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稱三角形的定義 對稱三角形(Symmetrical Triangle)又稱為等邊三角形,雖然對稱三角形亦有可能在升市的頂部或跌市的底部中出現,但一般情形之下,對稱三角形是屬于整理形態。它是由一系列的價格變動點所組成,其變動幅度逐漸縮小,即每次變動的最高價,低于前次的水準,而最低價比前次最低價水準高,呈一壓縮圖形。如從價格變動的領域看,其上沿為向下斜線,下沿為向上傾線,把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對稱的三角形.對稱三角形的成交量,因愈來愈小幅度的價格變動而遞減,反映出多空力量對后市猶疑不決的觀望態度,上升趨勢中的對稱三角形最終選擇向上突破可作為比較經典的中繼形態。
![]() 對稱三角形 二、對稱三角形市場含義 對稱三角形是因為買賣雙方的力量在該段價格區域內勢均力敵,暫時達到多空平衡所形成。股價從第一個短期性高點回落,但很快地便被買方所消化,推動價格回升,但購買的力量對后市沒有太大的信心,又或是對前景感到猶疑,因此股價未能回升至上次高點已告掉頭,再一次下跌,在下跌的過程中,那些沽售的投資者不愿意太低價賤售或對前景仍存有希望,所以回落的壓力不大,股價未跌跌到上次的低點便已又告回升,買賣雙方的觀望性、爭持性、使股價的上下小波動日漸縮窄,成交量也在對稱三角形的形成過程中不斷減少,正反映出多空力量對后市猶疑不決的觀望態度,使得市場暫時沉寂,最終形成了對稱三角形的型態。 一個對稱三角形的形成,最少要有明顯的二個短期高點和短期低點出現。一般情形之下,由于對稱三角形是屬于整理型態,通常繼續原來的趨勢移動,只有在股價朝其中一方明顯突破后,大家才可以采取相應的買賣行動。如果股價往上沖破阻力(必須得到大成交量的配合)就是一個短期買入訊號。反之若是往下跌破(在低成交量之下就可跌破)便是一個短期沽出訊號。 ![]() 對稱三角形的形成 ![]() 對稱三角型的理論升幅(跌幅)量 對稱三角型的最少升幅量度方法是當股價往上突破時,從型態的第一個上升高點開始畫一條和底部平等的直線,我們可以預期股價至少會上升到這條線才會遇上阻力,至于股價上升的速度,將會以型態開始之前同樣的角度上升.因此我們從這量度方法估計到該股最少升幅的價格水平和所需要的完成時間.如向下突破,對稱三角型態的最少量度跌幅,方法也是一樣。 有一點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假如對稱三角形向下跌破時伴隨極大的成交量這就很可能是一個錯誤的跌破訊號,如果股價于跌破后并沒有如理論般的快速回落,股價僅下跌一到二個交易日后便隨即快迅回升,那就表示前面只是騙線洗盤,隨后將要開始一波真正的升市.倘若股價在三角形的尖端跌破,且有高成交的伴隨,后市迅即回升,那么向下假突破的情形尤為準確! ![]() 對稱三角形洗盤 ![]() 對稱三角形假突破 識別對稱三角形的真假突破 (看上證大盤2001年以來走勢圖形) 股價突破對稱三角形,由下向上突破上擋趨勢線,盤面應該出現較大的買入成交量,或者連續兩至三天出現放量跡象,對于這種突破才有可信任度。 股價突破后通常需要確認過程,但不一定馬上確認,當股價回抽受對稱三角形上擋趨勢線明顯支撐,以縮量完成下跌走勢,K線形態沒有出現反轉信號。而不是象上證大盤6月23日,股指回避下擋支撐線的支撐作用,采取向下跳空走勢。那樣的突破確認應視為是一次較好補倉機會。但股價回抽跌破對稱三角形頂點價位,收盤價位并低于頂點之下,一般都為假突破。目前大盤看點就在于此。 股價向下突破,一般不需要多少量,但成交量加大,跌破幅度也會越大,向下突破的可信度也就越高。象上證大盤2002年10月9日的放量突破就是真的向下突破。 對稱三角形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都有可能產生假突破,而假突破的重要標志是看股價是否重新跌回向上或向下趨勢線,收盤價位是否并收回到原突破前趨勢線價位上。 突破形成后一般股價會沿著突破方向繼續運行,上漲與下跌幅度可以用度去量,通常為對稱三角形的寬。比如象上證大盤2001年12月20日跌破下擋趨勢線,與2002年10月9日向下跌破趨勢線之后的下跌幅度,都是原對稱三角形的寬,即2002年6月6日的低點1455點到6月25日的高點1748點的寬,等于跌破該對稱三角形頂點到1311點的距離。 但突破后的形態并不一定會馬上形成人為所預測的度量,場外因素及場內因素都會對大盤或股價產生影響并出現反復震蕩走勢,在整理過程中運行趨勢有時還會珩生出另一個相似三角形形態,所以對急于求成的投資者要適度把握量的幅度。 雖然對稱三角形是一種不太容易把握的技術形態,但股價確認突破后,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在日線圖形中都具有較強的短線可操作性。只要技術識別對頭,利用短線支撐線與阻擋線,把握度量波動,都能幫助投資者獲得收益和回避風險。
![]() 對稱三角形突破后反方向移動 對稱三角形突破后,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反方向移動(反抽),上升的后抽止于高點相連而成的型態線,下跌的后抽則受阻于低點相連的型態線之下,倘若股價的后抽大于上述所說的位置,型態的突破的可能有誤.對稱三角形的股價變動愈接近其頂點而未能突破界線時,其力量愈小,若太接近頂點的突破即失效.通常在距三角形底邊一半或四分之三處突破時會產生最準確的移動。 雖然對稱三角形大部分是屬于整理型態,不過亦有可能在升市的頂部或跌市的底部中出現。根據統計,對稱三角形中大約四分之三屬整理型態,而余下的四分之一則屬轉勢型態,所以應遵循等待、觀望、休息的策略,直至產生突破方向時,才進入市場。 楔形也是由兩條逐漸聚攏的趨勢線構成,它通常持續的時間在1~3個月,與三角形同屬中等規模的走勢形態。我們知道,對稱三角形是沒有傾向性的,在上升趨勢中出現的對稱三角形和下降趨勢中出現的對稱三角形在外觀與規模上并無二致。但楔形則具有明顯的傾向性,在上升趨勢中出現的楔形是朝下傾斜的,而朝上傾斜的楔形具有看跌的意味,在這一點上它與旗形具有相似之處。 與三角形的突破相近似,楔形的突破也一般發生在其橫向長度2/3~3/4處。也有直到楔形尖端才發生突破的情形。楔形更傾向于在接近形態尖端部分才發生突破。 從成交量上看,楔形在形成過程中具明顯的縮量整理的特征,但在楔形發生突破之時,成交量往往急速擴張。特別是在下降楔形的上邊線被突破時,成交量的擴張顯得更為重要。 案例一:對稱三角形形態 通過上證指數3478點以來的形態(2009.8.4——2010.4.15)如何預測后市?在2010.4.8我們提示貴賓客戶開始減倉,2010.4.20提示客戶反彈全面減倉,判斷的理由就是根據三角形的形態理論判斷的。如圖: ![]() 對稱三角形案例分析 案例二:下降三角形形態 上證指數(2010.5.11----2010.6.29)所構筑的形態是下降直三角形形態,但是提示客戶5月的行情是4.19調整以來的“雞肋行情”,不要盲目參與,判斷的主要依據也是形態理論——下降直三角形形態。 ![]() 下降三角形形態 如上圖,我們看到這個是標準的“下降直三角形形態”,而下降直三角形形態的突破方向一定是向下,所以這種形態不要以為在下邊緣獲得支撐就進去,短期內套牢的風險很大。 七、對稱三角形的量度測定 對稱三角形是持續整理形態的一種,是原有趨勢運動的中途休整階段,持續的時間往往不會太長。根據經驗,對稱三角形突破的位置一般應在三角形橫向寬度的1/2到3/4的某個地方。當對稱三角形初步形成后,就可以預測股價向上或向下突破的時間區域和量度升幅。第一種方法是從突破點算起,向上(或向下)至少要達到與形態高度相等的距離第二種方法是從對稱三角形最左邊的高點(或低點)作平行于上下邊直線的平行線。這個平行線的高度就是股價今后要到達的位置。前一種辦法給出的是一個固定數字,測算比較簡單,易于操作使用。后一種算法比較雜,位置也不斷變化,但其測量精度相對較高。 近期實例中國七砂(0851)在元旦后逐步形成了一個對稱三角形形態。在1月21日股價展開向上突破,突破點大約在三角形的3/4處。這時就可以利用上述兩種方法對其量度升幅進行測算,由于其突破點大約在9.75元,形態高度為10.08元-8.40元=1.68元,那么按第一種方法算量度升幅為9.75元+1.68元=11.43元。按第二種方法測算出的結果則按照時間的變化不斷升高,在1月24日大約為10.80元,以后則以每天0.25元的速度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