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自身的生滅規律,不過是時間早晚不同罷了。
有些事情在急躁中會走向滅亡,而有些事情在寧靜中才能走得更遠,就像你所期待的,不一定馬上會發生,而你不曾期待的,也許會在某個時間點不期而至。
人生之苦,在得失之間。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你越著急向生活討一個答案,你就越不能如愿以償。
心靜的人才能看清人間的真相,在自己的冷靜分析后能找到最好的處理方式,能拿得起放得下,無意于得失,花謝芳不敗,心靜人自在。
心有多靜,福就有多深。
只有心靜了,才有在這浮華世界中用一顆閑心品味出已有的幸福,用一顆耐心靜待春暖花開。
01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記得楊瀾曾說過一句話:
“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心里長出來的?!?/span>
沒有人不渴望人生的璀璨和繁華,不渴望有一個精彩奪目的未來,然而大多數人內心都過于浮躁,著急想要功成名就,著急想要一個結果,可現實往往叫人黯然神傷。
人生真正的幸福,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守住。
因為當太多的浮華在我們身邊圍繞時,我們會迷失自己的靈魂,被那些誘惑撥弄自己的心弦,從而看不清世界的本質,看不清做人的真諦。
聰明的人,懂得在什么時候該激流勇進,什么時候該靜心修煉自己,就像楊瀾,選擇在人生巔峰時去留學充電,甘愿獨守一份清靜,去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的生活。
因為她知道人一旦到達了頂峰,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只有在得意時守住內心的寧靜,刪繁就簡,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遠,才能在寂寞中守住真正的繁華。
越是身處繁華,越要摒棄繁華,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拋開一切私心雜念。
一個人只要能耐得住寂寞,就一定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能戰勝自己的浮躁,遠離喧囂,在寧靜中豁然開朗!
02 沉著冷靜,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各種問題,而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直接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禮記·大學》里說過: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span>
遇事沉著冷靜,才能快速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遇事沉著冷靜,才能不做情緒的奴隸,從容面對所有的難題。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遇事一定要沉著冷靜。
一年夏天,一群小孩圍著一口缸玩耍,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水缸里。
當大家都在痛哭,不知所措時,只有那個叫司馬光的小孩心生一計,用一塊大石頭將缸砸破,救出了那個落水的小伙伴。
遇事最怕的就是自亂陣腳,在慌亂之中還會讓事態更加嚴重。
有句話說得好:
“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安靜的人,能靜靜地觀察、靜靜地思考、靜靜地磨練自己,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安安靜靜中強大,在安安靜靜中脫胎換骨。
03 心靜了,靈魂有了香氣,福氣才更多
亦舒說過:
“一念心凈,處處蓮花開?;ㄩ_花落,順其自然。得失從緣,隨遇而安?!?/span>
靜由心生,境由心轉。
當一個人心靜了,就愿意花些時間看看書、喝喝茶,在閑暇時光中獨處,在獨處中讓靈魂擁有了香氣,福氣自然跟著多了起來。
當一個人心靜了,就不在乎自己賺了多少錢,擁有多少成就,會更在意自己是否成長,也不會因為求而不得讓自己的執念過深。
心靜,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
因為心靜的人,處事泰然自若,不緊不慢地走自己該走的道路,愿意為了自己的成長花一點時間,能保持心靈的簡單和純粹。
在工作的日子里全力以赴,在閑暇的時光里,看一本好書,聽一曲好歌,品一杯好茶,去一個清新雅致的好地方。
心靜的人內心都很平和,不困于事,不困于人,不急功近利,能抵御歲月的寒涼,百毒不侵,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就這么安安靜靜地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看得開,能忍受得了孤獨,感受著心慢慢沉靜下來的狀態,體會著浮躁一點一點消散的暢意,將內心修煉得更加強大。
心有多靜,福就有多深。
心靜了,世界也便安寧了,一切都在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