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過于厚者常獲福,過于薄者常近禍。---《了凡四訓》厚道的人,福澤深厚;刻薄之人,近禍福淺。
人的存心有厚有薄,存心寬厚,就是事事能多為別人著想,以別人為重,存心刻薄,就是只為自己著想,自私自利,從這里能分出善根的厚薄。
表現在語言和行為上,語言寬厚,能體貼人、關心人,行為上能付出,好的給別人,壞的留給自己,這是寬厚之相。
比如為人辦事,忠厚的人提前先到,不問別人如何對待自己,自己總要盡心盡力,刻薄的人,有損于自己的利益決不做,對待他人,卻一毛不撥。
人心的厚薄和未來的禍福有著直接的關系,存心寬厚,凡事為別人著想,這是大福德的前相,為了自己不顧別人,甚至把痛苦給別人,將來必定有大災禍。
一切吉祥決定從善業生,一切兇禍決定從惡業生,善惡在心,語言、行為是心的表現,因此從外在的語言行為可以推測內心的善惡,從心地的善惡可以推測未來的吉兇。
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福之將至,觀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人在福報快要來時,觀察他的舉動,決定能事先知道。
觀察未來的前途好不好,如果煩惱漸漸減少,利他心越來越強,可以預見自己是在上升,如果煩惱增盛,惡念增長,則是墮惡趣的前兆,后世會很不好。
看別人也是如此,一個人變得謙虛、恭敬、善良,就會有前途;刻薄、傲慢、愛占便宜,將來必定有災禍。
同樣禍要來臨,觀察行為趨向不善,也能事先知道,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禍和福是果,想求善果,因一定要正,積聚了正因,果不求而自得,我們想要趨吉避兇,只有在心上改過行善。
善惡在心,福之將至,觀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人在福報快要來時,觀察他的舉動,決定能事先知道,以這一條觀察自己未來的前途好不好,如果煩惱漸漸減少,利他心越來越強,可以預見自己是在上升,如果煩惱增盛,惡念增長,則是墮惡趣的前兆,后世會很不好。
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禍和福是果,想求善果,因一定要正,積聚了正因,果不求而自得。
我們想要趨吉避兇,只有在心上改過行善,行善和改過的次第如何呢?行善之前,首先要改過。
大都吉兇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其過于厚者常獲福,過于薄者常近禍,俗眼多翳,謂有未定而不可測者。
我們現在的人生,可以說是過去自己選擇的結果,那么我們未來的結果如何,取決于我們現在的選擇。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你選擇什么樣的念頭,選擇什么樣的行為,選擇什么樣的言語,就是在創造你未來的人生,古圣先賢他們是非常地通透生命的科學。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說春秋時候這些個大夫——大夫,讀書人嘛,出來做官了——見人言動,因為他們讀過圣賢書啊,就是懂得圣賢的道理的這些人,看到這個人說話做事的言動。
億而談其禍,想象這個人未來吉兇禍福,靡不驗者。一談論呢,都沒有說錯的,一說一個準兒。
春秋諸大夫,他為什么能把一個人的吉兇禍福說得那么準呢?就得掌握它這個原理。他講的原理是:“大都吉兇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p>
所有的吉兇從哪里來的呢,萌乎心,首先是感覺,你心念一動,心念一動然后就反映在言語動作上去了,所以你透過他的言語動作,你就知道他什么感覺。
“至誠合天”至是什么意思?至就是到頭了。誠是什么意思?誠就是真實的。至誠什么意思?就是你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叫至誠。
合天是什么意思?合天就是感應天地,和天合到一起去,所以就知道——感受,最真實的感受決定命運。
妄語的習氣強,會壓抑誠實,首先改過,然后積德,及時對治并轉變每一個不好的心念,那么生活狀態甚至命運也會隨之轉變,朝向光明前行,必然歡喜無量。
善念一起,覺察自己細微處的錯誤是我們修正言行的開端,存心寬厚,是大福德的前相。
歡迎大家品讀中華大家讀書會!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諧厚德載物!
感恩萬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恩國家培養護佑!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恩師諄諄教導!
祈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闔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