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游離體是什么?
有必要取出來嗎?
問
游離體是什么
答
膝關節關節內游離體,又稱“關節鼠”,是指關節內有可移動的軟骨或骨軟骨碎片,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病。關節內游離體可來自軟骨、骨軟骨或滑膜,可以是完全游離,也可以還有軟組織束帶相連。臨床上,膝關節游離體常出現關節交鎖現象。由于較小的游離體被夾擠在關節面之間,則出現突發關節交鎖現象。出現時,會有劇烈疼痛,且交鎖體位常不固定(有時屈曲位,不能伸;有時伸直位,不能屈)。會因膝關節滑膜受到機械刺激而出現關節腫脹、積液,膝部軟弱無力,或因游離體游到表淺部而觸及到可移動的包塊。此外,在交鎖解鎖時,患者可以聽到或感到響聲、錯動感,有的還可能以引起跪跌現象。出現上述這種情況時就得引起我們的注意啦!
游離體形成最常見的原因
01
1. 骨關節炎
好發于中老年患者,關節退變、老化、軟骨或骨軟骨剝脫。剝脫組織在關節內積聚,被關節液營養,逐漸形成游離體,還有骨關節炎增生的骨贅骨折也可形成游離體,特別是髕骨上極的骨贅骨折容易形成游離體
02
2. 剝脫性骨軟骨炎
好發于中青年患者,是關節軟骨或軟骨下骨在外力反復作用下或炎性反應的作用下,發生的缺血性壞死、剝脫,在關節內形成游離體,稱為剝脫性骨軟骨炎。
03
3. 髕骨脫位
好發于青少年,由于髕骨脫位的瞬間,髕骨內側軟骨和股骨外髁的軟骨撞擊,撞擊產生的骨軟骨損傷,脫落骨軟骨會形成游離體,導致關節絞索。
01
4. 滑膜軟骨瘤
應與游離體相鑒別,此種疾病是由滑膜軟骨化生形成。以滑膜上形成軟骨結節為特征,這些軟骨小體多時可達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可帶蒂生長,向關節腔內突出,亦可脫落進入關節腔內,成為游離體(關節鼠)。一般游離體<3個,而滑膜軟骨瘤>3個。
所以關節游離體在各個年齡段均會出現,需要具體病歷具體分析。當然游離體最好發于中老年患者,以關節退變、老化為發病因素。膝關節磨損,軟骨軟化、脫落,逐漸露出軟骨下骨。從而出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疼痛越來越重。逐漸發展下去會導致膝關節變形,疼痛,從而喪失勞動能力,甚至行走能力。所以,如果發現了膝關節游離體,應該盡早將膝關節里面的游離體取出來,否則膝關節的磨損越來越快,癥狀疼痛的癥狀會越來越重。
游離體常見于哪里?
游離體最常發生在膝及肘,偶有發生在髖關節(股骨頭)和踝關節(距骨)。其中,因為膝關節腔較大、較寬敞,所以游離體比較好取。而髖關節很緊密,不做牽引的話,關節鏡根本不能伸入到關節腔內,更難的是髖關節游離體常常出現在內后方的囊袋里,而關節鏡等器械又不能彎曲,手術中要繞開股動脈靜脈和神經,只能從前外側插入,所以髖關節的游離體常常不能完全取出。
臨床上,膝關節游離體常出現關節交鎖現象。由于較小的游離體被夾擠在關節面之間,則出現突發關節交鎖現象。出現時,患者會有劇烈疼痛,且交鎖體位常不固定(有時屈曲位,不能伸;有時伸直位,不能屈)。患者會因骨膜受到機械刺激而出現關節腫脹、積液,膝部軟弱無力,或因游離體游到表淺部而觸及到可移動的包塊。此外,在交鎖解鎖時,患者可以聽到或感到響聲、錯動感,有的還可能以引起跪跌現象。
膝關節游離體的治療
膝關節游離體的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