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金鎖記》的結(jié)尾處,對主人公曹七巧有這么一段描寫:“她摸索著腕上的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著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輕的時候有過滾圓的胳膊。就連出了嫁然后幾年,鐲子里也只塞得進一條洋縐手絹兒。”依著現(xiàn)在的標準,顯然那翠玉的鐲子就該一直推到腋下才是時髦的身體。可按照民國的標準,那便是油枯了,人干了。光陰轉(zhuǎn)了又轉(zhuǎn),現(xiàn)如今凡時髦女郎見人,若遇旁人夸她瘦,她必自貶:“誰說的?我都胖得沒臉見人了。”
講求瘦的審美,當承襲自西方文化中,對自我節(jié)制和理性為上的崇拜。如果能通過折磨自己、控制飲食而換取清瘦的身體,無疑是具有高道德標準的。肥胖只能同貪婪和懶惰聯(lián)系到一起。舉最簡單的例子:西方的神仙都是清瘦的,臉上掛不住二兩肉;東方的神仙則都是面孔圓潤,謂之以“福態(tài)”。因此,在以西方為主導(dǎo)的時尚界,同樣承襲了這種以理性為基準的審美標準,不惜以藥物減肥、催吐、健身、高跟鞋等并不怎么自然的方式,來構(gòu)建超越庸常的身體。

然而悲劇并未止于此,Victoria‘s Secret的最愛,真人電視選秀劇集Project Runway的主持人,前超模Heidi Klum女士,前幾年便被不少設(shè)計師詬病為太胖。Karl Lagerfeld更是傷人,他說:“我不認得Heidi Klum,全法國也不怎么認得她。Claudia Schiffer也是。”對于這些性感的尤物來說,顯然已經(jīng)超越了時尚界最高權(quán)利城市——巴黎的標準。胖和豐滿,對時尚界來說,可能沒啥本質(zhì)的區(qū)別,要瘦先瘦胸,也是不爭的事實。而Victoria’s Secret和那些熠熠生輝的巴黎和意大利時裝牌子之間的鴻溝,也大得遠超你的想象,前者大概是滿當當放在小盅里的東坡肉,后者是薄切了放在娃娃菜上的火腿。前者巴不得告訴你,信我者幸福;后者則冷冰冰地告訴你,信我者高級。
好吧,世人常說女人應(yīng)該曲線畢露,倒也未見除Vivienne Westwood以外的時裝品牌,用過F罩杯的Pamela Anderson來代言;Kate Moss的海灘狗仔照片顯示,她的罩杯大小恐怕還不及身邊的男友;Lara Stone已達極限,也只是比骨瘦如柴,稍稍豐滿一些些而已。然而,另一股“大號女郎”的勢力,正在抬頭——the Gossip樂隊的Beth Ditto、Scissor Sisters樂隊的Ana Matronic都在舞臺上盡情地搖晃著自己“象女郎”的身軀;當紅劇集《Mad Man》里,女星Christina Hendricks炫耀著自己洶涌的波濤,當選“最性感女星”;T臺上,Prada本季著重緊身的cashmere套頭衫,啟用以Doutzen Kroes和Miranda Kerr這類為Victoria’s Secret專寵的豐腴模特,來標記出性感的女性身體。本季的Louis Vuitton也有新氣象,Sarah Mower在看完2010秋冬季的秀后,不無感慨地寫道:“這是一場異性戀男人會理解的時裝秀。”胸和屁股都是重點,Marc Jacobs召集了Laetitia Casta、Bar Refaeli、Catherine McNeil、Karolina Kurkova和Elle Macpherson這些以“東坡肉”身材而著名的“大號模特”們。Marc Jacobs事后樸素地總結(jié)他的選角方針時說:“即便你從來不關(guān)心時尚,你還是會說:‘哇!這些女人看起來多美啊’。”而之前,她們還只能出現(xiàn)在美式大賣場的廉價服裝廣告上。哪怕是Victoria’s Secret的廣告代言模特,諸如Heidi Klum、Doutzen Kroes和Miranda Kerr,都很難僭越。哪怕再昂貴,一間造文胸的廠牌,仍舊無法在全球頂尖城市位置最好的街區(qū)上,開足整整兩層樓的專賣店。

“火腿”出了點問題,“東坡肉”現(xiàn)在肯定是漲價了。美國有一間特殊的機構(gòu),喚作“美國時裝設(shè)計師健康新方案協(xié)會”,在整個時裝工業(yè)內(nèi)四處游說,試圖告訴所有人,現(xiàn)在選模特的標準,實在是瘦得離譜了。甚至那些大胸模特在巴黎試鏡時,往往都把自己套在寬松的外套里,生怕別人看到自己胸前澎湃,失去了工作的機會。剛剛在Prada秀上,大出風頭的Doutzen Kroes以前總是因為自己尺碼太大,慘遭T臺嫌棄。她翻看著Versace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圖片時,不禁感嘆:“那時太好玩了,有運動員型的女孩,大只女孩——現(xiàn)在都不可能了。”或許Prada和Louis Vuitton把凹凸有致的模特重新召回T臺是個好的開始,或許也只是偶爾為之的“怪招”。

翻看《花花公子》雜志便可知,30年來,男人對女性身體的審美并沒有變化,沙漏型的身體永遠熱賣。而針對女性消費者市場的時裝雜志上的模特,則一天比一天瘦。異性戀男人心中的完美女性和女人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當真是天差地別。而如今出現(xiàn)在T臺上的變化,是否意味著,女性全權(quán)把握自己錢包的好時代過去了?還是女性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日益采取自然主義的態(tài)度了?抑或是,時尚界開始放低身段,告訴蕓蕓教眾:“你也可以擁有”,而全不似以往面對身材豐腴的女客戶,直接授之以下巴:“沒有,這里沒有你能穿的衣服”?其中喜憂參半,Prada和Louis Vuitton至少采取了一個折衷的好方法——如果一定要長點肉的話,那就長到胸部和屁股上去。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位設(shè)計師敢于把超過200斤的模特,召上T臺,最多只出現(xiàn)在那些走視覺路線的小眾雜志上。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更有創(chuàng)意的“小眾”,可能正是未來的主流。Beth Ditto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所說的話,更明確:“如果你是胖子,那意味著你得足夠有創(chuàng)意。”而她在倫敦Fashion Rocks上的表現(xiàn),也足以證明,表現(xiàn)力才是如今時尚的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