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面臨的壓力是許多經理人創業前未預料到的,無論創業者設想了多少困難,都不可能有實際中的問題多而復雜。所以創業做老板必須要有堅強的神經,應對創業的壓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能吃苦,吃得苦中苦;第二經得辱,這個辱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老板必須要忍,因為老板做事不單是為了自己,后面還有一組織,為了組織的使命,得忍受更多的辱;第三,要能忍,忍無可忍時再忍一下,忍了不一定成,但不忍一定不成。所以,對于習慣于信托責任的經理人,也許你過去也苦過、辱過、忍過,但那個苦、辱、忍,相對于創業做老板來說,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有個百億年收入規模的老板曾講:“什么叫老板?老板就是長工,誰叫隨時都得到”。老板沒有下班和休假的時候,老板的休假也是在工作。經理人在過往的經歷中往往會認為老板很風光,很牛,很強勢,自己一旦進入創業狀態,往往找不到這種感覺,甚至生活質量極大地下降,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于是想放棄創業,搖擺不定,這會給完成創業帶來很大的風險。其實,主要原因是經理人沒有想明白,什么叫老板,為什么要做老板?做老板是干什么的?
那么什么叫老板?老板的板共有三層意思:一、老板就是企業最后一塊擋風的板,這個風,就是風險。二、老板是企業組織里承受壓力最大的一塊板,處在所有板壓之下,老板這塊板承受不了壓力了,企業就徹底被壓垮了,這個壓力來自企業內外,來自老板本人的內心和外部雙重擠兌。三、老板是社會最底層的一塊板,我說過,創業老板的生活質量狀態只比兩種人生活質量高,一是殘疾人,另一是囚犯,因為這兩類人行動不方便,自由度小,前者是自身健康得約束,后者是社會管理工具的約束,所以,老板是社會最底層的一塊板。前面在票子、面子、架子的關系一篇已經講過,老板是世界上最不能要面子的一類人,因為要面子就沒有票子,不是老板本人需要錢,而是所在的組織需要錢,老板個人可以省吃儉用,但企業組織需要的錢就大發了,絕對不是靠老板個人省吃儉用能夠平衡的,逼得老板不得不放下所有的架子和面子去乞討票子。從這個角度來講,創業初期老板的生活層面還不如乞丐和殘疾人,因為乞丐和殘疾人也是要面子的。所以,創業完成后,大企業老板之所以那么風光,是創業初期和背后太多的無奈、辛酸和苦累的對稱性反射。
許多的年輕人在企業做一段時間的經理人,就萌發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想做老板品嘗下老板的滋味,我常常回憶自己經歷創業的全部過程,大學畢業進銀行,不安心按部就班的工作,進外企被老板女人當男人用,30天31天在工作創造的利潤自己拿到的獎勵是千分之一,再進民營企業經歷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在無謂的人與人的明槍暗奪之中保持職業經理人的尊嚴,萌發創業做一種自己想做的企業模式,賺錢不一定是我唯一的追求,賺錢是想和我一起創業的伙伴分享,因為,不同模式的鍛煉心里的承受力和堅強的毅力,讓我的心態有風來拂面,雨來刷身的心里一片的湛藍。
因此,經理人創業做老板要想清楚了,要有頑強的心智準備,練就堅強的神經,應對創業壓力。這壓力不是簡單的盈利和虧損,不是瑣碎繁雜的事務,也不只是5+2、白+黑的永無休止的勞碌,而是全方位的,是心理上的壓力,甚至是超越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壓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