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沖泡一兩次就沒味,可能與這5大因素有關!
2021-10-21 19:14編輯,
關注
有朋友說為什么有的茶葉沖泡一兩次就沒有滋味了,是為什么呢?
茶葉沖泡一兩次就沒味,可能與以下這些原因有關。
1、茶葉的老嫩程度
對于普洱茶而言幼嫩的茶葉,例如純牙尖制作出來的茶葉,茶香湯甜,但整體滋味也會偏淡,其耐泡度也是最低的。一芽兩葉、三葉耐泡度要高一些,香氣、滋味更好,較粗老的茶葉沖泡時內質浸出較慢;
普洱茶鮮葉采摘一般以一芽二、三葉為標準,原因在于普洱茶內質的主要載體是葉片和葉梗,到第三葉逐漸下降,葉梗是儲存香氣物質的最重要載體,香氣的第二來源是嫩葉的主脈,葉梗中含有的茶葉內含物質更加豐富,沖泡時內質浸出相對較慢,可以保持耐泡度和甜度;對于后期存放來說,轉化空間也更大。
2、茶葉的完整程度
完整程度較高的茶葉較碎茶耐泡度更高,茶葉較碎,沖泡時內質浸出更快,耐泡度也相對下降。
3、沖泡手法對耐泡度的影響
影響茶葉耐泡度的三個主要因素:
茶水比例:投茶量以及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或反之則越耐泡;
沖泡水溫:水溫的高低也能決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溫越高耐泡度越低反之則越高,不同茶葉適宜不同的沖泡水溫,好茶不怕開水燙固然沒錯,但是為了更加愉悅的品飲體驗,好茶更需要得當的沖泡方法,不能所有的茶葉都用沸水沖泡。
出湯時間:出湯速度的快慢對茶葉耐泡度的影響,出湯時間越慢,浸泡時間越長,耐泡度就會大大降低,反之則越耐泡;如果前段沖泡時出湯過慢,茶葉內質浸出過多,沖泡出來的茶湯滋味也會苦澀難咽,同時也會導致后面幾泡茶湯寡淡無味,大大降低耐泡度。
4、茶樹的樹齡及生態環境
在同等氣候的生態環境下,樹齡越大,耐泡度越高。
一般來說,在同等氣候生態環境下樹齡大的茶樹,根系發達,更加深入土壤,吸收到的營養物質更多,茶葉內含物質相對樹齡較小的茶樹更加豐富,耐泡度更高,
5、茶葉制程中的捻揉程度
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過度會使茶葉細胞壁破損較多,沖泡時內質浸出會更快,耐泡度也就會降低。
若是揉捻不足,茶葉在沖泡品飲的時候口感也會下降,適度的揉捻既能保證茶葉的口感,也能保證耐泡度,也關乎茶葉在后期的轉化,這也是為什么要講究茶葉制作工藝的原因。
影響茶葉耐泡度的原因有很多種,有時候可能我們調整一下沖泡方法,茶葉就更耐泡了!
喜歡我分享的原創內容,記得在文末點贊支持哦。
點擊上方關注,了解更多有深度的普洱茶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