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故事的女明星該不該用文青的語調談論甚至解釋過往?伊能靜可能剛剛給出了一個經典錯誤示范。
伊能靜曾跟庾澄慶那段愛與風波大家都知道了吧,直到2015年,伊能靜才又嫁給現在的老公秦昊。
她最近上魯豫的談話節目,難得說起跟哈林的那段婚姻,透露當時還處在原生家庭造成的傷痛中,導致沒能感受到安全感。
伊能靜自認是個善良的人,并不想造成傷害,但承認“在不知不覺中,還是創造出讓人受到傷害的氛圍”,花了5年時間思索,最后才意識到自己的根本問題就是“智慧不夠”。
這段話說出來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到結果,伊能靜又被群嘲了。留言整齊劃一:離婚不是因為和黃維德牽手門嗎?
伊能靜大概就是那種一輩子有顆少女心,真偶像劇人設,同時也一輩子活在爭議中的女明星吧。
她是娛樂圈公認的才女,也多次下場和網民辯論親自捍衛自己的人生,這些年形象漸漸反轉,從曾經的全網嘲到圈了不少女強粉,就算不喜歡她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她是在現實中貫徹了自己瑪麗蘇般的人生。
但是這次她談與庾澄慶離婚以及接下來收獲的輿論反響卻讓我發現兩件事:第一,女明星有一顆文青的心,習慣深層次反思自己的人生不是壞事,甚至可以圈粉。
第二,用女文青的邏輯向大眾公開解釋一件大眾已經形成定見的事,實在太容易敗好感。
就算甩出原聲家庭的鍋,也不好使。
又一場大型女文青翻車現場,到底是怎樣釀成的?
這不是最近伊能靜第一次談到原聲家庭的話題,她之前上演講綜藝,就已經反思過自己的人生,那一次反響也很好,因為她沒有提庾澄慶和離婚往事。
這也不是伊能靜第一次談離婚的話題。她很早就談過,還說過最早輿論倒向千夫,自己甚至想過自殺。
但過去她從未將這兩件事,擺在一起說。
直到這一次上魯豫的訪談節目。
伊能靜說了什么呢?
她帶對方游臺北,也聊起自己的家庭和婚姻。她透露,因為生父的心沒有定在臺灣,以至于她成長過程中很缺乏父愛,小時候沒察覺,直到遇見現在的老公秦昊和公公之后,才意識到人生中一直缺少決策者,也導致自己少了一點做決定的能力。
這一段當然沒什么問題。
然后又談到婚姻,伊能靜說的是,能不能得到安全感,其實主要還是看自己。
很傳統的金句了,也沒問題。
引發爭議的是下面這段——
伊能靜回憶跟哈林組成家庭的日子:”我應該要很有安全感的,可是我那時候沒有把自己修練好。因為我還太……太在那個傷痛里面,那種家庭的傷痛、跟媽媽沒有和解、很緊繃的狀態里面,我自己還沒有那個智慧和狀態。”
她還進一步解釋了,“跟哈林離婚之后,經歷了5年的單身時期,這段時間每天面對自己,也反思到底哪里出問題。她在還沒成熟的年紀就開始工作,又處在演藝圈這么復雜的環境,所以一但遇到一個可靠的人,就像抓住浮木,希望對方幫自己解決所有痛苦和問題,卻造成別人沉重的壓力。”
對于外界認為是她外遇導致了婚姻的破裂,伊能靜表示:“我又不是會創造傷害事物的人,我是個善良的人,那為什么我會創造這些東西,一定有什么東西卡錯了,我不能再找借口,我要去承擔對生命的責任,我找到的答案它很復雜”。
她又說其實就是當時的自己“智慧不夠”,在離婚后,有五年的空窗期,這段時間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讓自己得到成長。在跟秦昊結了婚,開始慢慢轉變心態。
她最后說,“我覺得我現在不需要被理解,而且打從心底不需要被理解了。”
結果呢,就是這段話,讓這個一直活在女文青的世界里,也試圖用女文青的邏輯解釋那段失敗婚姻的伊能靜,又一次的,無法被大眾理解了。
一輩子做少女的伊能靜,本已把自己活成了原生家庭的正確示范
但伊能靜原本已經找到了答案。
伊能靜當然曾經受過原生家庭極大的傷害。
長大后堅持做公主,某種程度上,正是對同年那段昏暗的灰姑娘歲月的自我補償。
作為家里降生的第七個女兒,伊能靜剛來到人世,就連同媽媽和六個姐姐,被男輕女的父親拋棄。
在她的童年歲月里,聽到媽媽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就會過得好一點”。
她從小就有著深深的罪惡感,覺得自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上,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14歲的她就出來洗盤子打工賺錢。16歲的她為了養家,高中沒畢業就進入了娛樂圈。
少女時代顛沛流離的經歷,讓伊能靜成長為一個心思極其細膩敏感,缺乏安全感,又喜歡躲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公主”。
現實世界殘酷昏暗,那她就自己構建出一個屬于自己的城堡。
她開始像個驕傲的公主般,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18歲時,她就選擇跟比自己大七歲的庾澄慶在一起。從此是13年的地下情。
2000年他們在美國秘密結婚,也沒有婚禮。
結婚兩年后,她在出版的《生死遺言》中向庾澄慶告白:
有生之年,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比你多活一天。我會幫你安葬,讓你安心,不受失去的苦痛,然后我再陪伴你。
但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和黃維德的牽手門鬧得沸沸揚揚。伊能靜一度被罵聲淹沒,人生走向谷底。
那段時間伊能靜曾對媒體哭訴,說他們已經分居了很久,婚姻的問題不是因為第三者。
但她最后漸漸走了出來,來內陸拍戲,又遇到了童年第一張CD就是她唱片的北京糙老爺們兒秦昊。
雖然這段愛情和婚姻一直活在爭議中,上《超級演說家》,伊能靜自己也承認曾被網上的輿論影響,兩人也曾吵架。
但伊能靜始終保持戰斗狀態,時刻親自下場辟謠,時刻在世界中心分享愛。
結果呢,這段婚姻從輿論風雨中走過來,也過得很好。
伊能靜開始漸漸走出輿論的灰暗。
她和兒子的相處,為她圈了不少媽媽粉。
在準備和秦昊結婚前,她問兒子,可不可以去戀愛。
兒子回答說:“媽媽,你希望我幸福,為什么你會覺得我不希望你幸福。”
她一直關注社會問題,也幾次站出來利用明星影響力發言,讓許多網民對她改觀。
她怒斥直男癌,更是贏回漂亮一役。
為了美,她始終堅持健身,讓自己活成一個不老的少女,這些都在為她圈粉。
從那個原聲家庭走出來,從那場離婚風波中涅槃重生,她還是靠自己的雙手活成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來最灰暗的歲月。
當她已經不再是少女,而是變成妻子,變成母親,反倒越來越像一個少女,但這個少女又是敢剛的少女。
她永遠會穿美美的衣服,拍出自己最美的樣子,可是有人說她整容,她氣得拿專業醫師的報告回應。
再面對網上的質疑時,她會直接剛回去堅持自己。
人生里風里來雨里去過,輿論里刀山火海趟過,是不老的少女,也是敢于面對風雨的女漢子。
她之前談起原聲家庭說的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圓滿。以前別人會說伊能靜的童年啊,過去啊,婚姻啊,有多么失敗或者坎坷,但現在回顧一下,覺得我從來沒有過不去的時候,我遇到的問題都是很單純的,沒有對生活失去信仰,對愛情失去希望,沒有尊嚴被踐踏的時候。”
她本來已經把自己活成了原生家庭的正面標本。而庾澄慶與女主播完婚、生子,也開始了新的人生。
既然你們一別兩款各自歡喜,吃瓜群眾,也就漸漸忘記那段往事了。
但她又自己主動把往事提起,還用一段文青式解釋去闡述那段過往。
但從萬人力挺到群嘲,只需要一場錯誤的文青式甩鍋
于是群嘲又回來了。
說到底,這是一場錯誤的文青式解釋,引發的大型文青翻車現場。
對原聲家庭和失敗婚姻的文青+瑪麗蘇式處理,一直是伊能靜最大的軟肋。
她自己眼淚汪汪地說,曾經的她讓哈林有了很大壓力:“他是來談戀愛找老婆的,又不是你的醫生,我干嘛給你治病”。
她也回憶反思過和秦昊的戀情。
她說在熱戀期第一個月的時候,伊能靜突然落淚。秦昊驚了,問什么原因? 她說因為經歷失敗的婚姻,希望遇到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結果秦昊聽她哭訴完之后,丟下一句“有病要治”就準備走人,伊能靜當時是驚呆的狀態,問“你為什么要走?”
秦昊說,“你這樣,只會是兩個人在那里演悲劇。我不是醫生,沒有藥。”
后來兩個人上節目,伊能靜帶娃中對秦昊突爆金句:“我對你是愛情,你對我是親情。”
秦昊的金句回應是:“你在跟我說相聲,我跟你在生活。”
現在群嘲伊能靜的聲音,到底有沒有簡單粗暴的成分?
當然有。
但說到底還是伊能靜自己過不去的心魔,再次將她困在往事里。
唱情歌的小女孩再悲春傷秋,也會被大眾理解原諒,但47歲的伊能靜還活在文青思維里,用原生家庭解釋一段大眾心中早有定論的失敗婚姻,注定很難得到眾人的理解。
即使經歷再多風雨,成熟與圓融都是很難的事, 當然不是說,伊能靜不提自己的黑點,那些黑點就不存在了,也不是說伊能靜這么一發言,網民對她的評論就會再度淹沒她,但她本已無需面對這些多余的風雨。
有些往事大眾無法理解,就別老掛嘴邊了,讓它過去才是好的事情。
主動翻出自己黑歷史用文青邏輯解釋讓網友再罵一輪,即使每句話都是出自真心,也不劃算。
每一場輿論聲浪都是事出有因的。從追捧到群嘲,也只是一瞬之間的事情,
就算六十歲,也要當燦爛如畫的老少女沒有錯,原因就像伊能靜自己說的,“我希望擁有選擇我人生的自由。”但讓大眾理解你的人生是另一回事。
伊能靜談與庾澄慶婚變原因甩鍋原聲家庭,說自己智慧不夠,不是刻意傷害庾澄慶,吃瓜群眾為什么不買賬?因為文青式的自我原諒無法解釋太復雜的人生。
我們窮盡一生都在尋找我是誰的答案,伊能靜到現在依然在為往事找答案,這沒有錯,但大眾很難設身處地理解你的痛苦。心魔多漫長,大眾也沒有義務幫你解開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