在內,我把與宗教有關的信念問題留給每一位有宗教信仰的朋友的宗教導師。我個人認為,宗教里的信中是與人生其他事情中的信念有所不同的,在本書里我無意討論這個題目--李中瑩。) 前面說過的中國傳統的規條式話,例如: "節儉/謙虛是美德。" "食不言,寢不語。" "子女必須孝順父母。" 你可試舉出3個它們適用的情況嗎?"子女必須孝順父母"是中國人倫理道德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規條,但是如果下列情況出現,身為子者的卻未必會遵從這一句了! ·父母要子女犯賣毒品。 ·父母逼子女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結婚。 ·父母對子女有性侵犯行為。 在輔導時,環境換框法,對一些因為自己的特質而內心感到自卑,不如別人,或者無可奈何的不滿意的個案最為有效。例如: ·喜歡多說話或者不說話。 ·覺得自己學歷不夠,或者相貌不出眾。 ·長得太高、太矮、太瘦或太肥。 一位銀行家對女兒的固執個性很不滿意,父女關系弄得很糟。他去請教一位NLP大師,大師問他:"當你的女兒與陌生男友出游而那男子有非份的企圖時,你想不想你的女兒固執一點?" 銀行家頓悟。其實固執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好壞決定于在什么環境中運用而已。他以后便再也不為女兒的固執而發脾氣了。(其實固執的人有一大好處,就是每當他認識到什么更好時,他便會堅持那更好的做法,無須別人經常提醒--這句也是運用環境換框法)。 環境換框法和意義換框法往往可以一起使用,在同一個情況里發揮作用。價值定位: 因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我們的價值觀所控制,所以,找出意識與潛意識的價值排位,我們便能認識到內心的推動力,再加上對某些價值做創造、增大、轉移的工作,我們便可以使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更為合拍了。 我們很容易認識到自己意識層面對某事的價值排位,但卻較難了解自己潛意識層面的價值排位。 以下介紹一套技巧,幫助你處理這方面的問題。這套技巧稱為"價值定位",能夠幫助你了解內心的一套價值觀。知道了內心對事情的看法,你便可以理性地調節行為,以滿足意識和潛意識兩方面的需要。"價值定位"是一個容易掌握的技巧,這個技巧最好兩個人做(見圖9-3),但也可以自己一個人做。下面的指示便是自己做的步驟。 請你選擇一件事,最好是你現在感到煩悶的事。很多人在學習這套技巧的時候,喜歡以手上的工作為題目。現在就假定以你的工作為題吧!請準備一張紙和一支筆。 (1)請你寫下一份理想工作對你的5個價值。若你不明白這道問題,也可以回答下面任何一道問題,它們問的都是同一樣東西,然后把答案寫下。 ·一份(理想的)工作對你有什么意義? ·從一份(理想的)工作中你得到些什么? · 一份(理想的)工作里什么最重要? 把想到的寫在那張紙上。收入、贊賞、學習機會、挑戰、友情等是經常出現的答案。我希望你用自己寫下來的答案。 (2)寫下5個答案后,請按它們的重要性排出次序,最重要的是①,其次是②、接著是③、④、⑤。以下,你將會只用①、②和③3個最重要的價值。 (3)現在,請放下筆,把兩只手放在眼前,先望著左手手心告訴自己:"假設我決定轉工,現在有一份工作,它能給我很充足的①但是②不足。"一面說,一面想像這份工作就在左手手心。然后轉去望著右手手心說:"同時又有一份工作,它能給我很多的②,但是①不足。"一面說,一面想像那份工作就在右手的手心。然后來回地望左手心、右手心,讓自己的感覺告訴你喜歡哪一份。(在這個時候,不要做理性的判斷,最好不要去想"應該怎樣","那樣不對",而應任由感受浮涌出來。)把感覺的決定寫在紙上。 (4)接著,用同樣的步驟,把剛剛在①與②之間選出來的一個與③比較。例如剛才你選出的是②,現在便是②與③的比較了。 (5)最后,①、②、③之間尚有一次未做過的比較。例如②與③之間你仍然選出了②,最后的一次便是①與③的比較,找出兩者之間哪個較為重要。 完成了①、②、③的比較后,你或者會發覺原來內心價值觀的排列,與你本來的想法不同(上述的例子便可能是①、②、③)。事實上,用這個方法去處理使你煩悶的事,往往得出來的結果會使自己恍然大悟,明白一向以來自己認為應該滿意卻總是不開心的原因了。 有一個朋友,多年來以為她工作是為了收入,她找到了一個高薪的職位,但是總不開心。現在,她的工作比以前在收入上少了20%,但有很多與人接觸的機會,而且時間自由,她感到開心,也更知道如何在工作上成功。另外一位朋友,過去的工作中很受氣,但是有很多學習機會,為了這些學習機會,他堅持不肯轉工,經常帶著怒氣返回家里,以至家庭里容易產生緊張情緒。今天,他的工作比以前收入好,時常面帶笑容,與家人融洽得多了,同時也報讀了一些函授課程繼續進修。 他們都是運用價值定位技巧,在意識與潛意識的價值觀之間取得了平衡。 用工作去做這個價值定位測試,結論不一定是必須轉工。當你知道什么對你更重要時,你但懂得去多注意、多爭取有關的機會了,這也就是創造、增大和轉移某些價值。只有在現在的工作環境里得不到你覺得重要的價值,才需要考慮轉工。 開始時我請你寫下5項價值,而剛才只用了3項。如果你用最重要的3項就能得到你所要的答案,則無須再用其余的兩項。但是如果心中尚有點不舒服的感覺,可以繼續做4項甚至5項的價值定位測試。3項測試需要做3次比較;4項做6次,而五項則需要做10次。一般來說,3項已經足夠,除非在開始時,你遺漏了更重要的某項價值。 這個測試可以用于任何使你心煩的事,例如與某人的關系、移民、搬遷等。掌握純熟了,我們的思路更清晰,更容易達到所謂"心口如一"的境界,即知道應該做的也就是自己感覺想做的,每有煩事,便做一次價值定位的測試。這可以助你把事情看得更透徹、更易作出解決的決定。 注:做測試時,必須用你的理想作為測試標準,即"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個理想的朋友"、"一個理想的居住環境"等。用語言擺脫困境 一個人的內心狀態可從其說話中偵知。改變說話方式,可以改變內心狀態。很多人內心的困境,其實是本人的一些錯誤信念造成。 以下的5個步驟,幫助我們運用語言去把處于困境的心態,改為積極進取、更有清晰的行動目標和途徑。例如,一個人說做不到某一件事: ①困境:我做不到X, ②改寫:到現在為止,我尚未能做到x。 ③因果:因為過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現在為止,尚未能做到X。 ④假沒:當我學懂--,我便能做到x。 ⑤未來:我要去學 --,我將會做到x。 注:第三步因果的"必須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動的事。 "我做不到"事實上是描述一件過去的事實:在當時我沒有這個能力",或者"我不想去做"。但是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們總想保留"做得到",或者"想去做"的權利。發生了的事無法改變,然而往事對我未來的影響卻可以改變,因此"我做不到"不應成為一個包袱,阻礙我們向前走。上面的五個步驟,讓我們放下過去的包袱,勇往直前。 回頭看第一句"困境"時的話:"我不會游泳",可以感覺到說話者是把自己困在一個狹窄的小圈子里,而外面就是游泳,他卻無可奈何,說的話完全是靜態的。再看看第5句"未來",說話者的目標"游泳",已經完全在掌握之中,他不單只有目標,而且有清晰可行的達到目標的途徑,所說的話,充滿了動感,他已經回復到正常的"自己控制自己的人生"的狀態了。 ①困境│"我不會游泳。”負面詞語:雖指到此刻為止我不能游泳,但因為沒有時間指標,說出來就像是一句永恒的真理-般,在我們的大腦里,也正是做出這樣的效果,使得我們無法作出突破。   ②改寫:到現在為止,我尚把事情劃清楚時間指標:那只是未學會游泳-"過去的事,未來大有可為” 另外把"不會"轉為"尚未學會",就是對潛意識指出這事情是可以學會的。 (但仍是負面詞語:) ③因果:"因為過去我未能找把事情的因找出來了:"找老師"到一個好老師和"安排時間"。這兩點都是自己排出時間,所以到現可以控制和自己可以有所行動的在為止,我尚未學會,注意一句已變為兩句,而兩句游泳。"都是負面詞語 ④假設:"當我找到一個好老師”仍是③的兩句,只不過是把負面師和安排出時間時, 詞語改為正面詞語(兩個),另外, 我便能學會游泳。"把連接詞"因為"改為"當"。"當(who)比"如果"(1f)好,因為"如果"包含做不到的可能,而"當"字則已經暗示一定做得到。 ⑤未來:"我要去找會游泳的朋友,請他們介紹經驗,并且作出安排, │ 正面詞語 │使自己每個星期六下午都可以去上課。我將學會游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情緒智能
用好時間做對事(下篇)
語言的力量:5 個步驟清除困境心態
《重塑心靈》書摘及感悟
拒絕擔憂,老天自有安排
信念有多長,人生路就會有多精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康平县| 九寨沟县| 静安区| 香港 | 儋州市| 昌平区| 安岳县| 图木舒克市| 石阡县| 宜宾市| 和龙市| 江陵县| 建宁县| 齐河县| 织金县| 新郑市| 郴州市| 沂南县| 勃利县| 隆回县| 拉孜县| 陈巴尔虎旗| 鄂托克前旗| 平潭县| 板桥市| 延津县| 炎陵县| 大连市| 赤峰市| 自贡市| 隆昌县| 康平县| 启东市| 筠连县| 德钦县| 乌苏市| 青田县| 分宜县| 临潭县| 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