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音樂的張老師最近有點煩惱,兩周來每次要躺下或者從床上坐起,就會出現天旋地轉樣的眩暈,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平時走路活動跟正常人一樣。她想,年紀輕輕的怎么會頭暈呢?查血壓、看神經內科,都沒什么問題,但頭暈還是時不時來襲。聽了一位家長跟她說:不行你去耳鼻喉科看看。張老師半信半疑地去了,沒想到真看對了,因為她的頭暈是內耳出現問題引起的,病名叫“耳石癥”。
01
“耳石癥”,人的耳朵里長石頭?
耳朵除了負責聽覺外,還有維持平衡的作用,這個功能主要集中在內耳。人的內耳有一個負責平衡的小石頭,醫學上稱之為‘耳石’,一旦脫落就會引起平衡失常,稱為耳石癥,可別小看‘耳石癥’,每每犯病,天旋地轉,痛苦不堪,現在每3個頭暈病人中就會有1個患有耳石癥,也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耳石”可不是耳屎!
(顯微鏡下的耳石)
你肯定會有疑問:耳朵里怎么會有石頭?其實耳石的學名叫位砂。平時“居住”在耳內迷路中前庭器中,是很細小顆粒,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結晶,這些結晶,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耳石的功能是調整人體平衡,每當人體體位發生改變時,耳石會在位砂膜微絨毛上游移,通過感受器官神經的傳導通知大腦,讓身體保持在平衡狀態。例如:突然起身轉頭時,耳石通過游移讓大腦發出一系列相關指令,確保不會因此產生眩暈而摔倒。
02
什么情況引起“耳石癥”
正常情況下“耳石”是粘附在耳石膜上的,如果由于某些病理因素導致耳石脫落,耳石碎片進入到半規管中,脫落的耳石碎片漂浮在半規管的內淋巴液中。當人體的頭位或體位變化時,半規管位置隨之發生改變,漂浮在半規管內的耳石由于重力作用而發生位移,最終導致眩暈。
(圖示耳石附著在耳石膜上)
耳石癥引起的眩暈與其他原因如頸椎病引起的頭暈在癥狀上有所不同。耳石癥引起的眩暈多與姿勢的突然改變有關,如起床、躺下或翻身時,如果患者靜止不動后眩暈多可在一分鐘內緩解。不過在眩暈停止后,仍可能有走路時頭重腳輕的感覺,就像喝醉酒后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
03
耳石癥該怎么治療?
多數人手法復位即可!
1.耳石癥是一種良性疾病,對身體健康并沒有什么損害,一般是可自愈的。有部分患者會在早上起床時反復發作,給生活帶來較大困擾,則建議到醫院就醫。
2耳石癥的癥狀多和睡眠相關,亦即起臥或者翻身時出現看東西轉圈;發作時間往往只有幾秒鐘,很少超過1分鐘;其他癥狀:包括惡心、嘔吐等;基本每天都會發作,可以持續一周到三個月不等的時間。
3、耳石癥的診斷是1)中老年常見;2)病史(如上述)和3)體位檢查:體位試驗Dix-hallpike時一側躺下時出現眩暈并有眼震(數秒至1分鐘),眩暈停止后坐起時再次出現眩暈和反向眼震。Roll-Test檢查時雙側均有水平或旋轉眼震,一側強(數秒至1分鐘)。(手法檢查如下圖)
4、在診斷明確后,醫生會為患者進行手法復位,手法復位是目前治療耳石癥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法復位的原理是通過頭部姿勢的改變,讓耳石順利回到它原本所在位置。通常患者眩暈的癥狀會立即消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有時醫生會開具一些改善內耳微循環的藥物作為輔助治療。
(手法復位圖示)
耳石癥的治療,主要依賴手法復位治療。比如后半規管耳石癥,常采用Epley 法和Semont法治療。水平管耳石常采用Barbecue法和Gufoni法治療。
5、有些耳石癥患友在復位治療后仍有殘余癥狀或者反復發作的,可以采用Brandt-Daroff 習服法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直立坐于床邊,雙腿自然下垂,雙臂位置隨意放置;迅速向右側側臥床上,面部向對側前上方轉45度,雙腿自然下垂于床邊,待眩暈消失后 30秒坐起,如果患者沒有眩暈感覺,則靜止30秒坐起;2)迅速向左側側臥床上,面部向對側前上方轉45度,30秒后坐起;3)兩側交替進行。4)上述全套練習每日 2-3次,根據患者癥狀、耐受性等個體情況,每組一套動作重復10次左右。
版權聲明: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