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1995年開始炒股,經歷幾個牛熊輪回,心態發生了改變,現在持有600436,成本70元上下,這是我第一次發貼,談談大市,也談談對600436片仔癀看法:
作為一個散戶,有一種心態,總喜歡買股價低的股票,對于股價高的股票有種抗拒的心態,認為股價高的往往下跌空間巨大,股價低的股票下跌空間已被封死,所以,往往股價高的股票散戶很少,機構持股高度集中,相反,股價低的股票往往散戶很多,機構持股很少,(注意:我所說的高價股是指傳統的質優高價股,不是游資借助某種題材瞬間炒成高價的股票)
那么,現在分析一下,按照過往歷史經驗,哪類股票會安全度過熊市而在接下來的牛市中大放光芒呢?首先,90年代股市沒有參考性,因為那時股票市場剛成立,還處在摸索階段。2008年極端情況也沒可比性,全年跌幅高達72%。只有2001-2005年情況和現在比較相似。
在2005年時,股指經過幾年陰跌,在05年底出現了加速下跌,到達998點,如果股齡長的股民可能會知道,當時有幾只股票在2005年逆市大幅上漲,報紙一直說這種股票是基金抱團取暖,遲早會守不住甭潰的,其中有蘇寧,云藥,張裕,茅臺等等,結果呢?一點也沒跌,在接下來的牛市中漲幅一點也沒少,這就是很多人在熊市中不敢買高價股,在牛市中股價高了更加不敢買從而一輩子與好股失之交臂的原因。而低價股呢?我記得當時跌到幾毛錢的ST股多的是。
現在郭樹清上臺后,制度上已經發生重大改變了,表現在:股票源源不斷的供應,但市場上資金總量不見增多,那么,就必然表現為一批差股績退市,發行一批新股來填補空缺,來維持市場上股票數量穩定,不多也不少。ST股已沒有投機價值。機構資金只能慢慢退出差股績,集中于質優股。所以我們看到,沒有成長性的股票慢慢創新低,而茅臺等高價股卻天天創新高的原因。就象香港股市,股票價格那可是二個極端啊。
話說回來,600436片仔癀在20101126日創新高后二年時間一直在60元以上間徘徊,其間指數有3000多點跌到2100點,在這二年來,600436累計換手374%,加權均加69.81元,人均持股10000股以上,人均持股市值70萬以上,分明就是機構資金高度集中,機構心態穩定,不象散戶一盤散沙,一有風吹草動,打破頭來逃命。
散戶有一種可笑的觀點:無論股票如何波動,都理解為主力出貨,下跌是鑿盤出貨,上漲是拉高出貨,故一輩子也守不住一只好股,且有一種貪念,當好股票橫盤不漲了,便認為到頭了,拋掉去追別的股票,結果套在別的股票上,而原來的股票卻大漲不回頭了,
600436片仔癀提價消息,是利好消息,股價短期下跌,是洗盤,是主力利用散戶“出利好是見光死”的心理進行洗盤,
600436片仔癀未來收益可能會出現出人意外的大幅提升,如何理解?公司在2007年連續漲價,平均一年一次,漲了價就從未降過下來,公告說是原料上漲了,其中每一顆中三七成分為83%,現在三七價格為歷史高位,故采購成本高了為了維持毛利率不變所以就漲價了。三七漲價在幾年以前就出現過,當年康美藥業(600518)大量屯積三七賺了大錢,但后來,大量農民跟風種植三七價格又大幅降了下來。說以,我堅定的相信,三七價格被炒高是短期的行為,未來一定會價值回歸,就好象大蒜一樣,如果三七價格下降。片仔癀的毛利增幅可是大的驚人啊!
關于麝的問題,片仔癀是國家保護中藥,麝香國家定量供應,且公司也養殖麝,故麝香來源不是問題。
當遇到好股就要堅定的持有,堅定自已的信念,不被別人言論左右,我相信,持有它,在這輪熊市中至少可以保命,在牛市中,我賺得可一點也不會比你少。
說說題外話:我是廣州的,一收到提價公告,我馬上跑去香港買了買了一點回來,價格就是比內陸便宜,我相信它是藥中茅臺,過多幾年,可能真的要1000元才能買到一顆了。茅臺酒那么貴,大把人搶購,片仔癀療效顯著,風糜港澳臺,且可以長期保存,趁現在還買的起就多買幾顆,居家防備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