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國學者亞歷山大德拉博士和奧康納博士發表論文,闡述白金法則——“白金法則:人際交往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對象需要什么,我們就要在合法的條件下滿足對方什么。”
白金法則的要點:
1、現代交往行為要合法
2、交往以對方為中心
處理人際關系要注意的兩個要點:
1、互動:要換位思考
2、有效溝通
“我主張男人愛老婆。”:有助于維護家庭穩定,有助于建立家庭美德。
“尊重婦女就是尊重人類的母親。”在我眼里,婦女是人類的母親,我們必須維護母親的尊嚴。
“男人愛老婆就是愛自己。”投入和產出絕對成正比,效益比較好,因為女人比較容易被感動,你對她好,回報率較高。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來而不往非禮也。”
“對老人要尊重,對同事要尊重,對任何人都要尊重。”
“笨人就是不會溝通,好心好意不得好報,弄巧成拙,畫蛇添足,挎人家跟罵人家似的。”
“女人一般都認為自己長得不錯,不是一般的不錯,是很棒,尤其年輕女子,但是有的時候她跟老公跟男朋友打太極拳,她假謙虛,她跟老公說,我長得也就是一般人。”其實她要的答案是否定之否定,但是我也見過老實人,他安慰人家,反正我也不在乎相貌,咱倆都是一般人嘛!
對話不在一個平臺,就跟你決斗沒有對手一樣,你多寂寞啊,拔劍四顧心茫然。
溝通的規則:
1、看對象講規矩
2、了解人,尊重人
別人夸你漂亮,不要羞答答的說:“哪兒,討厭!”要落落大方,對著他的眼睛說聲:謝謝。
第一次請人吃飯,應該問:“你不能吃什么?”
如何學習白金法則:
1、擺正位置
2、端正態度
當你為別人工作時,應該有求必應,不厭其煩。
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相互服務。整個社會是相互服務的,但是在一個特定位置上,服務是相對,服務就是為別人工作。
“以后有事情,你不要越級來反映記住這樣幾句話,你的上司永遠是正確的,你的公司的決策是不能懷疑的,如果你要認為你的上司錯了,或者公司的決策錯了,你就立刻辭職。”這里講的是現代管理中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執行力,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令行禁止,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完善管理的基本要求。
“你要做多大的事,就要承擔多大的壓力。”
壓力大了不善于自己平衡和調節就有問題了。有這樣的人,他心態不好,在家里摧殘家人,到單位殘害同志,到社會上與人民為敵,北京話見誰咬誰,他存在的價值是讓你不爽,在我來看他其實有點可憐,他的心態不善于平蘅。
“我有煩心的事,但是我不煩。我善于進行心態的平衡。”
三不煩:
1、昨天過去了,沒有必要再煩。
2、明天沒有到來,暫時煩不著。
3、現在正在度過,不能煩。
李白講,昨日之事不可追,大丈夫者拿得起放得下,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你聰明的人,是沒有必要再去煩,人生最大的智慧,在于理智地放棄,拿得起放不下那就壓力,拿得起放得下那就助力,聰明,輕裝上陣,昨天的事過去了,我不煩。
不是說不要計劃,不是說不要宏偉藍圖,而是說沒有必要杞人無事憂天傾。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生的很多憂慮,是自己妄想的,你要做一件事之后你會要想,這個張三怎么說我,李四怎么說我,王五怎么說我,實踐證明,你所憑空杜撰出來的別人對一的說法,三份之二是你自己妄想的。明天沒有來,煩不著。
現在是我唯一能夠控制的時間,今天我煩了它也是這樣過,我不煩它還是這樣過,那我為什么要煩呢?不能煩,不必要煩。
“生命是寶貴的,
活著是幸福的,
工作是美麗的。”
我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我就會開心每一天,我開心快樂地生活,提升我生命的質量,我開心快樂地生活,我會更好地報效國家,報效社會,報效單位,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
擺正位置,講的是善待別人,調整心態,講的是善待自己,一個人要不尊重自己,不善待自己,其實他是很弱智的,當然,我們要去平衡調整自己的心態,有的時候會有種種難題。
“不拿自己折磨別人,
不拿別人折磨自己。”
你要想做一點事,會有曲折會有麻煩,會有種種種種的困難險阻,中國古人曾經有一句話:哪個背后無人說,誰個背后不說人,想讓別人不說你可能嗎?沒有的事。
我做事有職業道德,我但求無愧我心,我是恪盡職守的,我是認真努力的,但是結果有時候是,未必盡如人意。
“讓大家都喜歡你往往是不可能的,
我們應該爭取讓多數人喜歡我們。”
痛苦來之欲望不能滿足,為什么有人心態不好,他對自己求全責備,當然,你也不能放任自流,我們應該爭取讓多數人喜歡我們。
你一個人要有健康的心態,你就會有健康的人際關系,健康的工作態度,健康的生命質量。
怎樣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四個字:接受別人,或者說是要寬以待人,你要明白,人情世故,世態炎涼的話,你會明白,你不能改變天氣,你只能改變心情,你能改變天氣嗎?你有這個能力嗎?那是人力之所不能也,但是你的心情卻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和別人打交道,既然交往以對方為中心,那你就應該接受對方,只要對方的所作所為沒有違犯黨紀國法,沒有傷害你國格人格,要容人啊,因為人站的位置不同,他的感受不一樣。
做任何事,不僅要講原則,也要講對象,有形式和內容的問題,沒有形式就沒有內容,形式表現內容,內容體現于形式。
禮是什么?禮者正儀容,齊顏色,修辭令,禮之用,和為貴,禮者敬人也,禮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教育,要用高尚的思想影響人,用人民群眾喜聞樂道的方式感染人,用輕松愉快的形式吸引人,沒有形式是沒有內容的。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想讓大家都容你,想讓大家都接受你,標準定得太高,有時候你會痛苦,我們可以滿足對方的要求,努力去調整適應對方,但是你必須明白,讓大家都對你說YES,都說你好,有難度的,這是個心態問題。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工作,就有什么樣的人際關系,就有什么樣的生活的質量,接受別人怎樣去做到,其實是很容易的,你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一個人有健康的心態,他跟別人打交道他要容人,因為你不能夠容人,人家也不容你啊,那很簡單,他是互動的,善待別人就會被人家善待,同樣的道理你要不善待別人,你搞不好會遭報應的,禮儀是講來而不禮非禮也,所以我們在任何情況下,處理人際關系,學習這個白金法則是非常重要的。白金法則在國際交往中,人們把它叫做交往的基本原則。它其實最重要的命題,就是要換位思考,要理解成功的交往,有賴于交往以對方為中心。首先要擺正位置,你做任何事,當爸爸得像爸爸,當孩子的得像孩子,當上級的得像上級,當下級的得像下級,干什么說什么,干什么做什么,干什么像什么,恪盡職守。同樣的道理,你去跟別人打交道,你還有一個心態的問題,人家不是你,世界存在差異,人和人不一樣,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那么我們和外人打交道,跨行業,跨地區,跨文化交往,一定要有這個不同的意識,這點你要不明白就非常麻煩,你拿中國人那套對外國人,你把西方那套全部搬到中國來,往往是行不通的,世界不同,倘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對這個問題有正確的認識,那將會提升自己交往的能力,會提升自己生活的質量,
美國學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經提出了一個所謂的三A法則,它的基本含義是:在人際交往中,要成為受歡迎的人,就必須善于向交往對象表達善良、尊重、友善之意。
實際上我們知道,在任何情況下,對家人也好,對外人也好,對上級也好,對下級也好,對同事也好,我們都要表達我們的尊重、友善,那么這個尊重和友善的表達,它有一個規范化問題。
禮儀的基本含義,禮者,敬人也,禮儀就是要求你尊重為本,禮儀那個儀,就是規范的溝通技巧,它要規范,你不能亂來,在規范和尊重之間它有個橋,就是要善于表達,你對別人尊重嗎?你對別人友善嗎?布吉林等人認為就是,你一定要恰倒好處地表達對人家的善意,才能夠被人家容忍和接受。
3A法則
一、Accept:接受對方
1、接受交往對象
2、接受交往對象的風俗習慣
3、接受交往對象的交際禮儀
二、Appreciate:重視對方
三、Admire:贊美對方
肯定別人實際上是等于肯定自己。
以別人之長補己之短。
兩個要點:
1、事實求是:不能贊美他的缺點。
2、要贊美別人的長處:要給別人需要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