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進行機電安裝施工
再等半年左右,市民乘坐BRT公交車在三孝口下站后,不用過街便可直接經地下通道,快速進入地鐵2號線站廳完成無縫換乘。昨日下午,本報記者對地鐵2號線部分站點建設現場進行了探訪,相對于1號線,2號線將進一步體現出行的便利和快捷。
【進展】
機電安裝和室內裝修全線展開
昨日,記者看到,長江路多個站點的電梯和扶梯已基本安裝到位,站內裝修也已啟動,吊頂安裝陸續展開。不過,要想看一看特色站點的裝飾到底長啥樣,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2號線機電5標項目部常務副經理王建介紹,與1號線不同的是,2號線是合肥首條貫穿城市東西走廊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地表大多是繁華鬧市區。“特別從土建后機電安裝階段開始,光運輸材料就面臨著困難重重。”
王建解釋道,特別是三孝口和四牌樓等站點,地面為鬧市區,來往的工程車輛往往會影響交通,只得選擇夜間進入,像三孝口站,材料進站僅靠路中間一個小口上下十分艱辛。“別的站點材料都是運輸車,我們完全靠人工上下背。按照計劃工期,今年10月份正式運營,保質保量將工程完工。”
【快捷】
個別站點實現BRT公交與地鐵互通
值得關注的是,在一些建設細節上,2號線將比1號線更加人性化,等到正式通車后,市民將在乘坐地鐵中感受到更多方便和舒適。
在三孝口站,記者靠近附近的BRT站看到一處新建的地下通道,這個通道可直達2號線站廳層。王建告訴記者,由于三孝口站是2號線與5號線換乘站點,又地處人流量大的中心市區,為方便市民出行,該站特意將BRT站臺直通地鐵站臺,市民可乘坐快速公交下站后,直接下穿地下通道直達站臺乘坐2號線或5號線。
據悉,目前整個2號線除了三孝口站實現BRT與地鐵互通,在長豐南路站也預留了BRT通道,未來只要條件允許,即可實現不同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輕松換乘。
【方便】
夜間地下通道可單獨“隔離”使用
前段時間,國內其他城市的居民曾抱怨稱從地鐵地下通道穿行經過要被收費,官方給出的回應是地鐵無法作為正常地下通道使用,只要刷卡便會扣費。不過,這種尷尬在2號線的部分站點不會存在,因為在設計上更符合市民的需求。
比如,人流眾多的三孝口站點位于長江中路與金寨路交會處,地處合肥市中心地段,市民以往過馬路需要過天橋,然而在2號線開通后,市民或許能多出一種穿行方式選擇——走地鐵地下通道。
據了解,在該站東西南北四個端口,都有互通式地下通道,“白天四端口可通往地鐵站廳免費區進行穿行;晚間地鐵關閉、閘門落下后,地下通道便被單獨隔離出來,市民下穿依然會暢通無阻。”項目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像這種地鐵通道作為下穿通道使用,2號線并不止三孝口站,在其他站點也會考慮適時應用。
【美觀】
冷卻塔“藏身”綠化帶
當地鐵1號線開通之后,沿途一些裸露于地表的空調系統冷卻塔一度被市民詬病,其實這樣的設施是地鐵站中通風重要設備,必不可少,然而放置于地表既不美觀,還會占用城市道路中有限的空間。
在宿州路與長江中路交口,地上車來車往,地下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該處正位于2號線宿州路站點上段。以往,市民都會在地鐵站點上方看到一塊6米見方的空調系統冷卻塔,不過對于如此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這類設施的建設如果墨守成規,無疑就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一個瑕疵,影響到繁華鬧市的形象。
王建告訴記者,好在2號線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為了提升城市美觀度,軌道公司在2號線建設中一改之前做法,將其“藏身”于地面道路的綠化帶中,“市民要是不注意,還真不一定能夠發現它們的身影。”
【運營】
7月開始空載試運行
一方面,合肥市軌道交通2號線各類建設工作在不斷推進,另一方面全線的試運營評審項目也已經展開招標。記者了解到,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工程計劃于2017年10月開通試運營。根據規定,軌道交通新線開通試運營前,須通過省級交通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的新線開通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
本次招標項目主要是對試運行基本情況、設施設備可靠性和故障率情況等進行評估,重點對試運行時間及最后20天列車運行圖兌現率、列車正點率、列車服務可靠度、列車退出正線運營故障率、車輛系統故障率、信號系統故障率、供電系統故障率及屏蔽門故障率等關鍵指標進行考核。
根據具體進度要求,至2017年6月20日前完成試運行前條件檢查; 2017年10月5日前完成全部評審。按照計劃,2號線首列車已于近期正式上線調試,5月份有望實現“軌通”,6月底實現“電通”,7月開始空載試運行。
合肥晚報合肥都市網記者
吳奇/文高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