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有這5個特點,想血壓穩定,要做到“2食3減”
隨著生活步伐的加快,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俗稱的富貴病也多見了起來
高血壓、高血脂早已成為大家屢見不鮮的疾病
很多人覺得,只要控制好血壓值,對身體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高血壓的并發癥是比較可怕的,會影響人心腦血管等的健康,引發心力衰竭、冠心病、尿毒癥等一系列嚴重的后果
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就得上的,當問題出現時,我們身體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特別的提示
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現下面這些癥狀,就趕緊測一下血壓是不是變高了!
1、頭暈
血壓升高的時候有的人會突然覺得頭暈、站不穩
坐著還好一些,等站起來的時候頭暈得就特別厲害,摔倒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經常渾身無力,只想睡覺休息不能走動
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注意,這是血壓高的表現,應及時去檢查一下
2、連續頭痛
如果連續幾天出現頭疼的情況,而且一般是太陽穴和后腦勺的部位覺得疼痛不止的話,就可能是血壓升高的表現
有血壓高病史的朋友在血壓變高的時候一般都會出現這種反應
脹痛感特別嚴重,有時候睡一覺會覺得好一些,或者適當休息一下可以緩解
3、心臟不舒服,睡不好覺
血壓升高的時候,有的人會覺得心臟不舒服,總覺得出氣不順暢,緩不過來氣
而且還會有心慌的感覺,什么活動都不想做
到了晚上即使已經很困了也睡不著覺
年紀大一點的人偶爾還會覺得肢體某個部位有麻木的感覺,活動的時候不靈活
上面這些都是血壓升高的典型表現
4、大腦的記憶力減退
如果近段時間總是出現記憶減退的現象,老忘事,或者不能專注做某件事情,就可能是高血壓的前兆
這時候需要對血壓有一個關注度,測量一下看看是不是變高了,有問題好及時地找對方法進行治療
5、耳鳴
有一部分高血壓患者是會出現耳鳴癥狀的
比如在血壓升高的時候,耳鳴癥狀會加重,血壓正常時癥狀減輕或是消失
這個時候就要高度懷疑耳鳴是由高血壓引起的
同時高血壓會對腦血管產生損害,影響聽神經,這時候也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耳鳴等相應的癥狀
血壓是反應人身體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一般正常的血壓值是90mmHg<收縮壓<140mmHg、60mmHg<舒張壓<90mmHg
高血壓是指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mmHg
當然偶爾一次血壓高于此值并不能說明是高血壓,可能是由于情緒激動、壓力過大造成的,但是如果血壓連續高于此值基本就可以判斷為高血壓
血壓高了怎么辦?做到“2食3減”
很多人一確診,就開大兜小兜的藥回家吃,殊不知剛發生的高血壓,通過控制飲食、改變生活方式是可以控制甚至降血壓的
一食像冬瓜、芹菜、山楂、苦瓜等等都是常見的具有降壓效果的食物
二食一樣東西——神南山芹籽
神南山芹籽所含降壓、降脂成分是芹菜的50倍,短期服用起到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有效預防血脂粘稠、腦梗,長期服用無任何毒副作用。
日常可磨粉沖水喝,有助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保持血管彈性,達到穩定血壓、降低血脂的目的,有效預防腦梗,好處多多。
高血壓患者還應做到“3個減”:
一減鈉鹽
高血壓人群不能或者應少吃鹽,這個是眾所周知的
但是除了我們吃的食鹽,其他的隱形鹽你有注意到嗎?
例如咸菜、醬油、蘇打餅干甚至糖果、冰淇淋等等,這些都是鈉含量缺不了的食物,都是要注意看食品標簽表的
二減內臟脂肪
高血壓人群普遍是有些胖,部分是肚子大,這其實就是內臟脂肪過多的表現
肥胖與高血壓有著明確的關系
當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時,他們患上高血壓的風險是小于此值的人的4倍以上
有數據顯示,內臟脂肪減少10公斤,血壓可下降5-20mmHg
因此一定要避免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但同時要保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
三減情緒
突然發怒、興奮、悲傷等情緒較為激動,血壓一下子就會上來了,情緒來得過急和過于激動甚至會導致突然暈倒和梗塞
因此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有話好好說,避免情緒起伏過大
總之,心血管疾病不能大意,嚴格把握生活及飲食的質量,做到“2食3減”,學會自我調節或適當的減壓,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會有正常的血壓和良好的身體狀態!