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半生,不卑不亢,飽經滄桑,不爭不怨,人都是越活越從容,悲喜有度,得失隨緣,成敗不執。
學會了隨緣不糾結,悟不透的人生不如放下,隨遇而安,命運自有安排,順其自然,時間自有回答。
時間不語,歲月無聲,一切盡在不言中,讀懂了沉默,不語悲歡,讀懂了孤獨,自渡自愈。
唯有沉默能回答一切,唯有孤獨能演繹一切,成年人的悲喜都寫進了沉默里,人生的道理只能靠自悟,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者,活得越清醒就會越孤獨,喧囂的世界,皆是浮云,不可當真,不可執迷。
平常心面對一切,就不會患得患失,前半生靠夢想活著,后半生靠心態活著。
幸福只能向內索取,不斷放下,不斷釋懷,人生的出路就在每個人的心里,唯有自渡才能看到希望,唯有自愈才能收獲幸福。
依賴別人是不會幸福的,指望命運是不會成功的,心若不立,寸步難行,立心是自立之本,不隨波逐流,忠實于自我,服從于內心,沒有誰比我們更了解自己。
跟著感覺走,直覺是一種信號,如果感到迷茫,就讓內心來評判一切。迷茫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成長的陣痛,順其自然,安于當下,總會云開霧散。
最好的選擇就是順其自然,最好的歸宿就是隨遇而安。要學會等待與接納,人生就是一場等待,等待未來,等待希望,等待轉機。
人在迷茫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人活一世,總會有錯過,過去成追憶,未來似迷霧,人生在世,幾人能明了。
歲月靜好的背后是麻木,隨和的背后是疲憊,人生的幸福與安逸,不是因為想通了,也不是因為命運的偏愛,而是源于麻木的靈魂、疲憊的心。
越麻木越幸福,麻木也是一種治愈,治愈我們的多愁善感,治愈我們的敏感脆弱。一個人要想活得不那么苦,就要活得麻木一些、糊涂一些、簡單一些。
活得越清醒就越孤獨、越感傷,讀懂了時間,就越留戀過去。歲月如流,演繹著永恒的流逝。
人生就是一場無形的流逝,似乎人生就是由回憶來演繹的,一切都是過眼云煙,最長情的是回憶。在回憶中,我們感受到了悲喜,體會到了得失,讀懂了時間,也讀懂了自己。
若無回憶,人生便只剩下了平淡如水的日子,痛到深處,才能學會遺忘。
遺忘也需要勇氣和智慧,人生的許多煩惱都是來自過去,庸者活在過去,癡者活在未來,智者活在當下,庸者活在執念里,癡者活在期待里,智者活在現實里。
只有放下執念、走出期待,才能活得不疑不惑、無牽無絆。
人活一世,最難放下的是執念,最難走出的是期待,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執著與期待,人生就是一場自作自受,許多東西既拿不起又放不下,在不完美中追逐完美,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來回的撕扯、痛苦的徘徊。
面對此生,幾人能做到平靜的接納,幾人能做到從容的面對,歲月靜好都是忍出來的,能忍則安,若要歲月靜好,唯有隱忍與克制。
抱怨無益,不要試圖被人理解,不要試圖改變別人,存在即合理,每個人都活在各自的認知里,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
面對生活的不如意,除了忍又能改變什么呢。如果什么都改變不了,就不要再做無謂的掙扎。
學會面對與接納,不做無謂之爭,人生因面對而強大,因接納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