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股權質押融資手續簡便,往往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融資的主要渠道。不過,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過高面臨的風險很高,尤其是在股價大幅度下挫的行情中,高比例進行股權質押的大股東就可能面臨爆倉的風險。雖然大股東可以通過追加質押來防止平倉,但一旦大股東可追加的股份不足又面臨平倉風險時,會給上市公司持續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宋清輝進而表示,如果千山藥機第一大股東未來面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或將對公司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定增生變 千山藥機利空纏身
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劉鳳茹/文 王飛/制表
近段千山藥機(300216)陷入多事之秋,在經歷因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導致公司實控人股權轉讓事宜被迫終止、股價持續承壓導致大股東質押部分股份跌破平倉線等諸多利空之后,千山藥機的定增又遭遇了變數。在多重利空下,千山藥機未來的發展也備受市場關注。
逾18億定增終止
在籌劃了一年多之后,千山藥機的定增計劃突添變數。千山藥機決定終止此前籌劃的定增事項,這意味著公司擬通過“補血”升級業務模式的計劃泡湯。
1月22日,千山藥機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8年1月21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公司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并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同意公司終止此次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并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
查閱千山藥機相關公告可以了解到,因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千山藥機曾于2016年12月9日停牌,2016年12月20日,千山藥機召開董事會、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的議案》,并于當年12月21日對外披露定增預案。
據千山藥機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此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2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基于互聯網的基因檢測、遠程診療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平臺項目、智能健康監護手表和智能動態血壓計佛山產業基地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等項目。
談及非公開發行的目的,千山藥機表示,打造千山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平臺,促進公司戰略資源協同,升級業務模式,跨入精準醫療服務領域。千山藥機具體解釋道,通過“基于互聯網的基因檢測、遠程診療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平臺項目”及“智能健康監護手表和智能動態血壓計佛山產業基地項目”的實施,公司將攜現有業務跨入精準醫療服務領域,有助于開辟新的業務增長點,提升公司未來盈利能力。
然而千山藥機籌劃定增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該方案經歷了多次調整,據千山藥機在2017年10月13日披露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二次修訂稿顯示,公司的募集資金由最初的20億元調減至約18.75億元。不過,耗時一年多,千山藥機最終還是放棄了前述計劃。對于定增終止的原因,千山藥機則表示,公司自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以來,相關市場環境、融資時機等因素發生了諸多變化,因此公司決定終止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
新煩惱不斷
除了終止定增外,因信披違法違規,千山藥機被立案調查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得近日千山藥機平添了諸多煩惱。
1月18日千山藥機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月16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千山藥機進行立案調查。受此影響,千山藥機實控人籌劃股權轉讓計劃也被迫終止。
千山藥機曾于去年12月25日停牌,停牌的原因主要系公司實際控制人劉祥華、劉燕、鄧鐵山、鐘波、王國華、黃盛秋、彭勛德、鄭國勝(以下簡稱“劉祥華等8名實際控制人”)正在籌劃與其他方商談轉讓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事宜,該事項可能導致千山藥機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按照相關規定,千山藥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期間實際控制人不能進行股權轉讓,故劉祥華等8名實際控制人決定終止籌劃控股權轉讓事宜。
受利空消息影響,千山藥機在1月18日復牌首日無懸念“一”字跌停。1月19日千山藥機股價繼續承壓,千山藥機在當日以跌停價開盤,截至收盤被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
在連續走出兩個跌停后,直接導致千山藥機大股東劉祥華所質押部分股份陷入跌破平倉線的窘境。據千山藥機1月20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劉祥華質押給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2980.8萬股股票已跌破平倉線。公告顯示,劉祥華直接及間接持有千山藥機5358.35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4.83%。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劉祥華共質押了4980.8萬股公司股份,占千山藥機總股本的13.78%。
依此計算,劉祥華總共質押千山藥機股份占其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約為92.95%,而目前劉祥華直接及間接持有千山藥機的股份僅剩377.55萬股未被質押。千山藥機稱,公司在被立案調查期間大股東不得減持(包括股權質押平倉)公司股份,因此此次劉祥華質押的股票跌破平倉線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1月22日晚間千山藥機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通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系統查詢,獲悉公司股東劉祥華持有的公司約5160.04萬股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占公司總股本的14.28%。
未來發展引關注
陷入多事之秋的千山藥機未來的發展將備受市場關注。
千山藥機于2011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大健康”產業,主要從事制藥機械、醫療器械、包裝機械、醫藥包材、醫療器械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上市以來,千山藥機的經營業績曾較為穩健,不過這種業績持續增長的模式在2015年被打破。
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千山藥機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5.46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7.69%,其中千山藥機制藥裝備產品在2015年的營業收入約為2.5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4.13%,主要是國內經濟下行以及部分產品市場需求放緩所致。報告期內千山藥機對應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5976.71萬元,同比出現“腰斬”的情形,期間扣非后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超六成以上。在渡過了2015年業績疲軟期后,近兩年千山藥機的業績又開始逐漸向好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1月20日千山藥機還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共9個銀行賬號被凍結,共被采取凍結強制措施的資金約1.63億元。千山藥機在1月22日晚間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表示,銀行賬號被凍結對公司的日常經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多重利空消息的影響下,千山藥機在1月22日再“吃”跌停。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跌,公司大股東質押部分股票跌破平倉線的風險將進一步加劇。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股權質押融資手續簡便,往往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融資的主要渠道。不過,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過高面臨的風險很高,尤其是在股價大幅度下挫的行情中,高比例進行股權質押的大股東就可能面臨爆倉的風險。雖然大股東可以通過追加質押來防止平倉,但一旦大股東可追加的股份不足又面臨平倉風險時,會給上市公司持續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宋清輝進而表示,如果千山藥機第一大股東未來面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或將對公司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千山藥機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電話并未有人接聽。原標題:定增生變 千山藥機利空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