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一個時常用物質包裝自己的人,內心是貧乏的。
而一個人追求簡單,卻是大富的表現。
人越簡單,越能富養自己。
01 減少雜念,提升自己
《三字經》里有云:“玉不琢,不成器。”
美麗的玉器,必須經過上千次的雕琢才能使其煥發價值,人也是如此。
現在的人,雜念太多,誘惑太多。
有時候想讀本書吧,卻不知不覺又摸起手機刷起了短視頻。
呼朋喚友、推杯換盞,耗費了我們太多的精力。
那些五光十色的生活,刷短視頻、逛夜店、毫無意義的酒局,看似讓我們豐富了生活,實則是讓很多人的內心更加空虛,還會讓錢包變得越來越薄。
西漢時期的著名哲學家董仲舒曾在他求學階段,面對房屋外漂亮的花園無動于衷,留下了“三年不窺園”的佳話,最終成名成家。
反觀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我們,太缺乏這種專注的能力,我們總能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打擾。
心中的雜念過多,會導致我們無法集中精力去學習,自然成長就會變慢。
而且如今的社會變化太快,稍有落后,就會有失業的風險。
只有當一個人不再對復雜的外界向往,愿意花些時間去獨處去學習,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減少雜念,不沉迷娛樂,花些時間好好提升自己,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己。
02 減少欲望,豐盈自己
欲望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助你走上人生巔峰,又能讓你邁向人間地獄。
其實我們的一生,滿足生活所需即可,過多的物質會成為人的負累。
一個人,任憑家中堆滿各種各樣根本用不到的東西,就算外表光鮮,內心也會是痛苦的。
尤其是在這個處處提倡節儉,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極簡生活的時代,一味地買買買已經不能夠帶給我們快樂了。
莊子在《逍遙游》里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房子不必追求過大,夠住就行,衣服不必太多,常穿的其實不過就那么幾件而已。
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物質,只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快樂,時間一長,便會讓我們內心走向貧瘠。
幸福其實很簡單,不過是一日三餐,不過是萬家燈火中,能有一盞燈為你點亮。
人人都向往幸福的生活,但欲望太多,卻不容易得到它。
貪婪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
知足常樂的人,懂得為生活刪繁就簡,懂得在少欲的生活中,追求內心的豐盈,獲取簡單的幸福。
03 減少抱怨,快樂自己
一個人的心境,會決定他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如果內心寬容樂觀,世界就是一片坦坦蕩蕩,如果內心充滿了計較,世界就會晦暗無光。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難免會身處低谷,但越是身處低谷,越要通過調整心態來富養自己。
面對挫折,敢于直面,面對困難,敢于迎難而上,靠著一寸一寸的堅持不懈,笑著劈掉人生道路上的荊棘,才是最富有的人。
愛抱怨的人,就算是擁有香車美女,他依然是滿腹牢騷;積極樂觀的人,就算是布衣粗食,照樣能從容不迫地應對人生的難題。
你的態度,直接決定你的生活品質,是富足還是貧窮,全在你的一念之間。
想起蘇東坡在海南時,因為被人趕出官舍,導致全家人要到樹林中睡覺。
就算是如此不堪的生活,他依然沒有抱怨,淺唱低吟到:“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復雜而喧囂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平和,將格局打開,不畏懼前路的未知,才能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
少些浮躁,少些世故,少些抱怨,多些寧靜,多些豁達,多些坦率。
人,就是在如此簡單的心境中,不斷地“富養”自己,才能活出最佳的生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