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去看病的時候,醫生都會問:“血壓多少啊?”
血壓這么重要嗎?是的,血壓很重要!
左右手臂差值大
一周后突發腦中風
山東青島的王大爺自己在家測血壓的時候,就發現左手高,右手低,還覺得奇怪呢,沒想到一周后突然發生了腦中風。
無獨有偶,但劉大爺的情況就要幸運多了,因為及早發現了左右手臂血壓差值過大,就醫后及早治療,避免了中風的風險。
據《新民晚報》:
70 歲的劉大爺血壓有點高,最近更是經常頭暈眼花,走路也不太穩當,于是到醫院量了量,發現左右手臂的血壓差別好大,一邊是 100/60mmHg,另一邊是 160/100mmHg。自己一下子不知道到底是高還是低。
醫生告訴他血管可能出現問題了。進一步檢查發現,劉先生的一側鎖骨下動脈發生了嚴重狹窄,同時雙側的頸內動脈也有不同程度的狹窄。在醫生的指導下,劉先生同時做了一側頸動脈支架和一側鎖骨下動脈支架植入術。術后雙側的血壓對稱了,頭暈癥狀也明顯好轉了。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王沖博士解釋說,
左右手血壓不一樣的情況在臨床很常見,一般人左手與右手的血壓有細微的差別,不應超過 20 毫米汞柱,如果超過往往預示著中風、動脈粥樣硬化等風險。
這是因為右手的動脈是主動脈弓的第一大分支,左手的動脈來自于主動脈弓的第三分支。如果兩者差距過大,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華續明教授還提醒大家:
雙上肢的血壓超過 20mmHg 提示可能有血管問題,超過 30mmHg 以上往往提示有嚴重問題,可能是動脈硬化斑塊狹窄、夾層動脈瘤、大動脈炎、血管閉塞等。
因此一旦發現左右手臂血壓差別很大,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高低壓差值大
提示動脈硬化,險些中風
除了左右手臂血壓的差值,自己血壓的高壓和低壓的差值過大,不但傷害臟器,也同樣有很高的中風風險!
據《華商晨報》:
57 歲的劉先生,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已經三年多,身體沒什么不舒服的,也就不怎么當回事。剛開始一年積極吃藥治療,定期檢查,一段時間后血壓基本穩定,就不管了。最近一年,劉先生發現自己量血壓時低壓基本正常,就是高壓有點高,更沒事了,于是就完全不管了。
直到上周突然暈倒,住院后才意識到自己的高壓已經達到 190,低壓 115,非常危險的惡性高血壓!并且已經出現了腦梗塞初期癥狀,情況非常危險。
正常成年人在休息的狀態下脈壓差應該介于 30~50 mmHg 之間,大于 50 或者小于 30 均屬不正常。脈壓差越大說明動脈硬化越嚴重,血管彈性越差,發生中風、心梗、心衰及骨質疏松的概率遠遠高于脈壓差正常的人。
王沖博士還補充說,
老人尤其是三高老人,隨著心血管功能減退,容易出現不同部位血壓差的變化。血壓差值增大首先會對動脈產生破壞,動脈開始出現增厚,并變得狹窄,導致缺血癥狀。
頭部缺血,就會出現頭痛、耳鳴、眼前發黑、記憶力下降等;
心臟缺血,會出現心慌、胸悶,甚至心絞痛等;
腎臟缺血,則容易出現尿頻、尿不盡等癥狀。
血壓差越大,動脈的破壞程度越重,甚至逐漸失去彈性、變硬,造成動脈壁上的斑塊破裂、脫落。導致動脈堵塞,引起下肢動脈閉塞、中風、心肌梗死等,十分危險。
其次,血壓差值變化還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導致老年斑、肥胖、耳鳴、失眠、肌萎縮等。
血管軟、血壓穩
才是避開心血管病意外的兩大關鍵
看完上面的醫案和醫生的解釋,大家應該能明白,避開心血管病意外的兩大關鍵就是:血管軟、血壓穩!
如果我們要在平時加上一些調理的方法,那么首推丹參和山楂,它們對于促進血液流動,擴張血管,凈化血液環境有積極意義,堪稱血管的“天然支架”。
丹參
活血化瘀、輸通血管
一說到丹參,好多心腦血管患者都知道,這是一味活血化瘀、輸通血管的藥。的確,丹參在臨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
中醫認為,心腦血管疾病是氣無力推動,而使血滯于脈中所致。人到中老年,氣虛那是一定的,血瘀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本草經疏》有言:“丹參苦能泄,溫能散,久服利人益氣,專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意思是說,丹參可以久服,味苦能泄。“泄”意為“下行為順”,丹參能引血下行,但不會像當歸等其他活血藥一樣會引血上行到大腦,從而血沖頭,引發腦出血。
服用丹參,氣機向下走,跟水向低處流動一樣,氣機順暢,腸胃就通暢,所以有“腸鳴幽幽如走水”之說。換言之,對中老年人來說,丹參行血活血的同時,還可以益氣、補氣,這是它不同于其他中藥的地方。
山楂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擴張血管、降壓降脂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既然丹參有這么大的威力,為什么還要在丹參里再加入山楂呢?這是因為,山楂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可以輔助丹參“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郁氣而不傷正氣”。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也就是說,山楂酸澀之性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其消食導滯之功還可以行氣化瘀,所以和丹參結合防治心腦血管病,真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研究發現,山楂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時又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心臟輸出血量,減慢心率。因其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所以也擴張冠脈外血管,從而降低血壓。這些作用緩慢而持久,對患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壓等病的老人非常有利。
山楂的降血脂作用十分明顯,尤其是它能抑制膽固醇合成酶,降低膽固醇,從而減少高膽固醇引發的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腎等臟器病變發生。
用法一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丹參山楂粉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材料及用法】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在藥房里買丹參、山楂各 100 克,加工成粉,分成 10 份,用 40 度左右的溫開水沖服,每天沖服一份。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注意事項】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中老年人體檢的時候,已經查出血脂稠的,不管中度還是輕度,或伴是有動脈粥樣硬化,可以按上面的用量服用,時間長了就會有良好的效果。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如果體檢的時候沒有查出這些病,那只要服用上面一半的量就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了。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用法二編
丹參炒紅果
【提供人】
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 張大煒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材料及做法】
取丹參 20 g,山楂 200 g,少許冰糖、桂花糖;丹參提前浸泡 8 小時,倒入鍋中煮水,開鍋后煮 15 分鐘,一次性加入去核山楂。
【注意事項】
無糖尿病人群可加入冰糖,繼續煮半小時,開鍋放涼后即可使用。
用法三
山楂丹參飲
【材料及用法】
干山楂每次 6~12 克(鮮果 10~20 克),煎水服(怕酸者可適當加糖),丹參每次 1~2 片,每日 2~3 次。
【溫馨提示】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味湯,活血養血功效佳;但是丹參不宜用金屬鍋煮,建議用瓷鍋。食用丹參時避免與含鐵量過高的食物同食,如:豬肝、羊肝等;
山楂消食,輔助調節血脂,也有活血去淤的功效,煎煮后,活血功能更佳。大紅山楂,口感偏甜,消食功能更佳;小山楂,口感偏酸,活血功能更佳。
丹參配山楂,我們軟化血管、穩定血壓、保護心臟、預防中風最好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